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市农村劳动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总人口257万人,农村劳动力109万人,转移就业61.2万人,外出务工人员达49.9万人,是个农业人口较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较重的城市。
(一)转移就业总量持续增加
2005年以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基本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在5%左右;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转移就业的增速放缓,在3%左右;2010年后,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以及国家保增长、保就业政策的出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总量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增速在6%左右。
(二)转移就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67.3%和16.6%,与2009年相比分别提高了4.1%和3.7%,文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技能单一,技能水平不高,78%的没有经过技能培训,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三)转移就业劳动力呈年轻态势
从年龄上看,20岁以下的转移人数占总数的16.8%;21岁-35岁的转移人数占总数的56.6%;45-50岁的转移人数占总人数的12.4%,50岁以上转移人数占总数的14.3%。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73.4%。
(四)转移区域相对集中
长期以来我市“打工经济”形成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长三角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五)转移行业仍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
农村劳动力在第二产业就业的比重达到35.2%,其中在工业就业的占25.8%(85%集中在制造业),在建筑业就业的占29.7%,在餐饮等服务业就业的12.6%,这些都是技能要求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还有21%的人以打零工为主,这些人没有相对固定的就业岗位,收入水平较低,就业稳定性较差。
(六)务工收入逐年提高
201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平均月收入为2700元左右,比2009年上涨了68%,年均增幅为9%。技能工、家庭服务业工资收入较高,如电焊工、月嫂月工资收入达7000元以上。在本地转移就业的农民工大部分兼业,并未完全脱离农业,农忙季节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其工资性收入也在逐年提高。务工收入的逐年增长有效地带动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并且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在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中,一般的务工人员年收入是在家务农的3倍以上,素质高、有技术者收入更高。40%以上有务工人员的家庭已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通过外出务工,增长了见识,掌握了知识,转变了思想观念,在生产生活资料消费、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加大了投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推动了农村非农业发展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而且对输出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样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在外成功创业农民回乡支援本地建设,他们带回了先进的技术、经营理念,创办实体,增加税收,带动了本地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三)加速了农地流转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许多农民将其承包土地以转包、入股等形式转给种植大户或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地的产出效率,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城镇化发展。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
(五)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弥补了城市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劳动用工空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苦、脏、累的工作基本都是由进城务工农民承担。如城市建筑环卫工人、家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的90%以上都是农民工。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流入拓展了城镇产业发展的空间,大量农民进城带来了消费力,也促进了商业、房地产、旅游等行业的发展。进城农民工不仅成为城市运转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还为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户籍制度缺陷是根本性障碍
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区别对待,造成了城市和农村事实上的不平等。户口并不只是身份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就业、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生活。户籍制度的根本性质并没有改变,城市户口还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它与优先就业,享受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优惠和实惠具有制度化的联系,实际上仍在维护城市人的利益。虽然近几年户籍制度对城乡迁移的影响逐渐弱化,但在一些大城市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显著。如果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在城市生存都将成为问题,更不用说融入城市社会了。一是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形成制度性歧视,农民工“同工不同酬”、“同命不同价”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户籍制度使农民工与城镇社会保障无缘。各地虽然已经尝试把本地区农村居民纳入统一的户籍和社保范围,却很难把非本地籍的长住进城农民纳入这一体系。三是户籍制度造成农民工子女就学难。
(二)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乡就业政策不统一,扶持就业政策不平等;近几年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其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社会治理严重缺位,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比较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延缓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三)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历史影响,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机制、基金筹措、管理办法、保障标准、保障覆盖率等方面都与农村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农村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才刚刚建立,覆盖面小,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既缺乏农村的社会保障,又无法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陆续向城市转移,城市面临城乡社保障如何对接的问题。
(四)劳动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7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20%。虽然近几年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低素质,缺乏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小,基本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如:运输、建筑小工、工业加工等劳动密集型,重体力、低报酬的行业。大量技能低、素质差的农村劳动力充斥市场,不能适应非农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至于出现了“民工荒”。
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目标是城镇化,以往的城镇化更多地体现在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并没有相应转移更多农业人口,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改革了延续50多年的二元户籍制度。建议进一步扩大户籍制度改革范围,地市级以下全部放开,同时逐步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劳动报酬、就业培训、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公共卫生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真正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深化就业制度改革,优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环境
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取消各地针对农民工和外地人口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就业条件,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利,公平对待,实行同工同酬,包括应有的各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努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公平、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本外地人员平等的用工政策。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国家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氛围,吸引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把“走出去”和“返乡创业”相结合,树立“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将在外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经验技术和淘到的“金”带回来创业,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三)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制度整合和城乡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一经办管理。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以农民工为重点,妥善解决人员流动过程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实现制度的有效衔接。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在各地互认,累计合并计算。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
(四)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当前农[dYlW.Net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就业素质不高。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阳光工程”的覆盖范围,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前培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资源,对4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每年进行1—2次培训。针对用工量大、技能要求高的工种,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探索培训补贴机制,可采取多种方式对培训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农民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武志刚、张恒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特点及变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12(11).
[2]曹利平:《农村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经济经纬》2009(4).
[3]李晓春、马轶群:《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管理世界》2004(11).
[4]黄延信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15(87).
作者简介:谢琳,41岁,职称经济师,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就业指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