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恢复巩固关中特区

时间:2021-05-22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习仲勋恢复巩固关中特区

作者:未知

摘要:936年9月,中央再次派习仲勋前往关中,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肩负起恢复关中特区的重任。习仲勋到任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带领特委一班人,灵活应用统一战线政策,健全党的组织,发展壮大游击队,恢复稳固了关中特区,使之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
关键词:习仲勋恢复巩固关中特区
1935年11月,刚刚到达陕北的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关中特区[1]。关中特区下辖淳耀、赤水、永红、新正、新宁五县。关中特区地处西北苏区的最南端,距陕西省省会西安仅50多公里,人口较为稠密,经济条件、文化教育和群众生活条件较好。中共关中特委书记贾拓夫,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秦善秀,副主席习仲勋、张邦英。1936年4月,国民党东北军以十一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关中苏区发动全面“围剿”,并出动飞机轰炸,致使关中特区所辖五个县的苏维埃政权全被摧毁。关中特区党政军被迫于5月转移至瓦窑堡,撤离前?特委决定成立中共关中工委,习仲勋任书记,坚持苏区工作。6月习仲勋离开关中后,汪锋和张凤歧等人在旬邑县花家洞建立了中共中央临时特委,汪峰任书记,继续领导当地武装斗争和恢复党组织工作。同年9月,习仲勋再次被派往关中,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肩负起恢复关中特区的重任。习仲勋到关中后,团结特委一班人,发展壮大游击队,健全党的组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很快恢复了关中苏区和县苏维埃政权,使关中特区如铜墙铁壁般地屹立在陕甘宁边区的最南端。
一、恢复关中特区
习仲勋是在保安参加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前往关中的。1936年8月中旬,正在甘肃环县工作的习仲勋接到中央通知,要他回保安县重新接受工作分配。9月,习仲勋赶回保安。9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保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目前形势和统一战线问题。作为两个地方干部之一,习仲勋参加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结束后,张闻天在自己住的一孔窑洞内约见习仲勋,宣布中共中央关于调习仲勋到关中特区任党的特委书记的决定。张闻天叮嘱说:“你去先试一试,凡是民团团长都可以搞统一战线,包括保甲长、联保主任。”[2]行前,周恩来又特意会见习仲勋等人,交代说,你们要路经的地区,敌人正在扫荡,通过敌人的封锁线,要多加小心。随后,习仲勋和郭炳坤、张策、陈学鼎、黄罗武及牛汉山、贺建山、于建军、赵子修、贾生才等10余人走山路,钻梢林,夜行昼宿,通过敌人的数道封锁线,于10月初到达关中旬邑县境内的七界石。
习仲勋等到达七界石后,与留守的中共关中临时特委组织部部长张凤歧取得了联系,并在深山中的桐树庄石门关开会交换情况。张凤歧向习仲勋报告了关中临时特委近半年的工作情况后,习仲勋宣布特委分工:张凤歧负责组织,张策负责宣传、统战,郭炳坤负责军事,陈学鼎身体多病随习仲勋活动。习仲勋强调说:无论组织、宣传、统战都要围绕战争进行。关中工作分南线、北线。派张策到南线,张凤歧到北线开展工作。
此时,国民党地方当局也改变了进攻策略,开始以军事缓和、政治控制为主,不断加强保甲训练,对共产党组织和游击区民主政权内部进行瓦解破坏。为了应付这一特殊形式,10月中旬,习仲勋在七界石主持召开了有30多人参加的关中党的活动分子会议,讨论坚持与恢复关中苏区和游击战争问题,着手扭转关中困局。会议决定:一、以县为单位整理与扩大游击队,行动上以“集中打仗,分散活动”为原则。成立关中游击队指挥部。指挥郭炳坤,政委习仲勋兼,统一领导关中游击队。二、尽可能地进行统战工作,争取进步、中间的民团、保甲,打击最反动的少数分子如郭相堂、雷同春、雷天一等。三、整理各地党的工作,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四、恢复各县苏维埃政权,在敌人后方开辟新苏区。[3]
