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排放政策的企业生产决策优化_企业管理论文

时间:2020-08-05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企业在生产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较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企业发展与政策环境的适应性,企业要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科学性与合理性,加大对碳减排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将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企业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碳排放政策;企业生产决策;问题;优化

一、绪论

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碳排放作为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为人类的生存营造更加舒适的环境,需要逐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在此背景下,企业只有紧随时代潮流,大力推进碳排放政策在企业生产决策中的使用,努力寻求生产转型和技术革新,在符合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碳排放政策工具

(一)基于行政手段的减排政策

基于行政手段的减排政策指的是由政府制定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能够符合社会的总体效益,具有法律效应,需要全社会共同遵守的准则。通过行政手段制定的减排政策主要由政府出面,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分配,确保资源的可用性,从而尽快达到政策目标。但是,这种政策手段也有不足之处。它是由政府强制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不一定完全符合市场环境的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主体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无法调动经济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基于市场机制的减排政策

如果仅靠行政手段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效率较低,所以需要有与市场同步调节功能,通过价格与竞争机制,达到减少企业碳排放量的目的。基于市场机制的减排政策主要有两种:

1.碳税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企业生产的碳排放与税收相结合,企业为了减少税收会自主进行节能减排,通过这种手段能够调动经济主体推行碳排放政策的主动性。

2.碳排放配额交易机制

这种机制是以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为导向,利用市场竞争,对商品的价格、数量等因素进行控制,从而使碳排放更能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相较于基于行政手段的减排政策,基于市场机制的减排政策更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更明显,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企业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三、碳排放政策下企业生产决策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环境污染的逐渐加剧,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尤其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进行生产决策时必须从绿色生产的角度出发,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优化发展战略。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制定生产决策时仍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碳减排意识淡薄

企业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盈利,只有不断创造经济效益才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也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与扩张,所以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时应以利润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但是却不能是唯一标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企业发展不仅要符合社会道义的基本要求,还要与政策相适应,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作为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速率不断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发展质量问题也逐渐突出,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提出了碳减排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主张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制定,企业也逐步开展节能减排活动。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碳减排意识还不够强,在制定生产决策时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还会给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碳减排资金投入不足

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主要基于生产工艺的改革,转变传统的生产方法,改进生产技术,而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这些资金的投入很难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带来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这对于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来说是很不合适的投资,所以企业在制定生产决策时也很少将碳排放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这部分的资金投入也较少。

政府对企业的碳排放重视度不足,在相关方面也没有给予过多的经济支持,导致企业在进行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改革时没有充分的资金储备,所以企业即使想要进行生产改革也不能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综合考虑企业的整体效益,以致仍有很多企业的碳排放量严重超标,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对碳减排技术的创新性不够

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产生碳排放的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进行节能减排,就必须加强对碳排放技术的改革,使改革策略更能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所采用的都是通用的环保技术,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现状,从而导致减排效果不佳。企业对碳减排技术创新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这几点:

1.缺乏资金支持

技术改革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只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为改革提供人力和物力,也才能更好的推动政策的落实。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在绿色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技术改革也受到诸多限制。

2.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

人才是支持技术改革最主要的资源,只有加强人才建设才能为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但是我国现有的碳减排技术人员普遍存在创新力不足的现象,只能简单的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很少有技术人员做出较大的改革。

3.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度不够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制定决策时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由于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碳减排技术的创新相较于其他方面的工作对企业的发展作用相对较小,所以决策者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很少将其考虑在内,从而导致对于碳减排技术的创新性不足。

(四)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决策机制是指拥有企业财产权的法人,针对生产各环节的要素做出选择的机制,主要包括确定决策主体、划分决策权、规定决策方式等,这些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决策行为的有效性。决策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要能够适应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的需求。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生产决策时都缺乏科学决策机制的支持,决策主体较为集中,权利也不能得到有效均衡,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实施决策权利的大部分是企业的领导层,他们一般只从自身角度出发,很少能够深入基层,考察企业最基本的需求,所以在制定决策时也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整体发展要求。为了赢取更大利润,决策者往往会采取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所以在制定生产策略时也只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建设,导致企业生产与环境适应性较差,碳排放严重超标。

四、基于碳排放政策的企业生产决策优化策略

随着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政策的推出与推广,我国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度逐渐提升,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所以企业在制定生产决策时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效益问题,还应将碳排放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

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生产产品,然后利用市场环境进行同价或超价的交换来获取差价,从而不断提高利润,所以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的也是根本的手段。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一般会制定生产决策,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传统的生产决策制定过程中一般只重视对利润的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的改革,经济发展质量问题也逐渐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应加强对经济质量的追求,不可一味地追求发展速度,而应增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适应性,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因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遵循政策的要求,减少碳排放量。

(二)加大对碳减排措施实施的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碳减排措施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企业在进行生产资金决策时,应合理分配各生产要素的资金比例,适当加大对碳减排的资金投入。

政府应提高对企业生产碳排放问题的重视程度,制定完善的政策,鼓励企业自觉进行碳减排措施的开展,可通过减免税收或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的方式,提高企业碳减排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碳减排措施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企业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提升环保意识,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充分认识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的重要性,在进行生产成本分配时适当增大对碳减排的比例。另外,如果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很难取得大的成果,所以企业可以采取合作或引进外资的方式增加对碳减排的资金投入,为各项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制定科学的决策机制

科学的决策机制是各项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企业应重视对决策机制的建设,确定合适的决策主体,合理分配决策任务。企业在制定生产决策的过程中,应注意这几个问题:

1.不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方面的建设

企业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不可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环境方面的建设。决策者在制定生产战略时应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了解企业的发展详情,综合考虑政策的变化及外部环境的需求,从而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2.制定完善的生产制度

生产制度建设能够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同时能够起到约束行为的作用,保证各项生产环节都能按照规范进行。生产制度的制定应包含对碳排放的规定,制定各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量标准,对超标的环节努力寻找原因并加强技术改进,从而保证各环节都能符合要求。

3.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监测和预防风险,就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所以,企业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

为了确保各项生产决策落到实处,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一是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全部生产环节实施监督,保证各环节的碳排放量在规定范围之内,二是对严重超标或经常超标的生产环节加强重视,分析碳排量超标的原因。如果是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需建立严格的惩处制度;如果是非人为因素,则需要加强对技术的改革,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等措施完善生产。

五、结论

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适应性,企业应不断改进生产决策制定的方式与方法、完善环保决策机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将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使企业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
[www.DyLW.net/yixue/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