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研究现状的理论研究_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0-08-06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志愿服务是人们以自愿的精神、自觉的态度提供无偿的非职业化的援助,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活动。在我国,志愿服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转型和公民社会发育而逐步兴起,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表明其在社会服务中具有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环境、树立社会文明风尚、维护社会安定等功能作用。
近年来国内对志愿服务的研究随着志愿服务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深入,但对志愿服务在社会服务中的功能作用的理论探讨、学术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在国内具有影响力、引起国际关注的成果。因此,对国内外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不但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志愿服务的各项社会功能,也会对我国志愿服务在社会服务中的功能作用的研究有促进作用。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志愿服务
各国学者对志愿服务定义的阐述较多,其中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的观点在早期广有影响。他认为凡是那些利用个人时间,利用自己的技能和资源,充满爱心地为其他社会成员和社会提供免费的非职业化帮助均可称为志愿服务。[1]2000年之后,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界定逐渐趋于统一,在国外比较权威而得到普遍认同的有三个,分别由Wilson、Penner和肯·艾伦提出。
Wilson认为志愿服务是指那些自愿利用个人时间来帮助另外的个体或组织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自发性和前摄性(proaclive),而非被动的反应(reactive)。他指出,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往往能够得到非物质的“报酬”,例如个人能力的提升,知识与经验的丰富等。[2]
LouisAPenner认为志愿服务是一种有计划的、亲社会的长期活动,尤其是在帮助他人方面。他同时指出,志愿服务具有四种明显的特征——长期性、计划性、非义务性与组织性,这四种特征可以把志愿者行为和一些偶然性的助人行为(比如送意外事故中的伤者去医院)区分开来。在该定义中,Penner特别强调了志愿者行为与一般互助行为的区别。[3]后来Penner进一步阐述了志愿服务与其他互助行为的区别。首先,是否有计划性,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在行为决定前经过了思考并且权衡了其选择。其次,是否有长期性,志愿服务应在相对长的时期内有类似的行为。第三,是否具有非强制性,志愿服务应该是自愿的。[4]
肯·艾伦认为,凡是利他的、自愿的、不求回报的活动均应称为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具有如下四个特征:(1)志愿服务是一种工作形式,它不同于某些组织的会员所进行的休闲活动,而是一种产出活动;(2)志愿服务最直接的获益者是社会其他成员,志愿者仅能从中获得诸如社会关系、知识、技能,信心等非物质性回报;(3)志愿服务是志愿者自愿进行的;(4)志愿服务的目的不是获取回报。[5]
国内学者也对志愿服务的定义作出了广泛的研究。丁元竹、江汛清把志愿工作(即志愿服务,VolunteerService)定义为:任何人志愿贡献时间和精力,不以获得物质报酬为目的,为推动人类和社会进步发展而提供的服务。[6]时小燕指出,志愿服务是一种民间系统服务于社会的非政府行为,即民间组织或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体能或财富,通过各种服务性的行动去实现和体现对社会事业的服务与奉献,或实施和完成对有困难的社会群体及个人的服务与保障。[7]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将志愿服务(港称“义务工作”)定义为:“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服务。”[8]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对其界定是:“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9]
(二)社会服务功能
“功能”一词在《辞海》中有三种解释:一是“事功和能力”;二是“功效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件而言”;三是“同‘结构’相对,指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10]“社会服务功能”中的“功能”应取第一层含义,即“事功和能力”,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
“社会服务”是指以劳务为载体、以满足社会各类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其狭义上仅指与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直接相关的生活性服务,而广义上不仅包括这种生活性服务,还包括能够为物质生产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和为保障社会正常运转提供的社会性服务等。
二、国外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对志愿服务的研究
通过翻阅学校图书馆的相关著作及译著、有关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献、近年来出版的相关著作和论文集,查阅互联网数字期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取了大量国外学者对志愿服务研究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梳理出国外对志愿服务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关于志愿服务所能查阅到的最早文献是WayneGordon和NicholasBabchuk发表的论文,文章提出了对志愿组织分类的三个标准:一是志愿组织对成员资格的开放程度(DegreeofAccessibility);二是志愿组织赋予成员社会地位的能力(StatusConferringCapacity);三是志愿组织给会员提供的功能(Function),包括工具性功能、表达性功能和混合性功能。[11]
国外学者对志愿服务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研究也渐渐地朝精细化、扩大化方向发展。比如Lewis和Burton对志愿服务进行的研究,就兼具了这两个特点。他们的主要成果是通过对教育、医院、宗教这三大志愿服务领域的研究,提出并分析了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志愿服务的各自特点及其区别。经统计,教育、医院、宗教分别占总体志愿服务领域的175%、132%和258%。[12]
经过50多年的理论探讨与学术研究,国外对志愿服务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大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志愿服务的本体研究,包括志愿服务的定义、缘起、动机、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第二个层面是对志愿服务的功能研究,也即志愿服务在社会服务中的功能作用。
(二)国外对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分类
对于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国外的学者意见不尽统一。DavidKorten认为,非政府组织(即“志愿组织”)共有四个发展阶段,其功能因其不同阶段而异: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救济为代表的福利性服务;第二阶段更关注小型社区的发展;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建立可持续的发展系统;第四阶段由于发展时间短,其特征与目标尚不明确。[13]Clary和Snyder的研究认为,志愿服务的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主要表征为六项内容:价值功能、经验功能、提升功能、职业功能、社会功能及缓解功能等。
