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问题_工商管理

时间:2020-08-30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所谓的股权结构是指股东的产权结构,也就是指股东的分布情况和其构成,一个公司的股权稳定性主要由股权的集中度来衡量。很多理论认为,企业股权分布状况直接决定了对公司的控制权,也就是说决定了管理层与所有者的关系,或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关系。而所谓的公司管理主要针对的是两个问题,即管理机制与管理效率。更多的管理机制决定了管理效率。而公司的管理机制又与公司的管理股权分配情况息息相关。不同的股权结构形成的管理模式也不同,据相关研究表明,过于分散的股权和过于集中的股权都可能导致管理效率的下滑。所以,在一家企业中,股权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公司管理效率的高低。

一、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落后

在我国,目前公司股权结构主要有两点特征,即高度集中和受限流通,且具有此特点的股权结构仍然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主要结构。具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的业绩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过度集中与过度分散都可能导致企业业绩下滑,由此可看出,股权结构事实上决定了公司的大致发展走向。但正因为这样,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又使得我国许多公司在管理上都出现落后的迹象。在公司中大股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从而有着一定的决策权,把握着公司命脉,常常由此同经营者之间关系密切,从而损害小股东的权利,进而损害公司长远发展。所以说公司和企业是否能确立长远而正确的发展目标,与股权结构是否合理有着莫大的关系。

2.机构投资欠缺

与发达国家公司股权结构相比较,我国的公司股权结构的一大弊端就是机构投资者参与较少,大部分股份持有者还是独立的投资人。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可以更好地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并且增强公司管理的民主性。但在我国,即使存在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其所占控股比例也较小,这为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除此之外,我国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表明不愿意参与上市公司的股权分配与公司治理,这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且存在着难以改变的局面,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公司发展。

3.管理缺乏民主

在过去的公司治理中曾出现过“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民主治理机制,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此机制逐渐退出了公司管理的舞台。并且在相关规定下,公司员工难以参与到管理中,使得公司实现民主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在我国的公司中,独资公司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多为股份有限制公司,而有权力决策和管理的仍然为大股份持有者。这样的情况致使我国大部分公司很难实现民主管理。并且,虽然在法律中针对此方面有着相应的规定,要求公司必须设立监事会,可是落实效果并不明显。大部分的公司的监事会成为了摆设,导致监事会仅仅是一个名词,对公司的管理起不到有效的作用,不能真正实行民主化的管理。

4.约束机制不健全,工作激励作用不够

在股权分割中,不同份额的股权所有者在决策时拥有不同的权利,大股份持有者权利较大,或持有绝对性的决定权。但是大股份的所有者还是人数占有比例较小。可是公众股东与小股东虽然人数上占优势,但是所持股份比例较小,对企业的管理缺乏一定的控制力,这使得股东会议往往成为“一言堂”或“几言堂”。导致对公司管理不完善,且由此存在着对公司管理层股权约束力不够的现象。并且由于公司中股票期权制度的不健全,很难全面有效地保证管理者与股东所有者的利益完全保持一致,存在产生利益冲突的情况。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对于员工的薪资管理结构较单一,没有足够的奖励机制与福利制度,员工个人收入与公司效益没有进行必要的联系,由此对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作用不够明显,使得管理人员缺乏对公司管理的积极性。甚至在某些利益方面,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产生冲突。在此种情况下,部分管理人员选择以个人利益为主,从而损害了部分股东的权益,尤其是针对中小股东来说。

二、解决公司股权不合理问题的对策

1.改变股权结构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司股份制分配制度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很多公司运用分散的公司结构完成对公司的治理。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很多国家在公司股权分配和公司治理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我国比较某些发达国家而言,公司管理制度还有很大的欠缺。所以我们应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再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总结整理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股权分配制度和管理方式。这样的股权结构不能过于分散,过于分散不适合对公司管理提出建议,但是又不能过度集中,而损害大众股东的权益。需要管理者从中找出一个平衡点,既可以实现大股东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掌握,又可以不损害和忽略小股东们的权益。

2.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在很多公司股权分配制度成熟的国家,其股权所有者中机构投资者已经占据极大的比例,且个人投资者比例较少。但是在我国相应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机构投资者市场还在逐渐打开的过程中。并且有一部分机构投资者表示,面对我国公司股份管理制度就已经对投资望而却步了。所以要从根本上解除投资者的心理顾虑,充分调节投资者的心态,认识科学投资的重要性,制作长远发展战略,保证公司持续发展。扩大机构投资者在企业占有的比例,不仅可以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实现公司治理体制的改变,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还可以破除传统的大股权高度集中带来的弊端,使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获得更大的利益。

3.实行民主管理

公司的管理体制中只有具有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以及监督机构才可以算一个完整的管理体制,对于我国国企业管理不民主、监事会起不到作用的情况,可参照其他国家成熟的股份分配制度和公司管理制度。将民主管理视为管理制度的主体,公司员工可以派代表进入监事会,让基层员工参与到公司发展决策中,使得基层员工可以对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并由此增强监事会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使其不再成为一个摆设。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众的力量,协助公司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4.改变公司约束制度及酬劳结构

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员工对工作抱着“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的态度,对公司发展管理并不在意,甚至对自己本职工作完成情况要求不高。针对此种情况,企业可以通过实际调整员工工资结构、增加员工物质报酬、改善员工福利待遇等手段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可以将员工酬劳与公司效益挂钩,更大限度地让员工保持足够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并且通过加薪、升职、提高公司福利等手段让员工在公司中得到自我价值感的提升,使得其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管理很大意义上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之路,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优化企业股权结构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好处。虽然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很多国外企业优化股权的例子不能完全运用到国内企业中,但我们可以吸收其优点,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寻找适合企业的股权优化模式。与此同时,还应加强企业的监督制度建设,构建民主管理机制,使更多的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同时改变企业薪资结构,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得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晗,王文杰.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3):116-117.

[2]黎彦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6,(11):108+111.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