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国林高艳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整个社会急剧地发生变化,伴随而来的是个体的社会背景、家庭结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家庭价值观的剧烈变化。一方面,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和单亲家庭;另一方面,员工不仅将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越来越注重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但是,企业员工由于来自家庭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加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工作与生活往往会产生冲突。因而,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便成了员工经常面临的问题。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对提升个人工作质量、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和绩效、提高组织效率和组织绩效,都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工作家庭关系的现实效应,学术界对其研究由来已久。纵观学者们对工作与家庭关系的研究可发现,其关注点更多是工作与家庭的消极关系。虽然近几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积极关系,但是与对工作与家庭消极关系方面的测量工具和理论相比较,对工作与家庭的积极关系,特别是工作—家庭促进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同时,对于工作—家庭促进的定义、前因变量、结果变量等相关研究在近几年蓬勃发展,有关前因变量的综述类文献也有很多,但是这些研究大都较零散,而且忽略了因素之间的联系,未从系统的视角进行相关研究。另外,Wayne的资源获取发展观的出现,已将系统论的思想引入了工作—家庭促进的作用机制中,但在后续的发展中,很少有学者用系统思考的方法研究工作—家庭促进。而掌握工作与家庭促进的内在逻辑,不论是对企业管理者还是员工来说,都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正是基于系统思考,来分析工作—家庭促进的内在逻辑。
二、工作—家庭促进的研究概述
工作—家庭促进是工作与家庭积极关系的一种描述形式。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国外学者就开始了针对工作与家庭关系的研究,随后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作与家庭的消极关系,即工作—家庭冲突。虽然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指出工作对家庭有促进作用,而家庭对工作却有阻碍作用(CSouteS,1984),但这种积极作用一直未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直到21世纪,随着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工作与家庭积极作用的研究。
(一)工作与家庭积极关系的形式
目前,对工作与家庭积极关系的描述有4种形式:一是工作—家庭的正向溢出;二是工作—家庭促进;三是工作—家庭丰富;四是工作—家庭增强。这4种形式的具体定义、举例等如下表所示:
(二)工作与家庭积极关系的特点
1.工作与家庭是双向促进的
从上表的描述可看出,工作—家庭促进,主要强调互动收益能够提升另一生活领域中的机能,即促进是双向的。一方面,在工作上的投入有助于家庭生活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上的投入也有助于工作的发展。丰富与促进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丰富更加关注个人角色绩效的提升或是生活质量的提升;而工作—家庭促进主要关注的是整个系统水平的提升,即将工作和家庭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丰富出现的时候,系统机能可能并未提高。
2.引入了系统论的思想
工作—家庭促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引入了系统论的思想。系统论的提出有两个前提:一是同一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二是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活动能够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工作、家庭作为其所构成的整体系统中的两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对员工来说,这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此外,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任何一部分的活动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作,如工作上失利会导致整个工作—家庭系统失衡。
鉴于工作—家庭促进关注的是整体系统水平的提升,这与本研究用系统思考的意图不谋而合。因而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工作—家庭促进这一形式。
(三)对工作与家庭积极关系的研究
目前,对工作—家庭促进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家庭促进概念的研究;二是对工作—家庭促进的理论来源的研究,包括角色转换理论(Sieber,1974)、渗溢理论(Duxbury、Higgins,1991)、生态学理论(Frnoe,1992)、助长理论(Barnett、Hyde,2001);三是对工作—家庭促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除了对工作—家庭促进理论的研究,还有很多学者对工作—家庭促进进行了实证探究,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工作—家庭促进的中介作用方面。如张伶(2013)认为,员工的心理授权,通过工作—家庭促进对员工的工作抑郁状态产生影响。管理者与下属的交流和沟通,能让员工深入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意义。工作—家庭促进,在团队凝聚力与在职行为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陈亚勤(2012)通过有关研究认为,工作—家庭促进对职业成长与工作满意度、职业成长与离职倾向之间,均起到了促进作用。
虽然对工作—家庭促进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但是很少有学者关注到工作—家庭促进本身是怎样发生的?它的发生包括哪些步骤?每一步骤又是靠什么与下一步骤联系的?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工作—家庭促进的内在逻辑。
三、系统思考原理及其对工作—家庭促进的启发
(一)系统思考及其基本法则
1.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一种分析、综合系统内外反馈信息、非线性特性和时滞影响的整体动态思考方法,是一种用以处理复杂问题的图示化方法。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引发的一个概念,其理论基础在于人们所面对的对象,很大一部分是有生命的事物,而且都处于没有绝对内外边界的系统之中,并呈现一种动态的、非线性的变化态势。
2.系统思考的基本法则
作为一种重视整体互动而非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系统思考有两个基本法则:一是扩大问题思考的时空范围;二是把问题放在运作系统中作动态地、整体地思考。系统思考中所说的“系统”,是指对构成人们所感兴趣的实体事物之间连接的一种强调性定义,其对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对系统构成组件之间连接的研究。
(二)系统思考带给我们的启示
