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动迁居民收入的对策研究
作者:未知摘要:持续增加动迁居民收入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以园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调研园区动迁居民收入现状,分析园区继续保持动迁居民更高速度持续增收面临的多重压力,提出增加动迁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动迁居民区域一体化提高收入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
在城镇化、区域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出现了大量动迁居民,如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自1994年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完成征地23万多亩,拆除民房企业1600多万平方米,陆续完成农民一次动迁5.4万户约16万人,累计撤并132个行政村813个自然村,建成49个动迁社区123个动迁安置小区,实现了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的巨大跨越。
毋庸置疑,动迁居民为顺利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保障园区的开发建设,16万动迁居民放弃了赖以生存的基本依托,失去了传统谋生技能的用武之地,打破了子孙后代的维生饭碗,打乱了世代聚族而居的熟人环境,斩断了乡土文化的传统血脉,失落了寄托乡情乡恋的精神家园。
如何持续增加动迁居民收入、让他们更多更好地分享现代化发展成果,是园区走在“两聚一高”最前列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园区政府一直对此高度重视。
目前园区动迁居民的人均纯收入虽然从绝对值上看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但是与中新合作区的差距十分明显且越拉越大。持续增加动迁居民收入、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园区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如:动迁居民增收渠道不宽、集体经济组织后劲不足、弱势群体增收难度较大、公共服务配套仍不完善等。
持续增加动迁居民收入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园区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公共政策的引导性功能,更要有效激发动迁居民致富增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以鼓励创业、扩大就业为主要抓手,以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效为有效途径,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社会保障体系为重要基础,因地制宜、创新突破、精准对接、综合施策,确保园区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园区提高动迁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扩大就业
要加强就业帮扶。针对动迁居民,特别是新生代居民和灵活就业、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通过国企和街道结对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千方百计促进就业,进一步加大就业技能提升。
要把动迁居民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和新生代动迁农民作为重点跟踪帮扶对象,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通过每月电话联系、每季上门走访等手段,实时了解其工作能力、就业状况、培训需求等信息,分类开展就业信息提供、岗位推荐等就业援助服务,促进动迁居民实现顺利就业。建议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各类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为动迁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建议鼓励园区国有企业与街道开展结对帮扶、公益性岗位开发,国有企业、市政物业、绿化种养等领域优先录用动迁居民,确保动迁居民的稳定就业率逐步提升。今后,园区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建议优先录用动迁居民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要强化职业培训。增加动迁居民技能培训机会,联合相关职业技术院校,扩大针对性和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适时向高低端调整拓展,高端以职业资格专业人才为主,低端以市场需求量大的电焊、铲车、家政、护工等为主,增强就业竞争力。
要大力开展动迁居民职业技能培训,可以考虑重点组织符合动迁居民特点的低压电工、叉车、家政、月嫂等培训项目,积极鼓励企业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对有国家职业资格专业人才培训需求的动迁居民,建议实行自主培训补贴政策,不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建议鼓励动迁居民参加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学历教育,不断提升其科学文化素养。要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技能领军人才等多方积极性,针对新生代动迁居民的特点,采取政府组织办班、技能领军人才带徒授课等方式,传承技能经验、提升职业能力。
2鼓励大众创业
进一步引导鼓励居民创业。充分调动创新创业热情,鼓励有创业意愿、一技之长的动迁居民和新生代居民,外出从事种养、开店设厂、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努力创造财富,并在创业信息、小额贷款贴息、创业场所等方面予以扶持,为创业搭平台。
要优化创业?h境。要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举措,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切实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完善动迁居民一次性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等补贴政策;应该建设一批众创空间,搭建创业服务平台,集成各类创新创业服务,降低企业创业成本,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建议园区引导鼓励各街道根据特色经济、主导产业和创业类型等情况,因地制宜建设具有一定特色和品牌的创业孵化载体。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培育新的创业孵化基地可以考虑给予一次性奖补,争取建设一批创业型社区,进而打造创业型街道。
