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转型的思考
作者:未知摘要:张庆龙独著的《财务转型大趋势――基于财务共享与司库的认知》对新常态下财务转型和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介绍。首先诠释了财务新常态的出现,再从理论上阐述财务转型的必然性,将财务转型分为会计问题与出纳问题两条主线,继而从传统的会计核算出发,促进业务财务转型、融合,最后落点于战略;与此同时,出纳从资金的流动性和管理效率出发,最后寻求对金融资源的管控,建立司库体系成为司库长。财务转型始于共享,由财务端共享开始,逐步应用到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企业的各个领域。财务共享结果造就了资金端运营的开始,最后利用人工智能助力财务转型再升级。总而言之,该书体系完整,脉络清晰,表述得当,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范例,财务转型的方方面面以及相关方面都被囊括在该书内,信息含量大。因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谈谈阅读该书的感受和体会。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转型;趋势
一、传统财务核算面临挑战
该书首先提出:传统的财务会计正在面临着人工智能的威胁,如果未能及时抓住机会进行转型,则有被淘汰的危险。财务转型的趋势变得越来越紧要,而且如何进行转型,从什么方面入手也是我们应当明确的工作。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只关注核算合规性,算好账等,财务转型工作更为侧重于财务共享领域以及司库层面,并以此为基础,做到财务真正为经济业务活动服务,能够为单位内部的决策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管理好资金;财务转型不仅仅是财务人员自身身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财务在单位定位的改变。
改变财务工作在单位中的定位,需要多阶段,多步骤,不可急于求成。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转变传统思维,包括变被动为主动,不甘于算账。简而言之,在“放管服”的背景下,将以往被动于接单核算的动作主动化,想清楚财务在单位中所起到的作用,怎样更好地为决策服务,以及转型需要怎样的努力等;善于学习最新的技术,将自己从繁复的核算中解放。其次在于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将核算信息电子化,统一管理,减少信息在审批环节,降低使用成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共享机制的简历,不仅依赖于财务核算信息,还应该囊括单位的全口径信息。最后是如何服务于决策,这包括对成本核算的决策、对资金的使用绩效评价等,收集更多有用的信息,从而服务于单位的战略制定。
书中对传统财务重核算轻管理的弊端进行了揭示,认为在财务层面和管理层面尽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挑战是把上述两者的努力方向划到企业的业务层面,甚至是战略层面上来。同样的,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高等院校也从发展的角度和绩效管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算得准,核算正确反映经济业务且清晰的基础上,随着预算刚性的增强,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施,从财务转型的角度,以财务为出发点审视单位的各个业务环节,真正实现“业财融合”,财务不是简单的“算算账”,更要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真正做到财务为管理决策服务。财务转型的进行,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努力,更离不开有别于传统会计核算思维的改变。因而,为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形势,财务人员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地位,进而更好地为单位核算服务。
二、运用信息系统,破解财务转型难题
那么,身为财务工作者,我们要如何不辱使命,助推发展,促成财务成功进行转型升级,让会计成为价值创造者呢?利用信息系统破解财务转型难题,就成为破局的关键。该书的观点认为要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就必须将各大问题嵌入信息化系统,再梳理内部处理流程,完善内控等组织治理架构,利用“供需链”的思想,实现互联互通,扩展管理范围和需求。在有效使用信息系统的前提下,让转型更具有可操作性,解放了生产力同时又创造了价值。书中的核心观点认为转型并不是弱化财务核算,而是在加强和利用好财务核算的基础上,将财务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决策,真正实现财务人员的价值。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尽管行政事业单位不以价值创造为前提,但它们是完善政府职能,有效使用政府资源的保障。如何将政府资源用到最需要且能激发创新活力的工作中,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用,是新常态赋予财务人员实现转型的新任务。
金融风险的控制来源于分析的数据的准确性,特别是宏观数据的精准度,这不仅仅依赖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发展,更有赖于数据的提供者和分析统计者――财务人员的工作,只有实现财务转型,才能将财务从重复且低效的核算中解放,进入业务、管理和战略层面将之转换为切实有效的分析数据。海量数据本身并无可用之处,关键在于挖掘数据本身的信息含量。要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需要财务人员突破财务工作的局限性,要让我们更加客观真实的计量与反映经济业务本质,提供切实可靠且具有价值创造的数据。
新常态下,原本行政事业单位只着重如何核算,轻绩效管理的现象就会变得更加不适合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时代,在财务上表现为财务共享,司库管理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财务面临着转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也应当如此。书中的?U述激发了笔者的思考,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自身建设抓起,认真思考前路方向,才能永立潮头,不拖时代改革发展的后腿。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转型路径选择
结合工作实践,高校作为特殊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特别是政府会计改革快马加鞭,管理会计的运用迫在眉睫,在已悄然来临的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需选择管控类型,就像企业选择财务管控型、运营管控型抑或是战略管控型一样,这些都决定了财务转型的方向。处于集权与分权中间状态下的战略管控型符合新时代新常态下的财务转型升级的需求,这种财务转型符合当下政府“放管服”的管理观点,这种通过单位内部高度协同,用创新强校思维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青年才俊的管控类型是值得认真考虑和定位的。单位如何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高校谋发展、促服务,解决财务工作的价值创造性不够,我们要更新实践工作理念,在转型中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岗位化,岗位职责化,职责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在日常工作中,转变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形成以下的思维方式;一是流程思维;今天我们已经从目标趋动的时代转向流程化管理的时代,要强调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最终实现信息化。二是驱动与控制思维;业务是以目标为统领的管理,对比业务而言,会计的思维是容易合法合规的,也是容易流程化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主动驱动业务的流程化、标准化,实现会计对业务的管控。三是信息与数据思维;会计的背后是信息与数据,要形成信息与数据思维。信息的收集能力、信息的挖掘能力以及信息的洞察能力。而这个信息恰恰是数据所生成的信息。四是沟通思维;主动沟通并影响他人的思维。在会计工作中要主动增强沟通能力和做人处事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五是整合资源思维;要学会充分、灵活运用资源,将第三方的资源为我所用。六是价值管理思维;我们已经步入价值链管理的时代,收入与成本并重的时代。成本管理最能体现企业的价值,纵向实现产业链条的整合需要我们具备价值管理的思维。七是预算的起点思维和事中的成本管理思维;全面预算管理是很好的管控工具,连接战略与落地实施的措施。要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实现预算的精细化,倒逼目标的实现。八是战略思维;战略决定高度。一定要由点及面,站在一个更高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思路来看待单位的问题。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笔者期许财务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并行不悖,立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战略和全局,认真思考与定位,争取财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转型升级,从组织角度进行转型,从职能作用转型,从自身技术以及知识机构进行转型。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以客观真实的历史数据出发,更好地反映未来事物的发展,分析现实事项,准确把脉未来发展驱动的方向,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价值创造力与决策影响力,让会计人也不愧于时代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和平,胡雷.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财会人员转型路径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8(03):70-71.
[2]张庆龙.企业集团财务转型路在何方――《财务转型大趋势》简介[J].财会月刊,2018(0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