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两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鼓励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众创空间也进入了拼项目、拼资源、拼服务的新时代。2016年众创空间议题仍在延续。青年人和大学生是全国、省、市人员创业的主力军。如何建立动态的众创空间,合理配置空间内要素和资源,更好地为创业活动服务,是沈阳市社会教育培训的重要问题,也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突破路径,是—卜三五”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抵抗经济下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介绍,从2011到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650万上涨至765万,辽宁省高校毕业生近六年从26万上涨至29.1万,2016年驻沈高校有11.4万名大学生离开学校,占辽宁省高校毕业比率近30%,所以,沈阳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极大影响着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面。而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与毕业生人数不对等,使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成为必然。
1当前众创空间存在问题与不足
当前,众创空间在我国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很多众创空间起到了服务作用,但现有空间环境与创业任务实现还有很大距离,影响和制约着创业活动的运行,加大创新创业风险。主要表现为:
1)众创要素之间协作不足。
首先,创业要素没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创业需要投资人、创客、设备资源、创业场所等,当前的创业环境还不能把这些要素合理化配置;其次,信息和技术交流性弱。受环境影响,创业有关的信息传递慢,链条长,影响创业活动运行;最后,部分管理部门仍为创业空间的局外人。双创业活动不能践行,政策引导、监管还需加强,还应真正融入双创生态系统。
2)“学校和社会分离式”的众创空间没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首先,从社会因素分析,创业审批程序繁琐、办理流程慢、工商注册限制较多,影响创业者积极性;其次,从学校因素分析,封闭教学使创业年青人、学生无法直接了解相关政策和消息、难获资本、风险评估不够;最后,范围散、创业人才聚集难。创客之间缺少接触与交流,使得创融互动、创媒互动、创研互动未能广泛和有效进行,发展存在“瓶颈”。
3)众创活动的管理不够科学和完善。
首先,缺少明确规划,针对性差。惠助政策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针对性不强,在实践中,没能让资源合理配置,没有触及创业者的痛点,受益面窄;其次,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针对创客的管理培训只有面、没有点;由于缺少培训或经验,创客们多数采取自行模式。
4)创新创业项目缺乏支持。
首先,初创项目发展难,存活率不高。融资难仍是首要问题。融资方式多数用“储蓄、向亲朋筹措、个人抵押信贷”等,而政府资助、银行和民间借贷、天使资金和技术产权交易等不多;其次,资源少、创业场所难觅。场地租赁成本设备费用高,小创客运营压力和风险大;最后,科研产品、技术项目成果转化率较低。技术与实践脱节,高校的科技产品还不能完全转化为社会成果,拥有技术产品的人,由于信息、资本等原因,不能实现创业。
5)长远发展空间不足。
首先,成长性及带动性差。由于缺少评估,创业企业成立后,没有成长空间和增长潜力,企业发展也参差不齐,很多小微企业或获利不高的企业退出,创业持续性差;其次,创业项目存在同质化。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现有环境使资本涌向新兴创域.并通过媒体被放大,例如,互联网。互联网投资成长快,衰落也快。其他投资项目选择少,影响众创活动长远发展。
2高校“众创空间”与社会“众创空间”联动融合机制的诠解及特征
2.1“校、社”众创空间联动融合机制的涵义
高校“众创空间”与社会“众创空间”联动融合机制是以高校和社会力量为两方主体,为创业者、从业者、投资人、科研机构、技术人员、其他社会力量等搭建众创平台,把各种资源、运营资本、管理模式、创新创业经验等聚合在一起,打破各种障碍和条框,横向打通众创空间的优质服务资源,纵向打通创新创业的空间、时间全链条,加快众创资源的整合和集聚,实现共享、互助、互补的态势,增加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2.2“校、社”众创空间联动融合机制的特征
2.2.1建立“两个主体、六方横纵融合”的众创空间
从图1可知,“两个主体”指以高校、社会力量为两个主体,从六个方面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与合作。
2.2.2主要特征。
1)高校的运营特征:青年学生多,大学生是众创空间服务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力强、积极热情、有知识技术,高校是先进思想、创新文化和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担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拥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大量的教育资源,在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优秀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众创空间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但高校缺少双创资金和资源条件、经验少、不熟悉实际管理模式:高校科研机构能够提供科技成果、但缺乏转化条件:高校空间较封闭,信息量少、传递慢。