要鼓励动迁居民创业。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鼓励有创业意愿、一技之长的被征地农民及其新生代外出从事种养殖、开店设厂、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努力创造财富,并在小额贷款、创业孵化、带动就业等方面予以扶持,为创业搭建平台。要引导鼓励有创业意愿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创业培训,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全流程服务。
3壮大集体经济
要创新合作经济。建议园区进一步创新举措,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可以考虑重点培育劳务合作社,鼓励、引导专业合作社组织动迁居民从事劳务、绿化养护、河道保洁、家政等工作。以区域品牌建设为导向,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不断提升品牌价值。要注重增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鼓励引导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鼓励社区股份合作联社、合作社购买或建设园区范围内产权关系明晰、两证齐全的载体,重点支持社区集体经济统筹平台联合发展项目,让社区集体经济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红利。要深化产权改革。要坚持以确权、赋能、增利为导向,推动社区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不断增加动迁居民收益。要稳步推进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加强对集体量化资产招商招租、物业服务和运行监管,有效促进节支降本增效,最大限度盘活集体资产。建议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完善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管理,引进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4拓宽富民路径
要加强政策惠农。建议园区开展可种植耕地的调查摸底以及都市农业工程的规划建设工作,落实农业保护相关补贴政策和农业保险,加大政府对都市农业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增加动迁居民收入。
要加大财政扶持。要切实发挥富民增收发展专项资金的“导向功能”,落实对被征地农民外出种养、合作经济组织、社区集体资产、动迁居民就业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扶持,发挥政策杠杆作用,调动更多合作经济组织和动迁居民的积极性。要不断增强园区富民专项资金的“造血功能”,增加被征地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促进更多被征地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和持续增收。要切实加强富民专项资金管理,规范保底分红,引导其按现代企业管理方向转变,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园区积极将优质资源向富民专项资金倾斜,落实发展载体,使专项资金实物化、载体化。建议园区整合动迁居民出租房资源,探索委托长租平台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的新模式,确保动迁农民拥有长期稳定的租赁收入。利用互联网+手段,打造物业出租平台,提高居民物业收入。
5加强多维保障
要强化社会保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园区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合理调控机制。完善居民医保政策体系,稳步提高被征地农民门诊医保待遇水平。积极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争取尽快实现园区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要进一步健全被征地农民征地保养金标准增长机制,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增长机制挂钩,确保增长幅度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根据苏州市低保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园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收入提高和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低保标准增长机制。
要探索精准医疗补助。对患有严重疾病的被征地农民(建议病种参照苏州市发布的低保边缘认定范围,并随之调整)年度医疗自付费用(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目录内的自负+自费)部分进行补助,减轻大病重病对象医疗支出负担。
建议考虑提高老年福利。建议探索实施老年被征地农民福利金制度,对60周岁(或者65周岁、70周岁以上)的符合条件的老年被征地农民发放福利金,丧偶孤老等情况可以考虑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建议对80周?q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居民提供社区助餐补贴,提高老年动迁居民的生活水平。
6优化公共服务
要完善公共配套。要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区域一体的标准和要求,加快街道道路、桥梁、河道、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街道的城市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要不断完善街道和动迁社区的公共服务配套,完成教育、文体、医疗、养老等设施的规划布点工作,新建一批学校、文体中心、医疗卫生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载体,拓展公共服务资源,让动迁居民享受均等公共服务。要完善街道范围内邻里中心(民众联络所)、商业设施以及社区公建配套的布点建设,从定位、设计、招商、运营等方面充分考虑便民惠民服务功能落实,让动迁居民享受更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基础性改造确保到位、功能性改造尽力完善、提升性改造经济实用”的基本原则,持续做好老旧动迁小区的环境提升改造。
要优化社区服务。要巩固动迁社区提升改造成果,推进动迁社区物业管理规范化改革,按照依法推进、政府保障的原则,构建多方联动、权责清晰、运转顺畅、服务高效的物业管理机制,为动迁居民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稳定的美好生活环境。要稳步实施智慧社区、居民通建设,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要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慈善、养老助残、社区治理等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充分发挥老年大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好地满足动迁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潘海啸,王晓博.动迁居民的出行特征及其对社会分异和宜居水平的影响[J].城市规划学刊,2010(6):61-67.
[2]谭日辉.社会空间分化对城市居民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天府新论,2010(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