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研究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时间:2021-04-06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电影产业化发展是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社会选择。健康的电影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传播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同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而且世界各个主要国家都把电影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在中国,中国的电影产业化才起步不久,具有很多的缺陷,本研究对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估和分析,提出了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思路,以促进中国电影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影产业化战略

一、提出问题

自1905年中国人开始拍摄中国的第一部影《定军山》以来,一百年间,中国的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的电影业选择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一方面,电影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传播的是特定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具有上层建筑的特征。另一方面,电影所衍生出的投资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极端巨大的,它本身也在促进着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链条。

因此,一个电影如果不可以获得受众,不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内在逻辑和美,则无法打动人的心灵,也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这种状态,既无法传播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也无法促进经济发展。站在这个角度上,电影业的发展只能让电影本身接受市场的检验,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才可以促进电影本身的大发展。也就是说,在社会选择上,电影业选择产业化发展路径本身是与时俱进,合乎历史潮流的合理选择。

但是,中国的电影业与世界电影业相比,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差距。如何科学认识中国的电影产业化过程,以及如何制定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措施,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如果没有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清晰认识,则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是盲人摸象,无法有清晰的实践。

鉴于此,本研究以“中国电影业产业化的战略研究”为题进行相关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有助于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促进中国电影业本身的发展的同时,促进中国本地经济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中国电影产业化研究主要集焦于如下方面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等研究资源的文献研究,中国电影产业化研究主要集焦于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电影产业化的导入性研究。这类研究主要分析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类研究主要着重于定性的研究,从逻辑推理上,论证中国电影必须和中国的市场化建设同步,通过电影中蕴含的艺术和内容来吸引受众,从而完成文化的传承。这些研究尽管基础,但是它为中国电影产业化研究的深化提供了路径。在实践领域,政府也吸收了有关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例如,2003年广电总局相继推出了《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审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8、19、20、21号文件)。

第二,特定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实践总结。中国的电影产业化是个新生事物,在处于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过程。在实践上,已经有些电影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起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光线传媒的一个产品《泰囧》,投入不大,但是社会反响非常大。有很多关于《泰囧》产业发展的深度分析。这些个案作为产业化的一些案例,具有灯塔导向的功能,让众多的电影产业化摸索中具有标杆作用。

第三,中外电影产业化的比较研究。这类研究着重于分析外国,尤其是好莱坞与中国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的优点和缺陷有清晰的认识,有利于为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个方向和路径。

2.上述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综合上述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本研究认为,这些研究在各自的研究中具有合理的方面,但是本研究也认为,这些研究具有如下缺陷,表现在:

第一,忽略了国情来简单比较中外电影产业化发展,本身它们就不具有可比性。好莱坞电影是在纯自然的私有制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天生就是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成果。中国的电影是在社会主义土壤下出现的新生事物,产业化也是最近才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具有于西方电影业发展完全不同的路径和轨迹,如果不注意他们存在的土壤,简单进行比较,毫无意义。

第二,当前的一些研究还处于素材研究阶段,各种特定的电影产业化分析,无法为中国产业整体分析提供一个完整的框架。对于这些素材分析,有利于我们最终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框架,但是它毕竟是素材,在研究上还具有很大的整合空间。

鉴于这些缺陷,本研究将在忠实于中国土壤,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个大背景下,前瞻性和总体性把握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基本特点和轨迹,提出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三、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分析框架要分析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状态,本研究在综合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SWOT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导向分析的框架。

在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上,他的基本框架如图1。

swot模式下,侧重于分析事物的优点,缺点,机会和威胁(图2)。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侧重于产业的进入分析,SWOT模式着重于本身的分析,一个太过于外向,一个太过于内线。本研究结合上述两个研究框架,提出克服他们的弱点,结合他们的优点,提出了一个问题—导向分析框架,基本构造如图3。

在问题导向分析下,通过不停地导向和反馈循环,会让事情的最终结局不断完善,达到最优化过程。

四、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评估分析在上述问题—导向框架下,本研究形成了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评估图景。上述分析见表1。

五、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在上述中国电影产业化评估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如下:

1.鼓励创新和创意,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提供有文化含义的精品电影,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电影业本身作为传播文化艺术的形式,需要不断有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特色,观众审美情绪的新的作品来鼓舞人和激励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观众的认同。因此,创新和创意,并能够抓住时代的脉搏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对优秀的演出人员和创作人员进行激励,以表达对他们付出劳动的认可。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更多的创新和创意出来,形成良好的滚动效应。

2.理顺电影市场中的秩序

电影市场的秩序指电影市场的硬件建设和发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匹配,以及档期的科学合理安排。中国的电影事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有很大的不平衡性。硬件建设上,新型现代化的多厅影院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中小城市二级市场的建设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发行的中间环节薄弱,缺少专业性强、市场操作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资本规模和一定的人才构架的大型发行机构,产业链条中的中间环节仍然不够活跃;市场分配也不尽合理,院线、影院以及制片方仍然还没有寻找到恰如其分的合理的市场分配比例方式。

因此,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电影档期的宏观调控和科学配置,建立公正、规范的电影放映档期的协调机制,需要实现电影档期的常态化,实现良好的票房布局,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需要通过档期的科学协调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3.电影产业规模和产品质量本身的提升

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可持续发展潜力等相对落后,在这个背景下,电影产业要做大做强需要电影产品质量本身有大提升,否则产业化无以为继。在这方面需要对观众的需求进行调研,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对观众的兴趣和情绪进行动态评估和分析,结合中国发展上层建州在文化和艺术上的要求,提出和前瞻性引导受众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对他们的精神和情绪进行鼓励,提出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当代电影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创造力的竞争,人才决定着电影产业的成败。目前我国的电影产业基础设施日益向高端化发展,不断涌现出现代化城市影院和大规模、高技术的电影创作基地,这都给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但是缺乏高端人才是当前电影发展的巨大挑战之一。当前在电影产业发展任重道远的任务面前,确确实实感到了专业领域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欠缺,都在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电影产业的全面发展。一定要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深入研究电影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探索建立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机制,加快培养一批既懂艺术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来适应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复合型人才依然是高端要求,除了复合型人才还特别需要培养出一批在某一方面具备杰出才能的专业性人才,所以要依托高校,依托科研机构,深入研究怎样能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和优秀的专业性人才,打造出一批适应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优秀的编剧、导演、制片人等等,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从而形成中国电影人才辈出、薪火相传的局面。

中国电影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空间,其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也将逐渐凸显出来。在经济和信息都进入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我们传播我国的优良文化,加快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国电影产业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培养电影产业的精英人才,提升电影产品的品质与内涵,进而进入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最终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影和品牌。

参考文献

[1]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蔡馥瑶.观影6年——简析2009-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J].兰州大学学报,2015(1)

[3]周星,柳天星.中国大片的现状与问题的辨析[J].电影新作,2007

[4]陆绍阳.中国电影实施产业政策以来成果研究[J].当代电影,2008

[5]尹鸿.2009:中国电影产业年度备忘[J].电影艺术,2010

[6]李倩.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J].电影文学,2011(2)

[7]张宏森.中国电影产业现状思考[J].电影产业研究高峰论坛,2011(1)

[8]金晶.电影产业开上“快车道”.中国经济网,2015-10-26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览?区域品牌声势夺人

览?区域品牌声势夺人作者:未知改革开放以来,在品牌建设领域,对内人们更多地强调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对外则更多地强调国家品牌或国家形象。《参考消息》最近的一条消息说,中国包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