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阐述了企业国际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剖析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内涵,对企业如何形成并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国际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竞争优势创新能力经营国际化
一、国家竞争力构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先必须认识国家竞争力。目前对国家竞争力的认识有不同的理解。如人们可以根据某个国家的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利润率等指标来界定国家竞争力,也可以用增长潜力和R&D项目的重要程度等较为定性的指标来定义国家竞争力。尽管有不同的观察视角,但在一些核心的方面是一致的。例如:财富的创造和福利、该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创造技术与产品以及从中受益的能力等。Poter(1990)将国家竞争力定义为其工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ScottandLodge,(1985)将国家竞争力定义为该国在国际贸易中创造、生产、分配和服务产品的能力能及由此取得利润回报的能力。Tyson(1992)将国家竞争力定义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而且这些产品/服务在满足国际竞争的检验的同时也使国民获得了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Blain(1993)认为国家竞争力是其生产、销售产品、服务的能力,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同时增加其国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IMD(1996)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声明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创造附加值,由此通过管理资产和过程、吸引力和进取心、全球范围的亲和力,并通过将这些关系整合到一个经济和社会体系而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
美国《关于产业竞争力的总统委员会报告》认为:“国家竞争力是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的能力。”世界经济论坛在1998年公布的国家竞争力指数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国内经济实力;(2)国际化程度;(3)政府管理;(4)金融;(5)基础设施;(6)管理;(7)科学与技术;(8)人力资本。上述指标表明:这表明传统的“要素比例论”和“比较优势论”的观点已受到实践的挑战,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已不再依赖某个或某几个人们习惯的传统因素,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竞争力提高中的作用已大大下降;相反,“竞争过程”才是竞争取胜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竞争力指标中诸如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本等与人相关的非经济文化、教育因素在竞争力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工等)和高等要素(现代化电讯网络、高精科技人才、研究中心和领先学科等)的话,那么,“遗传”的或“天赋”的先天条件的基本要素在竞争力提高中的重要性在下降,而通过长期的投资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人造的”,后天开发的高等因素在竞争力中的重要性正在上升。此外一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由于国家的主要经济目标是为人民创造较高的并且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国家竞争力要取决于一国利用各种资源的生产力。或者更明确地说国家竞争力是基于整个工业的能力,是基于其所含企业效率的增长以及由此得到的国民经济利益和财富的增加。
国家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而国家竞争力则为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国际竞争环境。因此,企业国际竞争力,其成败与否不仅仅取决于企业本身的能力和策略,还取决于企业经营所依托的国内大环境,国家竞争力是
以国民经济总体为其分析单位的,分析的焦点是国与国之间相对经济国力的变化。波特认为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切入点从行业角度入手。因为国家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是若干行业的竞争优势问题。在相同的国内经济环境中,各行业会有不同的际遇,或受环境“偏爱”,或受环境“限制”,由此导致行业与行业之间在国际竞争优势方面有巨大区别。如果一个国家能在那些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新发明新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领先,国家的整体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和提高的速度就会以高于其他国家的速度发展,这样的国家就是有竞争优势的国家。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受企业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要领先世界,必须以世界第一流企业的相关产业为依托。国内相关产业的发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紧密合作的可有,互补产品的推动,和高质量的信息环境。同时,企业行为说到底是人的行为,企业所采取的跨国经营方针,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体制、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流向,组织形式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波特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国内经济环境制约影响企业开发其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四项: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一个国家的众多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国内“四要素”环境特别有利的那些行业。政府的作用也会起相当的作用。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企业国际竞争力构成了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但国家竞争力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并不完全相同。事实上,国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而企业国际竞争力则取决于企业的绝对优势。
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与内涵
