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
作者:未知《寸金难买寸光阴》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也是课程标准中,“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内容落实和扩展。本课旨在让学生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初步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重点确定为让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在学生调查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帮助,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这次有幸在小学品德送教下乡活动中展示这堂课,虽在准备课程和磨课中感觉辛苦,但是收获颇多,有很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
一、紧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内容的安排应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定,在设定每项活动时,都应清楚自己的设计目标是什么,活动的进行是否能实现目标,这样才不至于使活动脱离目标,为活动而活动。经过多次磨课,查阅资料和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1.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含义,了解一些珍惜时间的格言和谚语,知道时间的宝贵。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感受时间的珍贵,体验只有珍惜时间、抓紧学习,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情感。确定好目标后我就很顺利的设定了“体验一分钟”、“一分钟的精彩”、“实话实说,懂得珍惜时间”、“制作惜时书签”等活动,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目标也跟着一步一步得以达成。
二、处理好预设和生成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既要努力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锁定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生成,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命力。只有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才能出现课堂上精彩的生成。在刚开始准备本课时,我把注意力放在了活?由杓坪臀易约旱挠镅员泶锷希?虽然有预设学生的回答,但是以我自己的角度,而非以学生的实际角度,以致于在第一次试课时学生回答的答案与我预设的不一样,学生答不到我要的答案,但是我又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没有做好引导,最后导致课堂进度缓慢,气氛尴尬。后来指导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我才恍然大悟。及时修改,处理好预设和生成关系,最后呈现的效果果然比试课的好很多。
三、贴近生活实际生成活动
新课标指出,“思品社会”课程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真实的生活,普通的生活、日常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正在进行的生活)、首属群体中的生活(在儿童主要生活圈中的生活)。身边的或者实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是最好的教材。本课活动以“凸现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去感悟时间的珍贵。如在上课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惜时名言,通过自我实践体验和采访周围的人一分钟能做哪些事,体验时间的重要性,感悟时间的价值。
四、不足之处,今后努力的方向
1.没有很好的利用材料。课前让学生收集了一些惜时名言,在课中也让学生制作惜时书签,但是制作惜时书签停留在了制作,没有让学生很好的进行展示和说明,以致活动成为活动,变得可有可无。在老师呈现的“学生自己现场一分钟能做什么”的成绩表中,我是有让学生谈谈感受,但是交流的不够,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说说,不能出现自己满意的答案后就掐断了学生表达的机会。
2.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评价语匮乏。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简洁精炼,上下承接的过渡要顺畅,总结性的话语要清楚明了,问题的提出应该表达明确。在本课教学中我经常问:“看到这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办法呀?”“你觉得怎么样呀?”这样的问题太笼统,答案的范围太大,应做到细化。
教师的评价语体现一位老师的文化底蕴。教师的评价语应做到真实、准确、精彩,不能用简单的“好”,“你真棒”等一般性的评价语。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其实学生是很容易满足的,老师的一个眼神,轻轻地抚摸,情切的握手都是给予学生的肯定,学生能从这些动作中体会到老师的鼓励。
3.教师应能随机应变,善于引导。在这次上课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的不足,引导的能力有待提高。当我提出:“时间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个学生回答:“辛苦。”一开始听到这个答案我感到不可思议,我预设过很多答案,但是没有“辛苦”这个词,而且这个如果不好好引导,会对学生有不良的影响。我卡了一下,然后说:“因为学习辛苦吗?”学生点头,我接着说:“看来时间对于你来说也是学习,但是学习是辛苦的。”学生又点头。这个小片段在课后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指导老师后来也跟我说:“如果能在你话语后面再加上一句‘辛苦的学习得来丰富的知识,那辛苦也是值得的’这样的回答可能会更好。”后来我想想,的确,再加上这一句能引导学生更积极的学习,而不是看到了辛苦。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堂总是有遗憾的,品德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课堂,它需要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进行,活动设置要真真实实的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和思考到;它需要老师随机应变,发挥教学才智,只有这样,我们的品德课堂才能更密切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及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