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全球十大热门专业之一,面向国际度假酒店管理集团、国内外高星级酒店、国际邮轮游艇行业和现代休闲业培养人才。民办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高等院校,区别于研究型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其在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也应有所区别,有自己的特色。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民办独立学院一、民办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酒店业一线岗位管理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型或研究型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做到“穿上工装能操作,穿上西服能管理”。只有这样,所培养的学生才能与注重操作型的中高职学生及偏重理论型的研究类本科学生区别开来,也有别于一般的社会职业培训,从而发挥出其自身应有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优势。因此,民办独立学院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应以培养酒店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为根本任务,通过专业学习,校企协同一体化培养机制,丰富的校内外实践实习机会,使学生具备酒店管理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及创业意识,熟练驾驭服务管理技能、沟通技巧和公关能力,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管理品质,培育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使学生成为在国际酒店业、现代旅游业和现代休闲服务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中能够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创新型的本科管理人才。二、民办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采取能力培养模块化、校企合作、国际院校合作培养三种模式来实现学生国际化能力、酒店专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就业方面胜任国内、国际品牌酒店的管理岗位、国外酒店的管理岗位、国内酒店的国外拓展和管理岗位,在学业深造方面能够适应国外高校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1.能力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专业的管理人才在能力上有三方面的要求,分别是国际化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因此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培养方式和国外知名学院的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采取能力模块化培养模式。通过公共课、通识课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本科人才基本素质;通过语言、跨文化、国际商务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通过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认知实习、技能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最后通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讲座、研讨会以及教学方式和学生管理方面的改革来共同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包括基础管理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2.国际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本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设置,可以采用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即“2+0.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里先学习两年的课程,走进旅游企业工作实践半年,在实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回到学校再进行一年的理论学习,把企业中的管理问题带入学习中,最后半年再回到旅游企业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为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走向社会,在校期间的学习可以采用进阶式的专业课程和管理课程设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理论+实践+理论提升+实践提升”的模式来进行,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外语教学的比重以及跨文化类课程的比重,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教学。在企业的学习采用“双师制”,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双方共同完成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实践与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与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合作进行人才班建设,实行“订单式”培养,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并指导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直接到该企业就业。3.国际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国际化视野以及专业技能、素养方面的培养,采用了国际化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通过与人才交流机构以及国际院校的合作,如输送学生参加国外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学习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沟通、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国际知名旅游院校合作,开展“2+2”“3+1”等项目,让学生接受国外专业的旅游管理教育的同时将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引进国内。三、民办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保障1.“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力量为了打造学生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以下三条路径对“双师型”教学团队加以建设:一是柔性引进在酒店界颇有影响、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提升学校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二是通过到企业轮岗工作、挂职实践的方法,培养整个教师团队,力求使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师100%拥有企业实践的经历;三是聘请一批酒店行业一线管理人员或部门经理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一方面通过他们生动活泼、密切结合酒店实践的案例教学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实践氛围,另一方面是通过他们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通过以上三条路径,使酒店管理专业形成一支既能从事学做合一课程教学、也能从事技能实训指导,既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又拥有行业技术职务证书的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师资力量,在学生培养、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安排与管理、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与专业的建设。2.“稳固创新、长久保障”的实训实习基地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酒店管理专业要在研究分析岗位技能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建设相应的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的需要,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认识、接触旅游酒店行业的一个平台,是学生学习技能的场所,同时也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造合格酒店职业人才的基地。因此,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首先拟要加大投入力度,针对酒店行业的发展,建设真正能够满足学生实训要求的校内仿真实训室,实现教学设施一流化和教学过程现场化。学生一旦进入实训室,就犹如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岗位,通过一个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模拟训练,亲自体验酒饭店管理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熟练掌握酒店服务和管理的程序以及直接对客服务的技巧,从而加深学生对酒店企业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岗位工作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为全方位的职业能力锻炼和与职场零距离接触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校内实训基地除了面向本校学生开展教学、培训以外,还应着眼于社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对外培训等经营活动,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化功能。这种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对外经营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是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新突破,既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校内实训与酒店实际脱钩的现状,达到实践教学目标,也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民办独立学院办学要办出特色,离不开社会和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只有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发展方向。校外实训基地则是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与在校内实训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学生通过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亲身体验、处理、解决服务与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学生的职业才能也只有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这个课堂才能真正得到锻炼,使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落到实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校外实习酒店作为合作伙伴,合作双方应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要善于与实习酒店建立平等合作、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关系,做到学校、实习酒店、实习生的利益和需求平衡。这一点尤其重要,是实习基地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保证。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实习应尽可能安排在旅游酒店企业经营旺季,让学生得到更多锻炼和收获。在假期应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以满足合作企业的需要,教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灵活安排后一阶段的教学。3.“岗位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也是决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岗位导向、任务驱动”,这是一种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整合的行动体系,是对民办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多年来基本沿用的学科体系的反拨。该课程体系要对工作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创建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相一致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就酒店管理专业来说,首先要做好酒店企业实地调查,并邀请熟悉各专业岗位的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明确酒店企业岗位特别是中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及相应的工作标准与岗位职责,这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从酒店各岗位领域找出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从这些工作任务中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并依据企业工作流程与要求设置课程教学模块,教学模块全部以“任务单”的形式组织教学。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不是一般的酒店服务员,而是面向酒店管理岗位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我们的学生一开始是要去端盘子,但是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服务生的,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端一两年的盘子,要快速地走上各层级管理岗位,用3-5年的时间做到主管、部门经理,逐步成为各层级岗位管理骨干。”企业需要的未来酒店管理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酒店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民办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仍在继续探索中,针对学生,针对市场,针对国家,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参考文献:[1]宋爽.酒店管理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浅谈[J].赤子(上中旬),2014(11)[2]李力,杨莹,韩晶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华南理工大学香格里拉优才发展计划的案例分析[J].经济管理,2010(02)[3]朱环,周怡达.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漓江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4]秦炳贞.关于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作者简介:翟雨芹(1986-),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