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器乐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样本

时间:2021-07-27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校外器乐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样本

作者:未知

校外器?纷酆鲜导?活动,是指在学校以外的场所,以弹、拉、吹为主要方法的中外乐器所进行的学习、练习、演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它是集思想教育、文化认知、审美培养、音乐创作、情感陶冶、特长发展以及提升艺术综合素养为一体,具有课程属性。古筝器乐教学没有现成的成熟的融入本土音乐课程可供参考,为此,根据多年实践的积累,我们着力于以下活动样本的建构。
一、古筝器乐文化认知活动
古筝是一种伴随我国悠久文化、植根于华夏黄土地上的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它就在当时的秦国(现今的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称秦筝,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筝,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又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承载着华夏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有筝的精彩的历史故事,有枚不胜举的筝的诗词歌赋,有筝的流派,还有筝的制作用料、工艺、音色、演奏技法,以及保养方法等等。穿越时空隧道,追溯千年乐脉,将筝的历史沿革、诗赋歌词、流派风格等内容渗透于筝的教学、演奏之中,从中领略华厦音乐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加深对华夏民族的理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古筝演奏家王中山老师说:“学好古筝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从诗词、古文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对古筝这种中国传统艺术有更深的认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举办的“筝声里的古诗雅韵”个人古筝音乐会,所选曲目都是根据中国古典诗词改编而成的,其中有《渔舟唱晚》《枫桥夜泊》《云裳诉》等,组织孩子现场观摩和聆听,对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再则,江南水乡得天独厚,万顷太湖烟波浩渺,古往今来多少诗词文章吟唱过它。“放船当中流,渔歌激情音”,太湖渔歌已成为锡地人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如娄树华先生所作的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以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为乐曲标题,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渔人泛舟于水天一色、碧波万顷的湖面上,往来捕鱼,夕阳西下时,渔人披着一抹余晖,怀着鱼虾满仓的喜悦,纵情引吭高歌,怡然自乐的情景。再如现代作品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是由作曲家王建民老师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同名唐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所作,作品吸取了昆曲、丝竹、苏南民歌等音乐元素,极具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的文人情怀,听之,若隐若现的唐宋古风飘入心田,感受着“江枫、渔火”的丝丝愁绪思叹。当学生对乐曲的来历、意境有所了解后,演奏出的乐曲就更有韵味、意境,真正做到用“心”去演奏,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传播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认知,提振民族文化自信,是开展校外器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落脚点,也是活动样本设计的指标性要求。
二、古筝经典作品欣赏活动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音乐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超越国界、民族和思想、观念,拨动着人类共情那根弦:感知相通,体验超导,灵魂共鸣。音乐经典的欣赏,也必然成为校外器乐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华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绚烂多姿。在数千年的音乐历史长河中,民族音乐百花吐艳,芳香四溢,成为一份享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流传于太湖流域的吴歌(无锡民间歌谣),方言特色鲜明,地域风格浓郁,小调歌谣易学易唱,旋律曲折抒情,表现手法细腻,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备受广大群众喜爱。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吴歌小调音乐特点,学校开展了《紫竹调》《无锡景》《好一朵茉莉花》等吴地民间音乐拓展赏析活动。活动中,先安排学生聆听《好一朵茉莉花》,周艳泓作词、张宏光谱曲的《又见茉莉花》和梁静茹演唱的流行歌曲《茉莉花》等,比较它们的不同,然后,鼓励学生分别用吴地方言和普通话演唱,再聆听古筝演奏的版本,体会由此产生的不同韵味。教学中以《茉莉花》的主旋律串起整节课的文化节点,使学生理解一首民歌可衍变出多首新歌,也可以改编成不同的器乐曲。
经典作品的赏析需注重经典作品的时代创新。如古筝曲《茉莉芬芳》,是何占豪老师于1991年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而成的,这首乐曲是以现代古筝音乐的表现手法来阐述民间小调,全曲犹如田园诗意般抒情流畅,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更把古筝特有的清丽、淡雅及透亮、圆润的音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茉莉芬芳》的演奏形式由最初的古筝独奏,逐渐发展为古筝与交响乐队、古筝与民乐队、古筝重奏、古筝与室内乐合作等多种形式,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全新的演绎,使演奏更富表达活力,更具情感张力。通过对这些演奏形式的聆听,学生获得了多种听觉上的感受,也增强了对家乡音乐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三、古筝演奏游戏创编活动
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它通过寓教于乐、活泼多趣的组织形式,调动和激发孩子参与学习的热情与欲望,使孩子在身心愉悦中有所得、有所获,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古筝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地域性音乐资源的儿童化处理,优化组合,巧妙设计,使教学更生动、更灵活,满足孩子快乐学习的心理需求。
古筝流传于大江南北,秦、鲁、豫、浙、闽等地都有极具特色的筝乐传统和流派,唯我沪、苏、锡、常筝乐的兴起和发展始于近年,因此具有吴地音乐特点的古筝曲目屈指可数,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吴地民间音乐的学唱,和学生共同参与将这些民歌改编成简易上手的古筝曲。比如,改编江苏民歌《姑苏风光》的活动安排是:首先和学生一起聆听程桂兰老师演唱的苏州方言版,让学生随歌曲进行猜谜游戏,以小组竞猜的形式进行开放式抢答,在游戏中熟悉歌曲,接着让学生尝试用苏州方言来演唱,为改编成古筝曲作铺垫。在创编过程中,学生经过聆听、比较、尝试、合作讨论、排练、表演等环节,悟出这首曲子右手部分可通过密摇加强旋律的连贯性,大、小搓可加强旋律的丰满度。左手部分则可通过按音、上下滑音、刮奏等古筝演奏技巧,将乐曲表现得细腻委婉,清新秀丽,江南韵味浓厚。
融入游戏元素的古筝演奏创编实践活动,坚持以古筝学科特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结合我国琴、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互连接和转换的传统,广泛使用语言、声音、动作、色彩、线条等艺术媒介,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赏、哼唱、创编、舞蹈、演奏等音乐综合素质,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和内动力。
校外教育是一块有待深耕细作的“处女地”,有许多问题值得教育者去探索,去研究,去思考,如校外教育的价值定位、课程的开发编制、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等等。让我们紧跟时代变革的步伐,改革创新,智慧实践,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贡献出我们应有的力量!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