莱斯特·M·萨拉蒙的《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14]和《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15]52-59两部著作对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36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使世界各地区的志愿服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提出了一项“全球公民社会指数”,通过测算可以对志愿服务各项功能的完成程度实现量化。
综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将志愿服务在社会服务中的功能分为四类:一是经济功能,二是民主、政治功能,三是个体功能,四是社会功能。
(三)国外对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研究进展
1.经济功能
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志愿组织像细胞一样遍布于社会的肌体,并通过志愿组织的规模、能力、效率等要素来提供社会资本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因子——诚信。社会成员在志愿服务合作中培养的诚信,将对经济有积极的影响。[16]SusanneZiemek认为志愿服务是一种积极、理想的社会经济活动。利用回归分析研究显示,志愿服务的三个动机(利他主义动机、利己主义动机和投资动机)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同时受国家的发展模式和社会人口的影响。[17]莱斯特·M·萨拉蒙对志愿服务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定量研究。他对36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研究后发现,非营利组织的产业规模巨大,其13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占这些国家GDP总量的54%;从业人口数量达132亿,约占这些国家成年人口的10%。[15]19-21WalterOSimmons和RosemarieEmanuele的研究认为,志愿服务的劳动总量与所在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呈正比。他们通过分析大量的统计资料,发现一个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越高,非营利组织内志愿者的数量就越多,付薪人员的数量就越少。[18]
2.民主、政治功能
罗伯特·D·帕特南认为,志愿组织在培育社会资本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社会资本是促使民主社会健康运转的群众性基层活动,志愿组织作为社会的横向性建构,有力促进了社会资本的供给和良性运转。[19]朱莉·费希尔的研究认为NGO可以缓解个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她认为NGO不但在推进公民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利用其与政府的关系,来推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20]杰勒德·克拉克认为,非政府组织最重要的政治功能是加强公民社会,这个功能通过分化社会结构和扩大政治参与度来实现。他在《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与政治》一文中指出,非政府组织已经在发展中国家成为了重要的政治参与力量,以公民社会新阶层的中介机构的形式,对公民社会的结构改变做出贡献。[21]Boris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策略、主张和活动进行分析后,认为民间非营利组织通过组织各种政治性活动,能够提升价值观和道德观对社会公共决策的影响度,进而加强民主。非营利组织的此类活动包括提供演讲及会谈机会、提升公民政治素质以及组织大型政治性活动。[22]
3.个体功能
MarnieWMueller在研究志愿者的服务动机的同时,指出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经历和从中获得的经验对其自身的职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并可以在志愿工作培训中提升工作技能。[23]Newmann和Rutter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青少年志愿者,他们认为青少年可以在志愿服务中锻炼抽象思维,提高理解力,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意识,最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Harrison和Kirby分别在研究中发现,志愿服务不但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交能力,还可以使青少年充分理解责任的意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Hunter和Linn在对一组年长志愿者与普通社会成员的精神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从事志愿服务的人精神状态更佳,在生活满意度、生存意识和自我感觉方面的表现更优,焦躁和失落情绪更少。[24]其后许多美国学者(Wheeler,Gorey和Greenblatt)也通过研究实例反复证明,如果退休后从事志愿服务,可以最大程度地延续原来工作的状态,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平稳。[25]Oman,Thoresen和McMahon也统计发现,参加多个志愿组织、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可以明显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26]PeggyAThoits和LyndiNHewitt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人性所表现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自尊心、把控感、健康和失落感等六个基本特征入手,研究总结了志愿服务对人性的影响作用。[27]
4.社会功能
PeterGraefe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志愿组织在社会事务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许多传统的高福利发达国家正积极试验让志愿组织来提供社会服务。第二,志愿组织提供的服务比政府提供的服务在价格、质量和生产率等方面更具有优势。第三,志愿组织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呈上升态势,越来越显著地从多方面影响社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28]JRoelofs认为,志愿组织通过资源分配、服务提供、教育普及和科技创新等方式促进社会资本的转化,以促进公民参与的方式倡导社会改革,并尽力维护基本的社会制度,因此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重要的缓冲带和润滑剂。[29]J·L·费尔南多和A·W·赫斯顿指出,志愿组织在社会各组成单位和宏大的社会之间担负着中介作用,一方面它搭建一个可以观察社会问题的平台,另一方面它可以成为一个为社会成员传声的媒介。[30]托尼·马歇尔认为,志愿组织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创造社会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环境。在这个大环境里,志愿组织为个人安排角色和任务,这样既促进了社会成员间的团结,也促进了社会环境的和谐。[31]
三、国内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对志愿服务的研究
国内对志愿服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基本与志愿服务在国内的兴起同步。选取中国知网(CNKI)平台的相关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将检索途径设定为“篇名”,将检索词设定为“志愿服务”,时间跨度设为1988年至2013年,共检索出4397篇相关文章。各年度文章数量。
从数量来看,我国对志愿服务的研究呈逐年提高的态势,特别是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以后,对志愿服务的研究发展迅猛,不但发表的论文数量显著增多,而且研究质量和深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二)国内对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研究
国内最早阐述志愿服务功能的文献是发表于1998年的《发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体制背景和社会意义》,徐中振认为志愿服务在推进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和价值重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2]此后15年间,有若干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展开了对志愿服务的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