中共关中特委坚决执行中共中央保安九月会议的决议,围绕武装斗争这个中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对这段工作,习仲勋曾回忆说:“关中地区包括甘肃的新宁(宁县)、新正(正宁)和陕西的赤水(旬邑)、淳耀(淳化和耀县)等县,像一把利剑插入国民党统治区,直逼它的战略重镇西安。我们的游击队只能荫蔽在深山里,活动很困难,生活很艰苦。我们以‘抗日救国会’的名义,一面恢复各种秘密组织,一面建立和发展各方面的统一战线关系。根据中央九月会议决议的精神,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派别、每一个社会团体、每一个武装队伍,都根据它们不同的情况,在抗日救国的总方针下,同他们接洽、协商、谈判,以订立各种地方的、局部的、暂时的或长久的、成文的或口头的协议,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一些单位,建立起各种不同程度的统一战线关系。有个国民党的县长同我们有老关系,我们也同他建立了联系。在四个县的保安团中,除了一股顽固的地主武装反对我们以外,其余的都和我们建立了统一战线关系,他们向我们提供了许多情报和枪枝弹药。到1937年4月,地方政权及党的组织都有相当部分恢复,泾阳三区淳耀小桥、同宜耀香山等地建立了新的苏区,并肃清了关中苏区的大股土匪,革命武装快速恢复和扩大扩大,建立的游击队有赤水4个支队,淳耀3个支队,新正4个支队,新宁3个支队,计14个支队500多人。当年12月建立了淳耀、赤水、新正、新宁等四个县苏维埃政权,全部恢复了关中苏区党的工作。
二、巩固关中特区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应张学良、杨虎城的要求集结于西安附近的三原、泾阳地区,以彭德怀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政治委员的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部进驻陕西省泾阳县云阳地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上议事日程,关中特委面临新的斗争和任务。1937年1月中旬,习仲勋根据中央新精神和关中特区实际,召开中共关中特委会议,转变观念统一思想,领导关中特区党政军组织及时调整政策策略,把友区统战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改关中特区的国统区为友区,改关中特区的斗争对象为统战对象,停止扩大关中特区和哗变民团的行动,利用红一方面军主力进驻有利时机,积极与红一方面军驻军配合,加强友区群众工作,动员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习仲勋指出:“国内和平统一了,党的工作应该是:第一,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第二,整理内部组织;第三,扩大红军,加强整训;第四,大量发展党的组织。”[4]随后,关中苏区开始了与友军行政边界的谈判。关中苏区绝大部分县是西安事变后恢复的地区,友军虽然撤退,各县行政机关仍然存在,为了使苏区与友军保持和平共处,双方行政系统互不干涉,减少以至避免发生纷争,因而及时划定苏区和友区行政区域就显得较为迫切和必要。1937年2月9日,中共陕西省委、陕甘省抗日救国政府作出《关于苏区与邻近各县友区行政关系之原则》的决定,作为苏区政府与友区各县政府交涉的根据。决定指出,除关中各县由关中特区负责外,其他各县由省抗日救国政府直接派代表(或帮助各县政府)进行。为了保证新正县划界谈判顺利进行,根据“当时关中四个县,赤水、新宁、淳耀三县划分了,新正县没有划清”的实际情况,3月,中共关中特委秘书长杨再泉、中共新宁县委书记郭廷藩组成关中特区新正县谈判划界代表团,与正宁县国民政府县长朱门、教育科长巩保初等组成的谈判代表团,邀请驻新宁县罗川乡红一军团一师政委邓华和国民党平凉县党部书记长作为评判,在正宁县城山河镇经三轮谈判,在维护抗日大局、有利国共合作、避免纷争的前提下,最终划定新正、正宁两县苏区和友区的行政区域界限。划界后,新正县辖5区28乡约1500平方公里3.4万余人。区域划界解决了特区统一战线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过去到友区筹捐筹款、把游击队拉到友区活动等问题得到了纠正,苏区与友区的关系日趋正常和密切。中共关中特委还在友区淳化、旬邑设立了两个红军募补处,主要从事党的地方工作。至此,关中特委共管辖新正、新宁、赤水、淳耀[5]4个县委19个区委。
总之,这一时期,中共关中特委的工作主要围绕统一战线开展。为此,在争取民团、对友区的群众工作中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由于长期的游击战争,大多数国民党地方民团和党领导的游击队结怨较深。但是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经过习仲勋和关中特委其他同志艰苦细致的工作,使一些过去有统战关系的民团进一步与特区政权靠近。如宁县的刘铁山、宜君的沙秉炎,与关中特区武装订立了互不侵犯条约。大多数民团团丁发生动摇,或表示要抗日,或表示要扔枪不干。赤水县土桥民团团总令团丁去打抗日救国会,团丁不但不执行命令反而携枪投奔了苏区。为了做好民团工作,关中特委采取的对策是:(一)停止让民团哗变的办法,确定民团留在友区行政机关指挥之下,争取民团在政治上变成抗日队伍,而不强求名义上的改变。对于已有觉悟的团丁,教育他们留在民团内工作,指导他们采取恰当的工作方式和斗争的策略。(二)对民团上层分子即使没有诚意,但只要有抗日表示,也要利用,还可以在给养、防地等方面予以让步和帮助。(三)发动民团驻地的群众和党组织去参加争取民团的工作。(四)通过红军的政治机关帮助县长办理民团训练搬班,开展民团中的政治教育工作。