根据生产经营环节不同,我们可以从把企业的国际竞争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产品开发”的竞争,比的是企业在创造发明新产品的速度,在竞争中要取胜靠的主要是科研水平和创造能力;第二类是“制造工艺”的竞争,比的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成本,竞争取胜靠的主要是投资规模、生产组织能力和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第三类是“营销艺术”的竞争,比的主要是商标牌誉,产品形象,和消费者的心理满足,竞争胜负主要取决于广告、促销手段和营销组织管理;第四类是“要素成本”的竞争,靠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的优势。上述这四类竞争都涉及到企业创新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和优势资源多少,在此我们将从企业层面上,将创新能力、技术管理能力以及优势资源等系统地整合在一起作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进行探讨。
面临日益快速的技术变化和日益剧烈的全球竞争,企业必须保持创新性并依赖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以便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不努力改善组织、R&D、生产,营销和财务方面的工作,企业将会逐渐走向萧条,失去竞争力。对增强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整合的能力集合,也是企业积累相关资产的机制,它是企业经过长期培养形成的,并具有途径依赖性。换句话说,创新能力是一种跨职能部门的同时发生的各类事件的总体动作,其中,技术、管理、资源开发等能力以平行的方式向前推进。
事实上,创新是一个知识创造过程。通过该过程,知识得以开发并由此解决既定问题。由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容易因竞争对手的模仿或替代而丧失,因此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存在于企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禀赋之间的交互作用中。资源禀赋处于创新过程最开始的部分,作为创新生命周期的一个初始阶段而存在。技术能力可使企业获取时间、成本和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它也对企业的技术、知识基础的创造、形成和更新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代表了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基础。管理能力应该各技术过程以及资源禀赋紧密联系,以便获得竞争中的胜利,因为管理能力对重塑一个企业的技术基础和资源基础有很强的反作用力。图1描述了这三个结构性决定因素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交互关系。
该模型框架用技术创新能力的三个能力元素来解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1)资源开发能力;(2)技术能力;(3)管理能力。每个能力单元均概述了提高竞争力的主要的内在固有基础。创新能力的三个单元同时发生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因此,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被描述为一种三角关系,每个创新能力单元处于该三角形的顶点,它们之间有双箭头相互联系,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则处于三角关系的中心,表示它是由三个创新能力单元所形成的。
1.技术能力
在今天技术竞争日益剧烈的全球市场中,技术能力是构成企业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技术能力可帮助一个企业实现对市场中的新产品和缩短产品开发时间的快速反应。随着技术竞争加强。企业识别、保护和加强其技术能力以保持全球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重要了。R&D能力可帮助企业获得许多新兴技术和方法,从而开发企业的新技术资产,为企业赢得全球市场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创造条件。投资并应用制造技术也是当今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因素。投资于先进制造技术和发展完善战略与制造运作之间适当联系机制的企业将会有更好的顾客满意度营销绩效。因此,制造能力可使一个企业通过快速适应顾客需求以提供顾客满意的高质量产品而获得全球竞争的成功。
2.资源开发能力
指企业动员、扩展其技术、人力和财务资源的能力。财务资源包括债务、资产净值,可保留帐等。企业能力获得的财务资源会对创新活动的进行产生影响。缺乏内部财务资源会限制企业支撑其R&D活动的能力,而由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则能使这些活动的实施成为可能。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源泉。关键是要使企业的人力资源被发展演变为有价值的、稀缺的和不可模仿的资源。企业可通过其人力资源的管理、培训、开发、设计和执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技术学习能力能增加企业的效率和有效性,最大化其内部稀缺知识的使用并可使企业开发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根基,因为通过重复性学习和实验能够使任务被执行得更好和更快,并使新的生产机会被识别。
3.企业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高低强有力地决定着企业的特异性国际竞争力,是企业动态全球化成长进程中的关键推动力。企业的管理能力包括一种构筑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所有活动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另外,企业必须培养管理能力以便处理不同的顾客需求、外部市场中的偶发事件以及产品交付中的问题等。管理能力也包括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战略调整和变化。此外,技术能力的形成也常是通过纳入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三、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1.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的高级阶段转变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把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经济增长的阶段大致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Wealthdriven),前三个阶段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张期,第四个阶段是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前主要靠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及大量的投资推动。但是要通过购买技术许可、办合资企业及其他方式获得外国更复杂产品和生产技术,并改进外国技术,提高企业吸收和改进外国技术的能力。由于当代经济发展中,靠“遗传”的或“天赋”的先天条件的基本要素在竞争力提高中的重要性在下降,而通过长期的投资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人造的”,后天开发的高等因素在竞争力中的重要性正在上升。因此企业要在保持基本要素成本方面优势的同时,要有能力创造竞争优势;从低成本要素扩展到更先进的要素以及技术和现代设施,使国内要素获得更有效的作用。