对志愿服务的各项社会服务功能的归纳,国内比较通行的方法是按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来分类研究,例如成双凤认为志愿服务的社会性功能应包括三大方面,即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33]综合归纳分析志愿服务各项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成果,中国志愿服务在社会服务中的功能分类与国外的研究成果较为类似,大致也可分为四项:(1)志愿服务的经济功能;(2)志愿服务的政治功能;(3)志愿服务的文化、教育功能;(4)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
1.志愿服务的经济功能
安国启、曹凯较早阐述了青年志愿服务的经济功能,他们在提出青年志愿服务可以促进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也强调志愿服务可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4]汪智汉认为志愿服务在弥补我国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青年社会化、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道德构建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人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35]揭英丽通过对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的研究,提出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创造经济价值,并能从降低大型活动运行成本,促进体育产业、会展业的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三个方面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36]乔安娜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经济方面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社会和谐、缓解就业压力、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7]李晓燕等则从志愿精神的层次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经济的运行方式是无情的,而人际关系是有情的,志愿者身上无私忘我、不求回报、一心为公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社会进步的执着精神,正是经济建设过程中所提倡的精神领域的追求。[38]
2.志愿服务的政治功能
谭建光在国内最早对志愿服务的政治功能进行研究且研究成果最系统。他首先提出现代社会中志愿服务的功能主要是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区稳定、倡导社会文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39]并指出志愿团体对政治发展具有支持功能、合作功能、辅助功能、分化功能、抵触功能等多样化的功能。[40]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顺利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满足民众的利益需求,志愿服务是公民参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有效载体。[41]
王丽认为,志愿服务的契合性、可行性、自主性和共赢性决定了其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实现共建共享的重要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42]丁元竹认为志愿服务的政治功能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融合,建设和谐社会;二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三是有利于加强及改善社会服务。[43]王婷婷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公民社会相互促进、培育关系的探讨,提出青年志愿服务作为民间组织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了建构和谐社会和培育公民社会的重要职责。[44]
3.志愿服务的文化、教育功能
余冰从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两个方面分析了志愿服务与我国传统的青少年教育之间的联系,指出志愿服务可作为学校德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补充,甚至可以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45]郑亚男、秦红岭等均认为志愿服务可作为一种辅助教育手段引入高校德育,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所具有的独特的德育功能,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开放性和有效性。[46-47]吴先浪着重于志愿服务对公民道德教育帮助的研究,认为志愿精神是公民道德的一种体现,通过引导人们参与社会服务,培育志愿精神,有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完善。[48]梁绿琦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志愿服务对青年学生的文化、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志愿服务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志愿服务能够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志愿服务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利用。[49]成双凤则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角度将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括为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并认为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目前志愿服务的当务之急。[50]陶倩等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心理素质等角度验证提出,志愿服务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促进作用。[51]徐彩华侧重于志愿服务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个体自身高尚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化,有助于个体公益心、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思想觉悟的提高以及个体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培育,并且能够使个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和全面发展。[52]
近年来多位学者对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荣文婷探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的思想导向、精神凝聚、激励发展、实践育人等四大功能,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53]王彬彬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机理用图表进行了表述。[54]
4.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
靳敏认为青年志愿服务在维持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作用,从促进服务保障、保持社会稳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55]王三意利用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多个视角分析了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作用。[56]廖恳将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归纳为社会动员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57]