系统思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意图理解系统,就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审查。所有的工具、技术、方法的设计目的,都是为了辅助进行这种整体检验,理解并记录这些组件之间的联系,解释和探索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行为。
系统思考循环图作为一种分析感兴趣系统的睿智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工作—家庭这个系统。想要理解工作与家庭之间是如何相互促进的,除了要用系统的观点以外,还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工具,而系统思考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两方面的资源。
四、基于系统思考的
工作—家庭促进内在逻辑分析
从工作—家庭促进的系统循环图(如下图所示),可看出工作与家庭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运动,即箭尾变量的增强〈或减弱〉带动箭头变量的减弱〈或增强〉。||:表示时滞,因为很多行为都不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一)图中右半部分———工作支持分析
工作支持会对工作满意度、工作自主性、家庭成员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
1.工作支持的内容
工作支持主要包括政策、福利、服务3个方面:一是工作家庭友好政策,包括弹性工作时间、远程办公、工作分享、探亲假、婚假、产假等,通常用于减少工作时间、改变工作地点,或增加工作时间的灵活性。二是工作家庭福利政策,包括基本薪酬保障、医疗保险、带薪休假、私人时间等。三是工作家庭服务,包括子女照料计划、老人照料计划、咨询服务等(Veigaetal.,2004)。
2.工作支持分析
工作支持中的工作家庭友好政策,能够影响工作自主性,并且是正向影响,因而图中由工作支持到工作自主性的箭头是S;工作支持中的工作家庭服务,是对家庭成员的照顾和帮助,这不仅能让员工安心工作、提升工作满意度,更能让家庭成员感到满意,进一步为员工的后续工作发展提供家庭支持。实际上,家庭成员从受益于工作支持到产生满意,会出现一种时滞现象。因为家庭成员开始享受这些政策或帮助时,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但后来发现其他朋友并没有这种福利政策,相比之下,会对员工的工作产生满意感,并最终转化为实际的支持性行为。
此外,工作家庭友好政策为员工提供了弹性工作时间,因而他们有更大的自由来安排时间充实自己,从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越强,对工作的控制能力也随之增强;员工对工作越能灵活自如地安排,则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越高,同时也会产生其他的积极情感,如对工作意义及价值的认同等。这些积极的情感或资源转移到家庭领域的时候,就会促进家庭绩效的提高,进而完成从工作到家庭的促进作用。
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若是由工作层面中的因素引起了员工家庭生活质量或家庭绩效提高,则该员工对这份工作的工作满意度也会随之提升,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也就是图中表示的家庭生活与工作满意度的之间的循环。
(二)图中左半部分———家庭影响分析
图中的左半部分涵盖了家庭满意度、家庭支持、家庭控制力等,主要分析家庭方面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工作—家庭促进的家庭影响因素,涉及家庭特征、家庭支持、家庭态度。
1.家庭特征
Lu,C.Q.(2011)的研究表明,当员工对家庭生活的掌控力越大时,个体的工作投入就会越高。这是因为拥有家庭生活掌控能力的个体,能够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家庭生活满意度等,而这些积极情感转移到工作领域时,会使员工对工作的投入更多,因而进一步能够实现家庭对工作的促进,即解释了家庭满意度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循环图。
2.家庭支持
Wayne等(2006)对家庭支持与家庭促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支持中的情感性支持,如家庭成员对员工工作生活的关心和理解,或是为员工处理工作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等,都有利于实现家庭对工作的促进。这是因为,家庭成员对员工情感上的支持,如理解、肯定、期望等,是员工个体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支持能够使个体在工作时更加自信,并且进一步激发个体内在的工作动机,进而帮助个体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学习到更多的能力与技能,实现家庭对工作的促进。进一步说,员工在工作上的成就,使得家庭成员对其更加尊重,因而能够得到更多的家庭支持,形成了一种循环回路。
3.家庭态度
员工对家庭的心理投入较高,则员工将致力于承担家庭责任,满足家庭活动需求,并从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当这些积极情感和益处转移到工作领域时,会实现家庭对工作的促进,即从家庭投入到工作成就是S回路。但是,工作与家庭之间的促进作用不会是无限指数增长。由于个人精力的限制,会对中间的几个增强回路起到一个“踩刹车”的作用,使得员工的精力投入不断调整。尽管是“踩刹车”,但是工作与家庭之间的促进依旧会增强,只是速率会减缓。
五、结论与研究不足
(一)结论
通过系统思考的方法,对工作—家庭促进的产生路径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了工作—家庭促进的系统循环图。从系统循环图可看出,工作投入是连接工作两个子系统的重要结点。一方面,工作投入可提高工作绩效;另一方面,工作投入也会对家庭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因而将工作、家庭这两个子系统连接成一个大系统。此外,工作子系统中的工作特征、工作支持、工作态度等会影响工作—家庭促进。同时,这些影响因素之间还会相互作用,因而形成一个循环。家庭子系统中的家庭特征、家庭支持、家庭态度也会产生这种影响,因此就嵌套成一个大的系统循环图。正如Carlson所说,工作—家庭促进是双向的,既包括工作对家庭的促进,也包括家庭对工作的促进。工作对家庭产生促进之后,家庭会进一步对工作产生影响,因而又形成了一个大的循环图。
虽然系统循环中只有两个O型连接,其余的都是S型连接,但整体上,O型连接还是对整个大的循环起到了一定的“刹车”作用,让整个循环不会无止境地增强。
工作—家庭促进的系统循环图,也为管理者想要介入工作—家庭促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只要管理者采取的措施涉及循环图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最终的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产生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者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将员工的家庭生活看作阻碍员工工作绩效提高的因素,相反,他们已正确认识到员工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因而,在管理中要想提升员工工作绩效,不能仅仅从工作入手,家庭方面也应关注。员工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此时采取一些措施,如充分照料到员工的家人,在员工家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充分的帮助是十分有意义的。由于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有先见之明,提早行动。
(二)研究不足
工作—家庭促进的系统循环图,为理解工作与家庭之间的促进逻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参考,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是本研究在勾画系统循环图时,虽然充分考虑了工作、家庭两方面的因素,但是由于系统循环图的特性,忽略了员工个体因素的影响,如员工的个性、人格、特征等,都会对工作—家庭促进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