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雇主、高校、学生各方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出发,发现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上。而在就业市场上,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是因为自身的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就业观念落后、实践能力不强、功利心较强和应聘求职能力欠缺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学校、社会、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企业需求;就业力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1-0119-03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据统计,2013年我国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生毕业,加上2012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210万,2013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人数达810万,面对庞大的就业大军,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外在和内在的两方面原因,外在原因,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2013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很多企业为了应对危机采取裁员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外贸出口企业受到国际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1],直接造成了就业市场上招聘岗位的下降,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场面,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内在原因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供给质量的问题。从整体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但是这并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即就业市场上有很多的大学生等待就业,企业也有很多岗位的空缺,但企业的需求和大学生的供给不匹配,造成了很多岗位空缺急需招人却招不到人、很多大学生找工作却找不到工作的局面。
一、企业对大学生就业力的要求标准
由于外在原因引起的就业市场不景气造成的就业难不容易解决,但结构性供过于求是可以改变的,因为结构性供过于求是由于现在就业市场上提供的大学生劳动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或者再就业市场上有足够的岗位提供,同时也有足够的适合劳动力,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在大中型城市就业,这样也造成了就业市场的结构性不匹配。假如结构性不匹配造成的问题被解决,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1.专业能力是最基本的就业
专业能力是大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指大学生要在具备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宽的知识面,遇到工作中实际问题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这也表明了一个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过硬的专业技能主要指某项工作的具体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构成的,是经过反复训练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合乎规则的行动方式,使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最终达到某项技能的准确性、协调性和速度的统一体。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也是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用人单位的对外交往也逐年扩大,生产技术、办公自动化程度也逐渐提高,计算机和外语已成为各种人才必备的应用工具。
2.适应能力是就业力的表现
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的成败,是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过程中最看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使自己融入一个新环境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适应新环境的关键,是企业非常看重毕业生的一点。人际交往能力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有着较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在新环境中更容易交到朋友,更容易得到同事的支持,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表达能力主要指口头表达能力,这是毕业生对自己想法、观点的表达过程。只有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才能更容易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更好地和客户、领导和同事沟通。如果一个毕业生拥有满腹经纶,可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行,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不能和人较好地沟通,那么也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3.团队合作能力是更高水平的就业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用人单位现在招聘过程中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团体合作力量的巨大,很多单位也不遗余力地带领团队参加各种团队素质拓展活动,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整个团队的合作能力。而现在的事实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家里人精心呵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造成了很多大学生存在自私和利己的心理,这样的大学生在工作中往往团队合作能力较差,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和同事团结起来,做到劲往一处使,使整个企业的能量不能发挥到最优,甚至影响企业的效益。所以用人单位招聘的时候,就会注重考察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会尽量挑选那些比较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以便于在日后的工作中,企业会更有团队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更好地完成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力存在的问题
根据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以及结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还并没有满足企业的岗位和职位需求,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就业观念滞后产生就业难
随着我国大学的逐年扩招,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转变为大众教育[2]。但是受长期以来精英教育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并且,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热衷于选择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认为在大城市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容易出人头地,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就业岗位较少考虑,造成了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竞争极大,而二、三线城市和一些西部城市缺少人才而不能更好地发展[3]。还有一些大学生比较愿意从事稳定的工作,例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一些国企成为了很多人热衷的目标,想要端上“铁饭碗”的思想仍旧严重。还有不少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没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是怀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2.实践能力不强导致就业力低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教育中,更多的是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活动的开展较少,并且在学生考评的时候大多是以学生的课业成绩作为考评标准,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重视理论学习和对于实践认知过程的轻视。很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少,社会知识比较欠缺,对于一些基本的社会重大事件都不管不问,“一心只读圣贤书”,使理论和实践脱节,这也是近年来企业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为什么比较重视是否有实习经历的原因,实践能力越来越成为摆在大学生求职面前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
3.功利心较强且并没有真正实现就业力提升
部分大学生读书期间功利心较强,主要表现在“知识”和“能力”脱节[4]。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地考取各种证书,四、六级证和计算机二级证、从业资格证等各类证件,想要通过这些证件证明自己具备某些专业领域的能力,可是在这样功利心理下学习的知识学得快,忘记得也快,不能很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等证书拿到手,之前学习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没有使自己的素质得到任何的提高,等到大学毕业时,除了十几本厚厚的证书,自身的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在就业市场上,仍旧没有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还有一部分学生仅仅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基础课觉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就对基础课程不加重视,殊不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达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仅仅掌握一些实用课程,对于一些基础课程抱有无用论的态度,最终将导致在就业时知识弱点的暴露,遭遇到就业困难。
