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专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刍议
作者:未知通识教育是提高幼专生文化素养的最核心的课程。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的意义;?U述了目前我国幼专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通过对通识课程设置原则的研究和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类型研究成果总结了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通识课程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相继兴办了一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教育部规划司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共有37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截至2017年5月31日),成为高校序列中的新生代,承担着全国幼儿教师培养的重任。如何提高幼专生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此类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它们的办学基础一般是由二级师范过渡而来,因此在办学体制上处于转轨阶段,作为高校新成员,在通识教育的发展方面存在着有别于其它高校的特殊性,因此亟待引起重视。
通识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程,又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一般来说,通识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这三个方面,是提高幼专生文化素养的最核心的课程,因此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加快推动幼专生通识教育文化课程改革。通识教育文化课程对促进幼专生文化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而目前幼教专业通识教育文化课程却相对匮乏,往往借助于大学语文、艺术教育、科学综合基础课程来实施,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幼儿教师文化素质的专业需求。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即是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充分考虑幼儿园教师文化素质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幼专生的培养提供可资参照的通识教育文化课程体系。
二是有助于积极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在这种系统化教育中,教师作为幼儿成长初期的指导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传统的“带孩子式”、“保姆式”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幼教事业的需要,只有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才能够在孩子的启蒙阶段帮助他们迈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第一步。如果幼儿园教师仅仅具备专业理念、师德、技能,却不能在文化素质教育上给孩子以足够的熏陶和指导,那么难免损害幼儿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本文的研究即是抓住幼教短板,切实提升幼专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为全面提高幼教质量奠定基础。
三是有助于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素质。幼儿园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却不能因此而弱化或降低要求;相反的是,应该在幼儿教师身上体现出较高的、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文化素质。本课题的研究,即是要通过建构合理的幼儿教师专业文化素质体系,为提高我省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培养课程体系。
而目前幼专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课程目标模糊、课程设置随意、课程内容杂乱等问题,通识教育的课程研究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相关的研究情况与实践发展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对幼专生的通识教育研究成果整体质量难以令人满意,课程体系构建类的研究更为少见,可供我们参考的主要有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通识课程研究成果,其要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通识课程设置设置原则的研究,主要有伍育琦《高职高专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创新研究》(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一书的相关论述,其主要观点认为应当“以人为本,构建通专结合的高职高专课程体系。”。书中指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主线”,并立足于高职高专类院校的特色论述了“高职高专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概要介绍了“明确通识课程的开设范畴”、“丰富通识课内容”、“制定合理的开课计划和科学的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学模式”等基本问题,但是对于具体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仍留有较大的研究空白,理论意义大于实践指导意义。
对这通识教育课程的类型研究成果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邢运凯近年出版的《高职院校教育通识课程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书中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认为通识课程包括“隐形课程”和“显性课程”两大类。对如何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该书认为,高职院校通识课程的设置应从“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角度”构建通识教育体系,“科学的通识教育体系”应当“以‘课堂教育+课外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多种素质为目的的拓展教育形式出现”,在“显形课程、隐形课程等不同的课程形式中体现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通识课程体系包括“共同必修课、指导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个部分。这一体系具体包括“人文素养体系”、“品德素养体系”、“审美素养体系”、“能力素养体系”。
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勃兴的当代,提高通识教育的水平,对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素养,乃至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继续深入开展这一研究,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一种尊重和热爱,因此,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对此投入心力,真正实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