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文化”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_工商管理

时间:2020-09-02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一、“龙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这个民族或地区形成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核心力量。龙江文化融合了历代土著民族创造的文化,传播到黑龙江来的中原文化和近现代传播黑龙江的俄、日、犹太外国文化,这些文化经过碰撞、冲击,最后融合形成了统一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风格的龙江文化,龙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有着文化传承性、多元性和文化积淀的浅表性,在长期不断实践与积淀的过程中体现出的龙江精神,从近代大批闯关东的劳动者身上体现了“闯关东”精神,到高山黑土垦荒者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石油工人冲破高寒禁区的“铁人精神”,形成具有鲜明的龙江地域特色文化。世界闻名的“冰雪文化”,以太阳岛、镜泊湖、五大连池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文化”,以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建筑群为特色的“风情俄罗斯文化”等自然景观也促成了龙江特色文化的形成。

龙江文化是龙江旅游的灵魂,旅游又是龙江文化传承发扬的载体,通过文化传播可以提升旅游的内涵,旅游促进文化价值的实现。通过深度挖掘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如镜泊湖、五大连池、大兴安岭、扎龙、大庆石油等,将龙江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冰雪品牌、生态湿地品牌,在“互联网+”背景下运用商业运作的模式来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形成文化有旅游,旅游有文化的融合,“龙江文化”引领黑龙江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

二、黑龙江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旅游产业缺乏历史文化内容

旅游业是一种动态文化,不仅是游览观光风景,同时也是文化的展示与传承。黑龙江省的一些历史文化主题园区从设计、演绎到讲解引用,缺乏文化内容。例如,黑龙江历史起源、黑龙江抗联类、二战类、领土争端类等爱国历史题材内容融合效果不佳,宣传力度不足。目前,黑龙江省还没有关于抗联的主题景区,缺乏对那段历史时期详细的讲解,与时事结合情况更是少之又少。领土争端也是游客旅游过程中对当地的关注点,除了观看不同类型景点,还想更多地了解黑龙江的历史,但当前对珍宝岛、黑瞎子岛的介绍缺失,易造成认知本土和文化沉淀缺少的印象。

(二)多民族特色及文化融合特征不明显

旅游产业与龙江文化的融合缺少对多元文化艺术起源的挖掘,即各少数民族因彼此相邻的居住环境、相通的民族语言、相近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多元属性和多流态势,民族文化的相互交错、共存共生的状态使的多民族文化特色不明显。

(三)龙江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开发融合度低

通过文化遗址与旅游融合可以见证历史文化。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尚未与旅游产业很好的进行深度融合,蕴含的历史、审美、艺术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没能有效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例如,黑龙江省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有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法西斯细菌部队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华的历史见证,也是揭露侵华日本战争罪行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物证,但是在旅游项目中很少将参观“七三一部队”遗址纳入;进入名单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是金朝初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游客中鲜少人知。

(四)龙江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不足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对旅游品牌建设和打造不足,城市品牌定位不充分,很少有具有典型特征的城市品牌出现,更缺少龙江文化引领下的旅游品牌。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尚处于前期景观建设阶段,对外吸引力偏弱,更多吸引省外以及境外客源的是冬季冰雪旅游。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中国雪乡为龙头的黑龙江冰雪旅游是主要的旅游品牌,都局限于娱乐、观赏、运动主题,从旅游产品设计到推广缺少与龙江文化的结合,在形成地域文化的旅游品牌建设上任重而道远。

三、龙江文化与黑龙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模式

龙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模式,就是在旅游过程中全方位地将各要素、各门类紧密交叉、渗透、组合,最终融为一体形成良性互动、互利、互赢的动态旅游产业模式。

(一)龙江地域文化与旅游融合

东北民俗中的兰西挂钱剪纸古朴高雅、婉约而绚丽,具有深厚的民间民族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独具魅力的桦树皮制品,以桦树皮为主要原料纯手工制作,做工精细、设计简单、风格各异、新颖别致,是独具风格的著名工艺品。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民间音乐曲调优美,动人心弦,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兽斗闹的内容和舞蹈形象;此外,还有圣索菲亚教堂、呼兰萧红故居、平房侵华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遗址、依兰四块三石抗联密营遗址等。

(二)龙江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

黑龙江生态优势突出,森林、湿地面积以及自然保护区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应以绿色发展现念为统领,以开放包容、多元互鉴为原则建立龙江生态文化交流平台,探索生态文化旅游与养老、养生、医疗、健康、绿色食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本土生态文化融入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增加与周边文化相互交流。借助区位优势,开展中俄文化生态游,促进交流与合作。

(三)北大荒文化与旅游融合

北大荒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是黑龙江省独有的地域特色文化,融合了农垦文化、红色文化、军旅文化、知青文化和黑土文化等诸多文化元素,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非常适合开展现代农业观光游、北大荒知青故地游、北大荒文化游、北大荒生态游等。

(四)冰雪文化与品牌旅游融合

冰雪文化是黑龙江冰雪旅游业的精髓与灵魂。但黑龙江冰雪旅游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赏冰玩雪的游客被吉林、辽宁等省份就近分流,客源的流失导致冰雪旅游规模效应弱化。随着冰雪旅游竞争日趋激烈,将冰雪文化融入冰雪旅游中,挖掘龙江文化与冰雪品牌旅游的内涵,重视冰雪文化建设,营造冰雪旅游文化氛围,显得尤为必要。

四、推动龙江文化与黑龙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主导下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在省政府主导下,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高标准定位龙江文化,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龙江旅游业。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在“去产能”和资源面临枯竭威胁的背景下,龙江传统优势产业面临巨大挑战,旅游业正成为黑龙江省突破区域和资源限制的新经济增长点,且具有竞争优势,旅游业应作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二)依托龙江文化挖掘特色旅游资源

目前,在龙江文化现有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走访座谈,对龙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进行梳理,建立差异化和特色化的旅游文化资源库,通过市场化运营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升龙江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实现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开发旅游者能够参与的互动型、体验型旅游产品,此外,要尤其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三)生态文化引导旅游业多元化融合

“冰雪之冠”已经成为龙江旅游的品牌。要将黑龙江现有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还需要打造新的旅游亮点,将黑龙江省特有的生态文化与旅游业多元融合,依托生态条件,将生态文化与健康旅游结合;把龙江自然景观的独特性与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结合,建设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董少辉黑龙江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探析[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

[2]李晓阳北大荒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学术交流,2013(6)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