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学生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应借鉴国内外商务礼仪形象培养和发展的改革经验,分析高职学生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培养方式。通过对高职学生国际商务礼仪形象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如何应用正确的国际商务形象礼仪,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同时满足社会、企业对高质量国际商务礼仪人才的巨大需求。
关键词:高职学生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
在对外商务活动或国际交往过程中,规范到位的国际商务礼仪不仅影响到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涉外公司甚至国家的荣誉。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国际礼仪人才是各大高职院校面对现今社会巨大相关人才需求的一项紧迫任务。所以,针对高职学生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教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拥有优秀国际商务礼仪素养的重要性
伴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涉外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的高速增加和扩大。相关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除了考虑到学历因素,更会关注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素质,而国际商务礼仪素养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
浙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桥头堡,大量企业从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业务,因此非常重视员工的商务礼仪素养,以便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此,企业对高职学生商务礼仪也要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在员工招聘时给予体现。
二、大学生国际商务礼仪养成的现状
根据大学生商务礼仪素养现状调查报告可以得知,大学生对国际商务礼仪养成的重视情况上呈现了参差不齐的分布,学生对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不够重视。56%的在校学生对商务礼仪知识有些许的掌握;而有30%的学生对于商务礼仪的知识没有太多的了解;有14%的学生积累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是不知道应该如何灵活运用;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参加过专业课程,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国际商务礼仪培养现状堪忧,这对其将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不好影响。
三、高职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商务礼仪形象教学处于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生方面。学生对于国际商务礼仪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它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和老师布置的学业任务。有些学生还认为商务礼仪理论内容简单,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就能够掌握。他们只满足于浅显的理论知识了解,忽视了实训练习,以致学习效果欠佳。此外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和语言习惯都造成商务礼仪的差异,由于学生对此了解甚少,在以后工作中很容易造成沟通障碍。
2.学校方面。一些学校在教学设计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层面的需求。国际商务礼仪形象与一般的商务礼仪形象相比,前者更加注重国际性,而在目前的教学当中,两者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十分相似,前者国际性并没有被体现出来。
国际礼仪素质和综合能力训练教材的编写同样明显滞后,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教材的内容落后于时代。此外,高职院校对国际商务礼仪教学计划制定不全面,教师普遍缺乏国际商务礼仪相关知识,因此难以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商务礼仪形象素养和职业竞争力,教学效果较为有限。另外,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理论领悟能力较差,但实践应用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当侧重于互动、应用性的知识与内容。而事实上一些高职的国际商务礼仪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重课堂知识的讲授,轻视实训的组织。实用的实训教材、合适的教学场地以及优良的师资的缺乏,加上學生本已偏少的实训课时,导致他们无法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此外高职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对该课程的不重视心态,致使教学效果更难以得到保证。
3.企业需求方面。一些高职院校侧重于满足企业对于毕业生基本职业素养的要求,而忽视了企业在商务活动中面临的多样化环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涉外企业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客户。这些客户对于国际礼仪理解各不相同,因此员工在与外商打交道时需要知晓相关的礼仪知识。调查资料显示,71%的企业认为商务礼仪素养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很大,商务礼仪对沟通交际、业务往来及涉外接待等都有积极作用,能够促使涉外沟通的有效进行。
四、高职学生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教学的改革途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依据先进的教学理念,以职业素质的形成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实施相关的教学改革。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一、成立国际礼仪学习的兴趣小组。在涉外企业商务合作国家中选择某个特定国家作为小组的研究对象,针对它开展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方面的调查与研究,从而增加学习礼仪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开展各种国际礼仪知识竞赛,并给予适当奖励。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要给予适当鼓励,使之从“要我学”的观念转变到“我要学”的自觉行动意识。
2.学校加强改革和创新,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应注重实训教学,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第一,为适应高职国际商务礼仪教育的发展需要,各大高职院校需加强国际商务礼仪教材建设,为了与传统的礼仪教育相区别开来,更多地强调商务礼仪的国际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区域的典型国际客户和国际时事,直接针对各个国家的客户和企业,进行教学层次设计。第二,在确定了以国家为基础的针对性教学层次设计后,学校还需要依据各个国家相关的客户,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块实践案例。通过案例的设计,教师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组织、参与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第三,在国际商务礼仪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具体经历,思考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应用四个阶段。针对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课程的操作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师通过设定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具体体验中接受面对面的信息刺激,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亲身经历,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校引导学生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学习和实践。高等职业院校在国际商务礼仪的教学过程中应增加“企业参与”的部分,彰显企业在教学中应起到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聚焦对行业、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商务礼仪形象。调查资料显示,50%的企业希望开设商务礼仪实训来提升学生商务礼仪形象,14%的企业推荐开设商务礼仪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展专项模块培训占12%,短期商务礼仪讲座占10%。第一,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学校可以邀请企业课程教学,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聘任企业优秀兼职教师开设商务礼仪课程以及短期商务礼仪讲座,以此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更直接地吸取到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第二,在与学校合作开发课程的涉外企业中,开设实习基地,开展实训课程、专项模块培训,推动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和职业标准的对接,利用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结语
随着我国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之中,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无法回避与其他国家各个行业的交流与竞争,所以,对精通国际商务礼仪形象人员的培养至关重要。学校应从各方面加强学生的国际商务礼仪等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建立他们的职业形象意识,实现自身发展,进而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应对实际工作的水平。
作者:姜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