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能源”燃气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建议_工商管理

时间:2020-09-05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侯飞飞林凤太原/刘祺

天然气是世界上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低碳能源,是能源供应清洁化的现实选择。预计2017—2020年将是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黄金区间”,这也为天然气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经营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新能源”)成立于1981年,2006年划归省国资委监管,是山西省燃气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全省95%的混合燃气资源主导运营权。“十二五”期间,“国新能源”为应对省内经济发展新变化,积极、主动地对自身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结合省内“气化山西”战略及“转型综改”战略,将燃气产业确立为整个公司的核心业务,集中全部优势资源,全面推进燃气产业的发展。这不仅使企业在山西省经济形势持续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还为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一、“国新能源”燃气业务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建设

“国新能源”燃气产业板块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管道建设为投资重点。截至2015年,建成了北起大同、南至运城,贯通全省南北、沟通国家级气源的省级天然气管网6100公里,实现了国家级气源在省内的联通,建成城市管网5220公里,使全省的天然气管网架构基本成型。同时,在全省建成CNG(压缩天然气)加气站127座、LNG(液化天然气)加注站58座、LNG工厂8座,并形成了以“1个现代化调控中心、8个管理处、1个维抢修中心”为骨架的多方位协同联动的安全运行防范体系。

(二)气源情况

目前,“国新能源”已初步形成由过境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构成的多气源供应格局。山西省虽然没有天然气资源,但中石油陕京一线、陕京二线、陕京三线、西气东输和中石化榆济线这些国家干线管道途径山西省,为其创造了丰富的天然气过境气源条件。其中:西气东输管线为公司开设了临汾、蒲县、盂县三个分输口;陕京一线的天然气管线,为公司开设了神池、应县、灵丘三个分输口;陕京二线的天然气管线,为公司开设了岚县、阳曲、盂县三个分输口。同时,因山西省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公司注重对煤层气资源的利用,已分别与中石油煤层气公司、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中海油集团、晋煤集团、美国远东能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省内12个区块的煤层气并入省级管网。另外,把煤制天然气、焦炉煤气制天然气作为“气化山西”的补充气源。其中,中海油大同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古县、灵石两个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已投产运行。这些使得公司拥有的可控混合气源超过200亿立方米,完全能保证省内天然气市场需求。

(三)市场占有规模

目前,“国新能源”的管网覆盖全省11市105县(市、区),气化全省104县(市、区)550万户居民1800万人,供气村镇2200个、工业用户520家、商业公福用户10000家,各类CNG∕LNG车辆12万辆。2005年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市场开发等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天然气销售量稳步增长,由2005年的0.04亿立方米增长到2015年的31.46亿立方米,下游用户数量达到69家,其中直供用户15家。这些不仅满足了全省城镇和工业用户的用气需求,而且推动了钢铁、铝业、食品加工、耐火材料、陶瓷工业、玻璃制品等全省十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山西省天然气消费总量中,“国新能源”供应的天然气量比例约67%,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优势。

二、“国新能源”燃气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输气管网构架初步形成,但管输“瓶颈”频现

随着下游市场快速发展,管输“瓶颈”频现。一是现有管线输气能力将无法保障用气需求。比如,大盂首站进气能力为29亿立方米/年,按目前管网气源调配,全部通过大盂—杨盘段管线输往太原及太原以南,而大盂—杨盘段管线输气能力为18亿立方米/年,在华能电厂及华能液化工厂投产后,这些管线将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二是无法实现气源的灵活调运。比如,阳泉区域通过盂县—寿阳—杨盘管线与主管网联通。由于压力极制的限制,目前只能通过该管线将盂县下载的天然气输送至杨盘分输站西温庄一路,也无法互相调配。

(二)天然气市场开发难度加大

随着山西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天然气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减弱,同时因煤炭、石油等价格的下降,造成能源逆替代现象逐步加剧,天然气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市场开发难度加大。公司大部分终端工业企业用户受生产经营订单不足,用气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或停产或转用煤气等替代能源,环保部门监管不到位,天然气用量下降明显。比如,陶瓷企业集中的怀仁县与应县已全部停止使用天然气,改为使用发生炉煤气;金属镁行业也已基本不再使用天然气;除中电投山西铝业外的其他氧化铝厂也已将全部或部分生产线改为使用发生炉煤气;耐火材料利润空间也大大缩减,西小坪耐火材料和义龙耐火材料都在减少用气。虽然目前公司日销气量同比略增,但是老用户销气量却是同比下降,并受工业市场用气量下降影响,下游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

(三)天然气管网安全稳定供气存在隐患,储气设施建设滞后

伴随着燃气项目战线不断拉长、产业链不断延伸,公司的生产安全压力也在日益增加,管道安全运行和供气的安全与稳定性面临挑战。一方面,随着管道在役时间的增加及管道的加快建设,管道腐蚀程度不断加强,管道安全维护困难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随着天然气销售量的增加、用户的增多和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天然气的供应稳定性也成为供用气双方关注的重要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用户供气气源单一,还未形成多气源的供气网络。同时与管线相配套的调峰设施建设滞后,应急调峰对外主要依靠上游气源调节,对内主要依靠高压管道储气、调整大型工业用户用气量以保证居民用气,下游各市县基本未建设调峰设施,应急调峰能力严重不足。