4.应聘求职能力欠缺导致就业力无法体现
马克思将商品的交换过程称为惊险的跳跃,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毕业的时候就如同马克思笔下的“商品”,大学生在就业市场找工作的过程就好比“交换”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同样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只有各方面都准备充足的人才能完成这次惊险的跳跃,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时候毕竟时间有限,不可能方方面面地了解,很多企业都采用面试的方式来招聘,面试过程也就是大学生向外推销自己的过程。很多大学生尽管有着满腹经纶、较好的外语水平,但是对应聘和面试的知识了解甚少。更有一些大学生,在面试的时候由于紧张,都不能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和理想的职位失之交臂。
三、大学生就业力低的原因分析
如果大学生能够避免上面提到的一些缺陷,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工作就会得心应手,但是如果不及时弥补自身存在的问题,那么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大学生就业力低,不但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学校、专业和用人单位等原因,深刻认识这些原因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学校缺少充足的实践环节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教授给学生的大多数是理论的知识,让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课程较少,造成了学生对实践的不重视。再加上很多实践课程在考察成绩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很多学校都将实践动手能力也转化为笔试答题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实践的操作过程了然于心,倒背如流,但是一动起手来就一团糟,不会将倒背如流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使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用人单位在招聘学生的时候往往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即使一个学生在校成绩优异,取得多次奖学金,但是实践能力不强,也会不好找工作的。现在的就业市场已经明晰了一个观点,学历高已不等于高能力,但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是成绩好但实践能力较差的,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2.部分专业不适应市场需求
很多高校在申请设立专业时,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对其进行细致的调查,致使一些专业的设置明显和社会需求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一些学校在设立专业时研究方向划分得过细,使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就业面过于狭窄,减少了就业机会。还有很多高校设立专业没有长远的规划,只是一味地追求设立当下的热门专业,好吸纳更多的生源,但由于教育有一定的周期,四年后,等到学生毕业时,也许对该专业的大学生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就导致了刚毕业就失业现象的产生[5]。
3.用人单位的择人标准存在误区
用人单位观念存在一些误区,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过度追求高学历,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即使一个本科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偏要招聘一个研究生,造成了人才过度消费情况,使整个社会的人才配置效率降低。还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一些基础的门槛是一成不变的,英语要过六级,计算机要达到二级以上,不管招聘的是什么样的岗位,英语和计算机在工作中是否能真正运用到,这就把一部分大学生排除在外了。还有一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对某些学校存在一定的歧视,在招聘要求上明确写明只招聘“985”或者“211”院校的学生,使很多普通类院校的学生只能望而却步。另外,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观念停留在读了大学就该有份体面的工作,既要赚得多,又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不然大学就白读了,这种观念在一些中老年人中尤为明显。这样的观念促使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对一些基层工作直接拒绝,也就减少了就业的就会。
4.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有些大学生给自己找工作时设定了些条条框框,要在一线城市工作,要找到本专业的工作,要找到一份薪水高的工作,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缺乏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估,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眼高手低,一心想进入大企业,认识不到自己和大企业要求存在的差距,将找工作的最佳时间浪费在了大企业身上,最终错过了校园招聘的黄金季。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之前没有较好的事业规划,没有长远的打算,只是追求眼前的高回报,忽视了发展自己的专长,不利于以后的职业生涯。一些大学生害怕面对就业市场的残酷,往往以没有做好准备等理由拒绝找工作,自己就从思想上退缩了,造成了主动失业。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显得尤为突出,但提高的过程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学校和个人要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提供就业信息平台,为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
政府要在引领经济发展方向的同时,努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积极搭建更多的就业信息平台,加强人才市场的建设,加强以网络为载体提供就业信息,消除就业信息跨越地域限制,实现整个国家范围内的人才最优配置。要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公关服务职能,更大地发挥其公益性的作用。政府也要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资金的投入,使大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能接受到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使大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2.企业要更新用人标准,合理招聘人才
企业应该摒弃之前的一些招聘门槛,做到招聘最适合自己岗位的人,而不是招聘到学历最高的人,将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用不到的技能从招聘要求中删除,并且在招聘的过程中设立一定的招聘程序,消除对普通高校学生的歧视。企业还应该积极参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积极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机会,这不但对自己以后从中招聘合适的人才做了准备,更是企业为大学生提供的一个良好的实习平台,是对社会应尽的一份责任。
3.学校要培养和社会接轨的人才
学校在设立专业的时候要有长远的规划,将一些和社会契合度差的专业进行改革,加强和企业的沟通,时刻掌握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供求不等的局面[6]。学校在教学时要加强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对一些实践课程要纳入教学正轨,建立一系列考核实践能力的标准,将实践能力考核的成绩也算入大学生的考核标准中,逐步改掉大学生轻实践的观念。学校也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要积极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使其早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4.大学生要转变自身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在就业前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各项能力,给自己准确地定位,这样才能找到和自己能力最匹配的工作。改变就业观念的地域化、部门化,放弃对高报酬的不合理的追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一些急需人才的西部和落后城市工作,这样既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还能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量。在大学期间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的素质,尤其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的锻炼,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好铺垫。在参加应聘前要做好面试技巧的准备,学会营销自己,善于表达自己,使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要树立争取的择业观,在各方面准备成熟的条件下,要勇于自主创业,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黄权标.浅议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09-211.
[2]李玉芳.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5(1):98-99.
[3]王珩.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兰州学刊,2008(12).218-219.
[4]史杰,闫勇.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2):53-55.
[5]马娟.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