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竞争上风的定义不同,对其的来源,影响因素等均有不同观点,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可持续竞争上风的定义和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可持续竞争上风定义理论基础综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更加剧烈、更加复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上风并保持上风的持续性题目,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重大课题。对这一题目,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不同的熟悉和看法,因此可持续竞争上风也有了丰富的内涵。
一、持续竞争上风的定义综述
Hofer和Schendel(1978)将持续竞争上风定义为企业特有的,针对竞争对手发掘的,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企业持续竞争上风既可以是内生的,由内部核心能力决定;也可以是外生的,由外部环境条件赋予,因而它是企业系统化的综合能力,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波特(1997)以为一个企业只要能够长时间维持高于其所在产业均匀水平的经营业绩,就可以认定这个企业具有可持续竞争上风。邹国庆(2003)指出,持续竞争上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企业所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方面具有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重构的动态过程;二是竞争上风不一定只反映在更高的利润率上,由于企业可能将当前利润进行了长远投资(能力及未来所需的资源),以获得能够长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潜能。
吴应宇,路云(2003)以为决定企业持续竞争上风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因素:一是能力和知识差别及不可仿制性,二是资源、能力和知识的不可替换性。区别这两点,对于持续竞争上风的创造十分重要。而这两种因素对竞争上风的持续性贡献则是在企业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游达明,彭伟(2004)以为,可持续竞争上风以两种状态呈现出来:一是某时点上的竞争上风在长时间内的延续和保持,二是由多个短暂上风连续叠加而成。持续竞争上风是某时点上的竞争上风在长时间内的延续和保持,即在所有的仿制作业被尝试之后,企业仍能保持的竞争上风。尽管有竞争者或潜伏进进者倾力模仿或减少它的上风,而企业的上风仍然存在。因此,持续竞争上风被定义成一种所有的仿制作业已被尝试之后仍然存在竞争上风的均衡。
刘建伟,张正堂(2003)进一步概括可持续竞争上风的两大特征:一是“动态性”,即可持续竞争上风不是宿命论,不可能由于运气或拥有某项秘诀而一劳永逸地获得竞争上风,无论在什么结构的市场上(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上风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只有不断创造新的条件才能维持竞争上风,或者以新的竞争上风替换旧的竞争上风,自我更新、自我超越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上风;二是“连续性”,即尽对的竞争上风是由相对的竞争上风组成的;长期的上风是由短期的上风组成的,可持续竞争上风是由一系列不中断的、甚至是一些小的和不重要的、短期的竞争上风积累而成的。
在经济和治理研究领域中,由于具体的分析角度不同,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上风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二、持续竞争上风理论基础概况
对持续竞争上风研究的理论可分以下四种:
1.产业结构决定理论模型为代表的持续竞争上风观
该理论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以为企业的竞争上风来源于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市场位势。企业在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五种竞争性气力,即新竞争者的进进、替换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的作用和影响下,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本钱来完成这些活动,或能以特异的方式创造客户价值,或能在某一细分市场内获得高于产业均匀水平的收益,企业就能获得持续竞争上风。
赵骅,李德玉,陈晓慧(2004)以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上风来源于企业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之中,分析创建企业持续竞争上风的要素应当从企业的内外两个维度加以考虑,并将异质性资源、特异能力、创新和行业环境作为四个关键维度要素。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