2.积极扶植企业驱动经济增长阶段
目前,我国个人收入水平、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对生活便利的要求不断增强。总体上是供大于求,消费者需求越来越成熟,国内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企业不仅运用和改进从其他国家引进的技术、而且更需要的是创造技术;充分利用有利的需求条件、供给基础、专业化的要素以及本国相关产业的形成,不断地进行创新,并且创新能力向更多新产业扩散。在国际竞争中,企业向产业细分化方向发展,继续进行成本竞争,但不是要素成本竞争,而是基于高技能和高技术的生产力竞争。价格敏感和低档的产业技术,逐渐向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转移,国家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去开发资源,占领出口市场、尽快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服务网以及名牌。
在创新驱动阶段。政府的作用主要在鼓励更多的高等要素改善国内需求质量,刺激新的产业领域的形成,把国内竞争维持在适度的水平。
3.正确认识比较优势,创造有利于竞争优势的环境,由“扬长避短”向“扬长补短”转变
发挥比较优势,但不能一味盲目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基本要素和通用资源的不足往往成为企业开发高等要素和特殊要素的动力。而高等要素和特殊要素一旦开发成功,往往对企业竞争优势起到基本要素和通用要素资源所起不到的作用。如日本、韩国、台湾几乎没有石油、天然气资源,但这些地区却发展起以石油、天然气资源为基础的重化工业。再如,日本土地贫乏,地租昂贵,这促使日本企业开发了与供货商之间的“准时供货”的“零库存”制度,取消了大面积占地的仓库,以节省地租;又因为“零库存”的前提必须是供货商的“无废品生产”,由此带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使得日本企业在质量管理上走在许多国家前面,这种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就是日本企业在很多制造业保持领先地位的高等要素。同样还有荷兰的鲜花业的发展的例子。荷兰气候寒冷并不适合于种花,但是该国开发了温室养植等一系列新技术,化不利为有利,成为鲜花常年供应国,进而成为世界鲜花主要出口国,每年出口收入达10亿美元以上。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行业来说,最有利的是把自己的竞争策略建筑在本国的高等要素和特殊要素的优势上。但是今天的高等要素往往成为明天的基本要素,今天的特殊要素往往变成明天的通用要素,因此,对于发展国家竞争优势来说,最关键的是创造一种有利于高等要素、特殊要素生成、发展、不断提高、升级换代的环境。
4.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其价值
我国一定要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方向发展,需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发展知识经济产业,信息技术产业。这需要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对劳动力大量培训,包括各处在职培训,以使劳动力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适应新的岗位的需要。在理论上和法律上解决人力资本的价值及其在分配中的地位总是,把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人当作人力资本,不应仅把他们当作劳动力。人力资本是一种持久性资产,它对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具有重大的决定性影响。法律上应该允许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拥有企业的一定股份,不应该仅仅是让他们获得一份最多几千元的工资,使其无私奉献。在强调提高企业家政治素质的同时,要认真对待人力资本、既注重人力资本的开发,又要合理利用好人力资本,在分配中充分考虑其价值。
5.加大教育及科技创新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研究与发展的投入长期偏低,据统计显示:1991-1996年,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比重一般为0.5-0.8,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投入也严重不足,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近年来持续下降,并有下降趋势。1996年只有166万人,其中真正从事研究与开发的工程师、科学家不到总数的60%。另外,政府教育支出人均不足10美元,无法与一些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一般相当于印度的2/3;泰国的12%;菲律宾的1/2。因此,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重视科技教育投入,培养长期竞争力。
6.加快学习过程,实现中国企业由国内型企业到全球性企业的演变
企业国际竞争力最主要表现为经营国际化的能力。经营国际化具有渐进性性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即由近及远,先熟悉后陌生;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发展,即先易后难,逐步升级。前者是目标市场选择的渐进性;后者是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这表明经营国际化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演变之所以采取渐变的形式,主要是由经营国际化过程的本质所决定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指出,经营国际化并不是产销范围的简单的量的扩大,其实质是管理人员学习、掌握和消化有关知识,逐步积累国际营销经验的过程。理解国际市场,获得经营自由的学习过程只能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但企业管理人员既不能坐等自己掌握了所有必需的知识之后再打出国界,也不能对国际环境不加分析,盲目冒险,解决这一两难处境的一种折衷办法是摸石头过河,先从相对熟悉,风险最小的海外相邻市场开始,以投资要求最低的间接出口方式,采取试探性出口的办法,进而直接出口,继而设立海外销售分部,最后设立难度最大的海外生产分部,逐步扩大跨国经营的程度和范围。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美).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梁能.跨国经营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胡列曲.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评价与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3)
作者简介
姚晓云,女,1990—,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营销管理专业(UniversityofSouthamptonMarketingManagement)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策划和品牌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