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美国家版权贸易分析
作者:未知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版权贸易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和欧美国家之间的版权贸易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对中国与欧美国家版权贸易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好的开展版权贸易,促进文化繁荣。在文中主要就中国与欧美国家版权贸易分析。
一、中国与欧美版权输出分析
2011―2016年我国与西方国家图书版权输出统计表
中国与欧美国家版权输出波动原因分析。我国版权贸易起步较晚、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导致了,中西之间版权输出波动不断。但是,由于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加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球瞩目的地区,版权贸易必将引发新的热点。从上图可以看出2012年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版权输出的高峰之年,共有2317种图书被成功买走。但是之后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版权输出又呈现波动态势。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新闻出版总署于2011出台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各出版企业大力推动版权输出工作,出现了短期的高峰,但是由于后续产品跟不上、产品结构单一等原因导致没有出现版权输出持续增长。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不同,中国与俄罗斯版权输出稳步增长。分析原因1.随着北约东扩、西方经济制裁,不断打压了俄罗斯与西方的交流,此时,俄罗斯加强了与我国的文化交流,加深了互相了解与互信。2.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深深的吸引了有相同历史背景的俄罗斯的关注。
在知识产权生产、保护、确权、贸易等领域,我们和西方还有着理念上、实操上的巨大差距。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对待西方国家版权输出波动巨大的深层次原因。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修炼内功,利用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差异、经济发展高速期的成功经验找准突破口,实现版权输出井喷式发展。
如何缩小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逆差。坚定文化自信,把优秀文化传播四海:
文化的输出不但能增加文化交流、思想碰撞,同?r能增进了解、加深互信。长此以往将有利于中西方国家在各领域的合作,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为长期发展法下基础。
找准定位、深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由于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中国在国际文化传播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与当前中国的经济大国形象不相匹配,尤其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成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最大短板。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文化交流中,我国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从知道中国,转变为了解中国和向往中国。
同时,在图书版权输出的内容上,出版单位要注意?I别和选择。例如,目前的文学版权输出基本是以翻译为实现手段,在从原著到译本的转化过程中,存在比较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质流失,大量文化载体被删减等现象。这一方面是版权引进方为了尽快融入当地市场而作的商业化处理,也有版权输出方在输出时为了扩大发行做出的折中与迎合。这虽然可能从短期内有利于该书的销售,但长期却使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碎片化,让读者在阅读时越发不能理解和融入文章设定的情境之中。因此,我们在图书版权输出的内容选择上,要结合输入国的民族特点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选择有针对性的、有共性的内容进行对外输出,并且在输出中尽量保留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避免敏感和消极内容,让输入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感染,而不能靠简单地把我们的民族性内容弱化来取悦当地读者。
借政策之力,建立专业代理机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种类众多、相对受众较广,对各出版社来说,依靠出版社自身寻求丝路国家的国际合作,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各出版社应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积极参与“丝路书香”工程的申报,借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完善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对外营销能力。同时,我们目前仍然缺乏专业的图书版权代理机构,现有代理机构不仅数量太少,在版权输出时更是缺乏主动权和决策权,应该成立专门面向丝路国家的版权代理机构,广泛搜集对方市场需求,严把输出作品质量关,简化出口的审批、报批等行政手续,借此促进我国版权代理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专业版贸队伍。文化输出过程中,人才的主观作用是最大的,从题材的选择,到文字的翻译,从营销的方向到合作的模式,再到相关政策和法律的研读,对输入国文化和市场的了解,都离不开专业的版权贸易人才。因此,不遗余力地培养和发掘一批具有专业素质和国际眼光的版权贸易综合[生人才,是我国发展版权贸易的重中之重。另外,为了便利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版权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也应开展针对外国版权引进机构的来华专门培训,使其更加熟悉我国的图书市场,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从而加强彼此合作的可能性和输出的针对性。
二、建立健全版权管理体系应对版权风险
2018年年初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威胁对中国进行贸易战。这次贸易摩擦的核心议题就是知识产权之间的竞争。中美之间博弈的着眼点就是知识产权的发展与管理。多年来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导致国内拥有大量版权资产的企业没能发挥版权资源优势,表现为版权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版权资产权属不清,版权资产管理能力不足,版权资产盈利能力单一等问题。相比国外版权企业高度重视无形资产价值,在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人员培训方面投入巨大,版权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达70%以上,其中知识产权已跃升至35%以上。(标准普尔对美国、欧盟的500家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测算)国内版权企业版权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只有10%。差距可见一斑。
针对面临的不足与差距国家出台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版权资产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其核心意义是帮助广大版权企业建立符合“轻资产”特点的现代企业资产管理制度,促进无形的版权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夯实版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未来不断加强的企业间竞争。国内版权企业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投入: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企业应在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专人作为管理者代表,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版权资产管理方针和目标,并负责落实版权资产管理工作运行和改进需要的各项资源;需要设立版权资产管理机构或岗位,配备人员,7承担工作台账和相关管理系统信息更新等日常工作。
常规管理方面。需加强对原创、购置版权资产的管理,以及自主使用、销售版权资产时的常规管理。特别注意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合作创作、委托创作形成版权资产时的权利认定问题以及使用、销售版权资产前的权属状况确认。
建章立制方面。应根据企业所在具体行业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版权资产管理制度,内容需要针对创作、采购、置换、受赠、使用、销售、财务记录等管理运营行为,明确决策权限、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及职责,并完善企业内部奖惩机制,对版权资产的挪用、流失等建立问责机制。在台账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台账的完整性、关联性和准确性,明确记录与版权资产相关的权利信息、流转信息、权属证明文件留存信息、关联内容存储信息、关联作品信息等。
持续改进方面。与多数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要求相近,需要将企业版权资产管理制度和计划细化到员工的具体工作职责中;对于参与创作和利用版权资产的部门,能用量化的指标追踪绩效变化,形成可量化的考核体系;明确员工在版权资产形成、管理和运营方面的奖励和报酬,以及造成版权资产损失的责任;并定期对企业版权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进行内部或外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