2)社会力量特征:社会空间无疑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拥有双创所需的社会资源,来自各行业的众多人员构成了社会力量的主要人力人才资源,兼具从业管理经验和丰富的操作技能,社会空间广,消息量大,传递快,熟悉企业运作模式和国家政策法规。但缺少活力和创新性,科研能力较低,没有先进技术和先进性产品作为支撑。
这两大主体,要完成联动的工作和任务,是实现创业空间联动融合的两大主角,没有二者的紧密融合就无法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创业环境。
3)“六方横纵融合”指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融合,横向打通众创空间的优质服务资源,横向联动包括“资本融合、资源融合、区域融合、技术融合”,纵向打通创业空间的全链条,包括“政策与服务融合、信息融合”。这六个方面通过融合联动为创业者建立良好的创业空间与环境。旨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要素的热情和力量。
3“校、社”众创空间联动机制内容与方案
3.1“资本融合”联动机制
为学校和礼会资源搭建桥梁,积极为创客融资创造条件。1)引荐社会投资人和机构向学校项目投资。建立投资人与创业者对接、银企对接、融资产品服务、鼓励创投机构、创业天基金、优质项目基金、先进科技项目研发与投资基金等;2)鼓励“众创资产联盟”,即校内创业者和社会投资人共同投资.投贷联动、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等;3)引导政府专项资金投向学校。例如建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各类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等,满足青年学生创业发展的融资需求。
3.2“资源融合”联动机制
资源是创业的源泉,是进行创业活动的基础.学校里有年青的创业者,但缺少资源,这正与社会资源互补。社会能够提供场地、厂房、办公场所、设备、材料、设施、人力资源等,为创客提供仿真锻炼、培养实践技能:也可开展学校服务进楼宇、创新创业项目进办公室、创客和企业员工研讨交流会等。邀请投资者和经验人进入校同,创业者也借此熟悉工商税务知识、寻找项目机会。共同帮扶、共享资源、互补合作,实现创业愿望,形成产业链资源融合。
3.3“区域融合”联动机制
整合区域内资源,努力实现创业资源的整合、联动、共享。沈阳市地域面积广,各区都有高校重点专业,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特征,让高校与附近的资源相结合,开展代表性项目。例如,在铁西区及张氏经济开发区创立校、内外结合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业项目联盟,存浑南新区发展电商、电网、电子产品与服务及互补产品、替代产品等创业项目联盟:在五爱新区发展服装鞋帽商业创业项目、在沈阳东北部发展校内外共营的种植、农业项目:还可建立旅游休闲、旅店和餐饮、修理等创业项目。并且,在各白区域合作范围内,建立独立的融资机构、咨询服务、创业登记及办理机构、技术交易机构、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促进区域开放合作,并深入开展交流沟通和务实合作。
3.4“技术融合”联动机制
学校科研机构是技术产品的研发地.技术产品是创新创业的核心对象,只有把科技产品转化为社会应用成果,才能体现价值,带来社会效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企业为高校提供研发资金、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基金、知识产权质押、大学生双创成果交流,产学研协同创新、重视优秀成果和创新技术、科技资源开放与共享等;二是加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技术转移的条件等,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保障高校和企业双方利益,营造公平的利润分配秩序和经营环境。
3.5“信息融合”联动机制
创业空问是动态系统,不断有信息的传人与输出。创业活动中的信息资源主要有新政策法规、办理创业流程与地点、创业优惠、融资渠道、新产品与技术、会议论坛、主题展、开展专题活动等信息,纵向传递路径一般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学校)—创投机构—创业人。学校可设立“大学生创业信息咨询平台”、社会可设立“双创远程服务平台、标准服务平台”,让其成为连结政府、职能部门、创投机构、企业的纽带,及时接收和发布信息,并收集来自于双方的问题.使问题能在空问中广泛发布,共同寻找答案。应积极推动学校与社会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与应用。
3.6“政策与服务”联动机制
“政策与服务”联动机制是学校和社会众创空问实现联动的最有效率途径。1)创业政策方面。社会为学校青年人创业提供如简化注册办证流程、金融服务、工商注册、法律服务、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申请等政策。2)联动服务项目:首先,社会各界在学校里开展创业培训、业务辅导、宣传推广、有经验员工帮扶等;其次,学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打造创新创业对接服务项日、举办专业性服务推介、创新服务内容和管理模式,高校对于创业知识的指导,政府和社会团体对于技能的培养,都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足够的培训。让社会团队与学校人才结合,让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结合。
总之,“校、社”众创空间的联动提供了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两方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沈阳近百所高校的大学生和社会创业人员,提供新时机和条件,实现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对于保证双创活动平稳与和谐运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版权归原杂志和作者所有,第一论文网DYLW.NET摘录自《未来与发展》,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