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
作者:未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解决问题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解答,是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一种推理过程,而提出问题则是对原有知识的一种质疑,是学习过程的升华,同时也是思维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反映。化学知识涉及的范围广,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动脑的能力,还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因此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
鼓励学生对不理解、疑惑的内容发问,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仔细聆听,耐心解答,即使学生的问题与所学内容无关,也要给学生以满意的答复。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观点。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有利于学生发展、解惑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有所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主动提问。
二、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问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永远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一言一行都需要遵从教师的安排,?L此以往,教师严厉的形象“深入人心”,课堂氛围严肃沉闷,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会出现紧张、焦虑的状态,很难集中精力进行思考,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当改善课堂结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化、民主化,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安全感,学习上会更加积极,提问也更有底气。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内容要认真倾听,即便面对很幼稚的问题也应当耐心地解答,不断地鼓励学生勤思考、勤提问。
三、传授提问途径,提高学生提问质量
1.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认真落实生活化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将问题带到实际生活中,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到一起,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加油站禁止明火的原因、各种食物变质的原因等。
2.发散思维
针对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同一事物,可以提出不同的质疑,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改变原题目的条件,形成新的问题,从而实现对统一理论的多向思考。例如,在学习灭火原理第一课时,学生可针对不同的灭火条件设想问题,如油锅灭火、高压水枪灭火、用土掩埋火等。
3.比较法
在初中的化学内容中,有许多易混淆的概念及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其中的差异,进而出现记忆混乱,对此,教师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针对相似的内容、相近的概念进行提问,将教材进行整合式的教学,让学生在提问过程中总结出两者间的差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分子与原子时,教师可将两者的概念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与区分,待学生能够分清后,再讲解两者间存在的联系,这样一来,学生就全面地掌握了学习规律,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能够及时找到切入点,自行分析。
四、联系社会,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拓宽提出问题的渠道
让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社会,亲身体验到化学世界的奇妙,认识到化学科学的用处,了解化学应用中的问题,以活的、具体的化学事实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使其产生问题意识。例如,参观洗衣店、酱油厂、水泥厂等,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改进它。课前教师在备课设计作业时,要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设计能强化学生好奇心的作业。例如,留心身边食物(食盐)、补钙制剂等标签,自编一道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题。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设计作业,有助于他们用化学的视角来观察世界,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使他们体验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强化他们的好奇心,并增强其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利用认知冲突设计作业,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方式。例如,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能灭火,而二氧化碳还能够引起温室效应。那么二氧化碳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让学生课后搜集材料进行辩论。
总之,在化学学科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鼓励学生自主质疑、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