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城镇化一直以来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为社会各界专家人士所探讨。城镇化简单来说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逐渐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每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必经之程。
近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且《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新型城镇化最核心的是人的城镇化。2014年3月两会提出,农村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文明素质的提升以及享有公平公正的社会权益,都需要新型城镇化政策予以保证。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我们不仅需要借鉴国外城镇化的发展经验,更需要在道路上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新型农村城镇化道路。因此,在这新型城镇化提出之时,我们必须看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加以分析思考,怎样才能在政策下高效带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以更好促进城镇化进程。
一、城镇化条件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自1984年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开始进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到2006年已取得了里程碑意义上的进展,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基本实现,切实保障了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农村少出甚至不再出新的文盲。国家也愈加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把农村基础教育继续深入推进,但农村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城市,无论经济还是教育。
作为重点,也是难点的农村教育基地,存在两种不同观点:对教育格外重视或对子女的教育没有过高要求;农村人想搬进城市,而城市人迁回农村。这便是由于政策下“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导致的“逆城市化”问题。如今农村的基础教育体制弊端开始展现,这都迫切要求我国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进行反思。
二、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至今,伴随着现代化发展以及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较之过去取得了长足发展,提高了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可用型人才,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提升,城乡差距缩小[1]。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在新形势下,农村基础教育被边缘化的问题凸显出来,亟待解决。
(一)留守儿童群体的存在,隔代教育的出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生活节奏加快,农村家长双方或一方愿意去城镇务工发展,农村日益呈现“空心化”局面[2]。大量青壮年农民和农村精英流入城市,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将各自子女同时带进城跟随父母生活学习,使得现今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边缘化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下的一群“制度性”孤儿。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教育的客观原因,极易造成其胆小、自卑、情绪消极、自我评价低、交往能力差等心理健康问题,也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学习上不求上进,从小就想如父母一样走进社会。
(二)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紧缺问题
1.优质教师资源少
温家宝同志指出:“中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薄弱环节。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基础的基础,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关键是中小学教师。”[3]从我国目前农村师资来看,教师队伍主要由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三种类型组成。许多师范毕业生作为农村教师主力军,经验不足且随时与优秀教师可能各种途径的考试而调出农村,使得从业人员素质和学术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山区呈现教师编制人员紧缺、教学质量不好、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有些贫困地区学校生源严重不足,由十个、二十个学生组成一个班进行教学,一个教师带几个学生、几个年级的现象仍然存在。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保障不够完善
城市的教育是由国家办的,而农村教育是“民办公助”。义务教育资源投入都相差很大,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中小学无论配置性资源还是权威性资源都不如城市地区学校。农村人口较为分散,环境比较艰苦,教学点设置以及教育投入皆有限,必然导致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即使先进教学资源也无法被高效利用起来。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来说,国家对于一个地方的教育投入越多,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回报。可农村教育投入增多,教育质量是会得以改善,但又会产生新一轮的人才流失、资本流失,教育产出仍有差距。农村学校之间的合并也使得农村与城镇之间的教育鸿沟越拉越大。据统计,乡村学校10年来少了近一半,学校过度撤并给学生带来了就学远、路途险、上学难的情况,随即辆辆“校车”便开始遍布于农村地区。虽然校车的使用客观上减少了农村儿童路途遥远的求学不利因素,但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事故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三、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其“新”是新于以人为核心,更多注重农民切身利益,让全体人民都能真正享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农村教育有必要于城镇化的背景之下重新定位,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4]。
(一)针对留守儿童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
留守儿童问题出在城乡二元结构上,关键还是在于教育体系建设发展,学校和老师应肩负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重任,社会也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当系统工程来抓。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易产生自卑心理,心理辅导机构对于正处于发展期的孩子们来说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设置相应心理辅导机构势在必行。
(二)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的经费投入
农村学校城镇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工程,国家应财政拨款给农村教育作为经费,适应当下城乡发展需要,办好就近教学点,政府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给农村学生。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建立校车服务工程都是从孩童们的安全角度考虑,利民惠民。国家应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拨款,政府提供更多机会给农村学生,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学校也应更好地利用农村新旧资源,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农业知识和动手能力。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瓶颈。当前,农村优秀教师难留住、留不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需要做的不仅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收入水平,还需要做的是解决农村教师的生活实际困难,使有社会责任感的农村教师群体愿意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农村的教师队伍也应紧跟教育发展节奏,着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教授水平,做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强有力后盾。
(四)强化农村学校对乡村文化的改良作用
近些年来,乡村出现文化“失根”危机,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逐渐拉大。农村学校数量骤减,农村学生也逐渐进入城镇去学习与生活,乡村本土文化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乡村文化面临危机。
农村教育是乡村文化的根,从城镇化角度来看,改良乡村文化,不仅有利于夯实乡村文化的基础,发挥教育发展对乡村文化发展的协调拉动作用,更有利于巩固乡村精神的文化基因。农村学校需要将本土乡村文化发展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渗透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渗透。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包括各区、县应建立优秀教师轮岗制度,让更多优秀教师深入乡村学校任教,加强教育与乡村文化的互动。另外,发展农村学校可以增强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适度解决当前的文化“失根”危机。
(五)强化家庭和学校学前教育功能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辈以及学校要经常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不能使孩子缺失关键阶段的家庭教育培养。学前教育虽然现在不是义务教育,但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尽可能的情况下,政府应给予一定支持加强幼儿园学前教育建设,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方面应承担起更多的公共责任,明确政府公共职责,加大公共投入力度,使农村的适龄儿童可以有学上、上好学。
四、结论
总之,农村基础教育作为现今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教育、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随着新型农村城镇化政策的出台,我们必须紧跟改革步伐,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从小处做起,从实处做起,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全面发展,才能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上个新的台阶,促进新型农村城镇化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焦守田.培养现代农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