(四)投资量大,投资回报时间长且投资和收益不成比例

燃气产业属于基础设施产业,单个投资项目投资量大、投资周期长、安全程度要求高,从建设初期到形成配套规模,整体投资规模巨大。燃气企业的基础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投资,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其投资收回往往需要10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另外,在我国燃气行业一直被列入公用事业,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企业的社会责任重,提供的产品涉及国计民生,很多投资不一定符合商业自主原则,仍是政策性投资的被动执行者。因此,“国新能源”承担社会责任的投入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补偿。

三、对“国新能源”燃气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做优做强管网

公司应在现有管网规模和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管道建设。

省内要做好与国家级管网如蒙西煤制气和鄂安沧天然气管道的互联互通,并进行东部管网的布局和本地资源管网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做好整个管网的优化运行、阀室与站场的改造、必要联络线及供气支线的建设。

省外积极建设省际联络线和省际外输管道,实现与相邻省份天然气管道的互联互通,突破现有市场覆盖范围,实现跨区域输气。同时以“互联网+”为契机,在全省管网格局的建设布局方面重点关注IT技术与管道、气源的融合利用,加强管网的系统性、协调性、共享性。

(二)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目前,公司的客户端主要集中在钢铁、铝镁、陶瓷、玻璃、CNG、LNG和发电行业领域,行业的先天承受能力和客户的后天拓展能力共同决定燃气产业板块的市场开发效能及潜能,因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行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市场开发策略,进而形成定制化的营销手段。同时,变坐商为行商,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市场开发工作应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大力开发天然气利用新领域。

除目前传统的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外,应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车用LNG、私家车等新用气领域,适度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

努力拓展天然气利用区域,提高乡镇、新农村、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的管网覆盖率,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对利用天然气的用户、企业,可给予适当的价格优惠或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在保住当前市场的同时,更进一步促进天然气利用。

完善天然气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建立营销网络,理顺营销管理体制,加强营销制度建设

(三)加快储气设施建设,保障安全平稳运行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要求:“天然气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天然气储备,到2020年拥有不低于其年合同销售量10%的工作气量,以满足所供应市场的季节(月)调峰以及发生天然气供应中断等应急状况时的用气要求。”因此,公司应加快储气设施的建设,可以依托现有的LNG液化厂布局储气调峰设施、在用气负荷中心布局储气调峰设施,以LNG储罐作为储气方式。同时,可以应用北斗卫星系统技术,实现对天然气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数字化、可视化、实时化管理;开发配置合理、功能齐全、反应快速、运行高效的管线智能巡检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借助这些科技技术,为天然气输气设备管理、运行、检测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切实提高紧急故障处理的能力和协调水平,保障整个天然气管线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

(四)加强项目管理力度和资本运作,争取政策的支持

公司应在明确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基础上,做到提升软实力和硬实力并重,以项目支撑企业的转型跨越发展。

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项目管理系统应用平台,建立全集团项目管理数据库,对项目进行深度分析整合,实现项目动态化管理。

对标国内一流燃气企业,加快编制完善各类燃气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标准指引,规范项目管理行为。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五个同步”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施工管理模式,摒弃粗放式管理方式,统筹成本、质量、速度、效益。项目培育期过后要实行以效益为核心的目标管理责任体系,以项目达产达效和产业价值创造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准则,加大绩效评价管理力度。

合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再融资平台,科学布局再融资项目,以达到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减少项目建设成本、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目的,积极探索有利于公司的市场投资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造更多价值。

公司应寻求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一是继续加大煤改气政策推广力度,加快推进煤改气在全省的置换工作。二是在车辆改造、加气站建设等方面寻求手续审批的绿色通道。三是加强环保政策引导,推广清洁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四是充分发挥煤层气属地化资源优势、价格优势,协调加快相关政策的出台,避免省内煤层气资源大量外输以及价格失控等风险。

四、结论

从总体上看,“国新能源”的燃气业务在山西省形成了其他企业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公司还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继续推动燃气产业的发展,继续秉承现有的产业体系架构,积极获取省内省外资源,加大下游市场开发力度,强化市场营销理念,努力挖掘高端有效市场。

通过构建完善的燃气产业链体系,提升业务价值,实现混合输配向产业利润高端转变。

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国际先进观念进行思考、以国际宏观视野谋划发展、以国际一流标准进行管理、以国际先进技术进行创新,使公司的燃气业务具有新的生命力,在全国燃气行业中实力更强。

以“新常态”认知公司发展的特征,深度探索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科学研判宏观政策,全面把握企业转型升级。从自身出发,找到适合公司的话语体系和发展道路,使公司步入可持续性常态化发展轨道。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