习仲勋在加强与国民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过程中,显示出灵活的政治头脑和高超的工作艺术。西安事变后,关中各县虽然成立了抗日救国会等群众团体,但多数只是徒有空名。城镇工人附属于商人的抗日救国会,乡村中联保主任和保甲长兼救国会主任,而真正的群众抗日救国会并没有建立起来。据此,中共关中特委提出的策略是:首先,利用这些空头组织名义,组织起各业各界救国会与下层的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然后民主选举全县总机关,并将国民党县长选举到委员会中来,淳化县首先采取了这一形式,推动了抗日救亡群众运动。其次,利用旧政权组织与救国会合一的形式,先争取群众一般的民主自由,随着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的增长,进而以救国会控制保甲或代替保甲政权。再次,组织农民抗日救国会允许富农参加,即使某些地主豪绅分子,如果赞成抗日救国也可以加入抗日组织,以实现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四,关中特区四县的抗日救国会与友区合并起来,建立统一的抗日救国联合团体。第五,改善群众生活,克服工作方法上“左”的毛病,加强党组织工作,发挥组织在群众斗争中的核心作用。
1937年1月2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陕甘省委,李维汉为书记,张邦英、习仲勋等13人为委员,关中特区划归陕甘省委管辖。同年3月,中共陕甘省委结束。李维汉在关中特委近两个月时间里,多次与习仲勋交流、讨论关中以及周围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统一战线工作,认为关中地区党的工作的总方针应当是:(一)扩大统一战线工作,为和平而斗争。(二)把刚从游击战争中跳出来的苏区变成巩固抗日根据地。为此,习仲勋亲力亲为,不遗余力。1937年4月,中共关中特委移驻新正县(今陕西省旬邑县)马家堡。在距马家堡约二三里的是一个叫青村的地方。习仲勋在马家堡的办公地在一户临近沟畔的住家里,站在沟畔?t望,对面的青村尽收眼底。很快,习仲勋把青村纳入了他的工作视线。王常泰是青村最早的共产党员,又是村党支部书记,习仲勋首先通过他来了解村情,并要他介绍一些统战对象。王常泰首先介绍了穆振江。穆振江是青村首富,却善待乡邻。习仲勋很快和穆振江见了面,向他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讲共产党的政策。穆振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点头,当即表示:愿意为共产党办事。当他获知特委机关急需办公用的复写纸而因国民党封锁难以买到时,穆振江冒着风险到国民党统治区彬县托他的朋友想法购买,然后将复写纸缝在棉袄里,躲过国民党的哨卡,安全送到马家堡。经过考验,穆振江被习仲勋秘密发展为共产党员。为了进一步扩大共产党的影响,穆振江又把他的好友、同村的姚春桂介绍给了习仲勋。姚春桂当时是国民党把持的职田镇民团团长。职田镇长期以来是国民党的反共堡垒,镇内不仅驻有民团,还有国民党正规军、特务。关中特委所在地马家堡离职田镇不到一里地。经过习仲勋细致的工作,姚春桂终于被争取过来。白天,他以民团团长的身份在职田镇履行公务,晚上,让亲信把他从城墙上吊下来,悄悄地到马家堡找习仲勋、张仲良、张凤岐等特委负责人“打麻将”,借机向共产党传送情报。因为有姚春桂这样一个内线,关中特委对职田镇城内国民党人员动态、兵力部署掌握得一清二楚。姚春桂还通过穆振江向习仲勋输送子弹等军事物资。
1937年8月,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9月西北革命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关中特区划归边区政府管辖,改称关中分区,成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仲勋恢复稳定的关中分区,位于陕甘宁边区最南端,总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北与延属分区和陇东分区相连,东、西、南三面同国民党统治区接壤,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释:
[1]关中特区是在陕甘边根据地南区的基础上成立的。中共陕甘边南区委员会和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9月,到1935年下半年,南区党委下辖新正、赤水、淳耀、新宁永红等县委。1935年10月,南区苏维埃政府及各县苏维埃政府先后成立。
[2]《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41页。
[3]《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43页。
[4]《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47页。
[5]永?t县1937年4月撤销。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