志愿服务的众多社会功能中,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是一个重点研究领域。刘家祥认为志愿服务组织在四个层面发挥着救助功能:改善弱势群体生存客观环境,提升弱势群体“应世”素质,激发弱势群体主观能动性,发挥作为社会力量的引导和反馈功能。[58]李迎生认为青年志愿者组织对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和社会相关服务的不足,对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59]黄勤锦在分析社会排斥对弱势群体造成的危害后,提出志愿服务可以使弱势群体从“失语”到“有声”、获得社会支持并促成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60]顾志勇认为高校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构建弱势群体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的重要载体,高校志愿服务在扶助弱势群体过程中能够发挥物质帮助、精神慰籍、消除困惑、营造环境等作用。[61]
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的联动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而早已有学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研究中注意到了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的联动发展。余冰较早提出了志愿服务在社区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了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工作的三种模式。[62]唐美玲等通过对社会化养老中的志愿服务进行研究,认为志愿服务应体现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63]刘斌志则着重研究在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中志愿服务所应发挥的作用,他认为志愿服务可以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起到推动、引导、组织与保障的作用。[64]
四、评述和展望
(一)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价
1.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学者对志愿服务在社会服务中的功能作用的研究,通过对志愿服务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关系的宏观审视,以及对志愿者的行为动机、参与方式和活动展示等因素的微观分析,经过理论思辩和大量的实证分析,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具有三个特点。
(1)对志愿服务与社会各领域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不但有相关性分析,对志愿服务功能的实效性计量也有了较为具体的量化标准。
(2)对志愿服务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认识与其社会的政治生态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并对社会政治决策有可操作性的影响。
(3)对志愿服务的功能研究,以成熟的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拓展到了整个社会生态的视野,研究成果与西方的国家制度和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
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成果与特色
近年来国内志愿服务由于政府大力支持推动和公民参与热情的提高,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参与的程度越来越高,关于志愿服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是对志愿服务在社会服务中功能的分类比较清晰;二是对志愿服务特别是高校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分析较为深入透彻;三是注意到了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联动的重要意义,并且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局限性及其表现
但是国内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的研究在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有四。一是研究比较分散,并且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缺少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和理论框架;二是研究主要集中在某几项特定的功能上,相对较为浅显。总体上对志愿服务的文化、教育功能研究较多,而对政治功能研究较为欠缺;三是研究多以志愿者行动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志愿服务宏观的社会功能研究,缺乏志愿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难以对志愿服务实效性进行有效量化及评估。四是对志愿服务功能作用的研究,没有通过对功能的分析提出以社会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志愿服务发展途径。
(二)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第一,应运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多种理论学科,加强对志愿服务功能作用的定量分析。研究中应以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对志愿服务的各项社会功能的分析从定性逐步趋向定量,从宏观角度逐步深入到微观视角,以达到研究成果更精细、更可靠、更完备的目的。
第二,深入分析志愿服务的各项社会功能,探索建立针对志愿服务不同性质社会功能的评估指标体系。不同性质的社会功能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在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进行实效性评价时,应针对其差异性采用恰当的评价原则及指标,这就需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建立一套针对志愿服务不同性质社会功能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探索建立以各项社会功能为导向的志愿服务发展模式,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志愿服务的本质是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展现其各项社会功能,因此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其本质内涵的挖掘和贯彻,就是要探索建立一条以各项社会功能为导向的发展途径。
[1]
北京志愿者协会.走进志愿服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59.
[2]WILSONJ.Volunteering[J].Annualreviewofsociology,2000,26(1):215—240.
[3]PENNERLA.Dispositionalandorganizationalinfluencesonsustainedvolunteerism:Aninteractionistperspective[J].JournalofSocialIssues,2002,58(3):447—467.
[4]PENNERLA.Volunteerismandsocialproblems:Makingthingsbetterorworse?[J].JournalofSocialIssues,2004,60(3):645—666.
[5]肯·艾伦.普遍适用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J].志愿服务论坛,2003(2):58—69.
[6]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3.
[7]时小燕.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南京:河海大学,2007:36—76.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