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一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未知王明孝,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党员,博士,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技术二级。历任技术员、中队长、助理工程师、队长、工程师、业务处长、高级工程师、主任等职,现任西部战区陆军某测绘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西部战区陆军信息工程科技创新工作站主任、西部战区陆军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任,被兰州大学等8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和指导老师。
从事野外测绘工作近30年来,先后有7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测绘领域空白,5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成果获国防发明专利,36项成果在部队推广应用。编著了《自然地理学》《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等11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个人奖励、荣誉称号众多,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所带团队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7年获得中国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作为群体带头人,所带团队2012年获第四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2018年被确定为陆军首批重点扶持创新团队。
当军事测绘“遭遇”3D打印、虚拟现实(VR/AR),“撞上”AI(人工智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两败俱伤还是相得益彰?
西部战区陆军某测绘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明孝,一个把军民融合观念渗透到数十年测绘工作中的“老兵”,以一项又一项创新技术成果的应用给出了答案。
军事测绘+3D打印
2014年3月,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打印出我国第一幅3D地形图的消息,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刊(播)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地形图生产,来自王明孝一个脑洞:“美国人能用3D技术打印出世界上第一辆3D汽车,英国人能打印出飞机,苏格兰人能打印出人造肝脏组织。我们能不能尝试一下,用这项技术打印出3D地形图来?”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为一项高新技术,3D打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出现不久,就以流程短、成本低、性能高,及数字化、个性化等优势受到世界瞩目。它被誉为“万能制造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大标志之一,尖端核心技术一度为西方国家所掌握。
一没技术、二没人才,这是一场不占任何优势的“战役”,困难显而易见。但王明孝,就是那个专啃硬骨头的人。他认定:“3D打印技术可直接根据计算机图形数据,生成三维地形模型,不仅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出精细的产品,此项技术应用到军事测绘领域,将是地形图制作的创举,也是大势所趋。”
只要瞅准了方向,那就是干,管他困难几何。在这之前,王明孝已经带领测绘信息中心的科研团队成功进行过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
无论是在西部无人区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的“死地重生”,还是在中国第一条数字化铁路―青藏铁路测绘中一举拿下的“五个第一”,抑或是来自于高寒高原地区怒江大型水电站测绘及酒泉风电测绘时的屡败屡战……那些为了攻克难关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都告诉王明孝:只要想干,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于是,王明孝将这种“无所不能”精神带到了军事测绘与3D打印的“跨界融合”之中。
没技术,学!搜集所有关于3D打印技术的资料,联系所有与3D打印有关的人,利用一切机会学。
没人才,借!广发“英雄帖”,向42家与中心有技术合作的单位,寻求一切可能的科技和人才力量支持。
为了做出自己的3D打印机,他们先引进了两台揣摩学习,为了找到适合又便宜的3D打印材料,他们不断尝试。
从研制3D打印材料,到研究专用胶水,到进行纹理数据处理,再到编写建模程序,最终自主研发出打印软件,他们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我国第一幅应用3D打印技术研制的3D地形图―《兰州市区三维(3D)地形图》。
经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参数改造,2014年,他们拿出了有6项国家发明专利护航、总体技?g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3D打印地形图,不负众望。全国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的鉴定结论是:此项成果设计思路新颖、研制难度大、技术先进,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际先进水平。
有了3D打印地形图做铺垫,3D打印作战沙盘遇到的阻力就小了很多。如今,他们已经将超大型幅面真彩色精准地形沙盘的精度,由最初的1毫米提高到0.1毫米,将打印时间由24小时缩短到4小时,技术成果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最重要的是,他们实现了打印材料的低成本、自主生产,利用甘肃的“特产”―沙土,实现了对高新科技的攻关,每吨只需200元。
王明孝和他的同事们,为军事测绘与3D打印的这一次跨界融合,交出了近乎完美的答卷,也为之后更多的融合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融合,不是对几个新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
军事研发+VR/AR
要展现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的身临其境感,体验过的人都知道,军事游戏是最佳题材之一。
商家可以把VR/AR用到军事游戏,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们应用到军事科研?对于已将军民融合理念透进骨子里的王明孝来说,想通这件事,非常简单。
事实上,最早的AR和VR技术便出自军事领域,甚至可以说就是纯粹的军事科技。如果追根溯源,VR是从早期战斗机头盔系统的一项技术分支发展而来。AR具有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性及实时交互的特点,在未来海陆空天多维一体的数字化战场上,应用潜力巨大。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花大力气、大价钱推动军事VR/AR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还是老脾气,认准了就干!在搞透了VR/AR之后,王明孝轻轻松松就想出了无数个VR/AR在军事研发中的应用场景:战斗机虚拟仿真训练系统、武器装备三维仿真、武器装备拆装保养及维修模拟、战场环境三维数字仿真、战场态势和作战推演、战区政治教育虚拟展示……到现在,王明孝已经带领团队开展了多项VR/AR在军事研发领域的尝试,且都颇有成效。其实不止3D打印和VR/AR,在王明孝的研究范畴之外,其他的军事科技同样伴随科技革命的脚步日新月异。我们的科学家能做的,便是如王明孝这样,顺应潮流,做科技革命的弄潮儿。
军民融合,由表及里
近年来,智能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浪潮,也在裹挟着传统测绘行业不断前进。随着智能传感器设备和测量设备精度的智能性、实时性、可靠性越来越高,之前需要由人跋山涉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的工作将由智能设备和机器人来完成。
而军民融合,也在科技大潮的推动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积极推动下,变得更加深入而透彻。
习近平总书记把军民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始终奋战在军民融合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王明孝对军民融合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
王明孝认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整合优化我国军地双方资源,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胜仗的有效途径,是夺取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多年来,他也已将这种认识渗透到实际工作之中。
他积极推动将原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作为依托单位,先后成立了信息工程科技创新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这两个工作站,他们聚拢了大批的优质科研资源与人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52家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相继进站,20位知名院士担任顾问,军内外近百名知名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组成专家委员会,进站单位相关专业600余人成为中青年业务骨干……
这些资源与人才,都可以服务军队战斗力建设,同样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王明孝介绍,近年来,创新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始终紧贴部队战斗力建设、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先后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在军事测绘导航领域获得一系列重大??新成果,获得几十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5项,20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家和军队测绘导航领域空白。
其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是最突出的成果。目前,3D打印技术除了应用在立体地形图、军用沙盘等领域,还在武器装备训练和制造、文物扫描修复、建筑、旅游、医学等多领域广泛运用,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016年,在陆军和西部战区陆军党委、首长机关的指导关心下,创新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与兰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交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甘肃省伯骊江3D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创新示范中心。同时,在甘肃省和兰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3D打印工程实验室和甘肃省三维地图快速制造动员中心也在兰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
正如王明孝所说,“我国的军民融合将是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如今兰州已初步形成了“政府给政策―部队和地方用户提需求―博士工作站搞研发―企业抓生产”的军民融合模式。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成熟完善,势必推动甘肃省、兰州市更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形成。
如今,创新工作站已有源源不断的成果产出,先后有90多个科研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奖,8项成果分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银奖,15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72%以上的科研成果已转化应用到部队作战训练一线,并被原四总部表彰为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近期,王明孝带领的科技创新团队又被上级选调到陆军某研究机构,在新的、更大的平台上进行测绘导航的保障研究和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融”得自然顺畅,“合”出优质高效,经济和国防就能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为了做到这一点,王明孝和他的战友们一直在努力。他们始终牢记“科技强军”“科技强国”的时代重任,努力让科技创新成为强军兴军的强大引擎,让军民融合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强大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