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
229366758
摘要:随着“互联网+”及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许多古老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日渐被世人淡忘。而岜沙苗寨是贵州苗族村寨至今保持较为完整且最富集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典型地区,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它将面临怎样的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将如何?为一窥究竟,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地原生态民俗文化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其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其适合当地的发展方式,并为保护与发展岜沙原生态民俗文化提供可参考资料。关键词:岜沙苗寨;原生态民俗文化;现状;发展趋势;“互联网+”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25-02前言2001年,贵州省摄影协会副主席卢现艺通过摄影作品《一个枪手的葬礼》,向世人呈现一个岜沙老枪手“滚相拉”的葬礼全过程,反映岜沙人独特的生命轮回观。[1]因而,岜沙神秘的树葬文化也被世人知晓。被誉为“世界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岜沙,以其独特的历史、民俗文化(芦笙节、吃新节、映山红、镰刀剃头等),崇尚宗教信仰等独特的习俗吸引大批旅游和考察者纷至沓来。而现今,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趋于多样化,岜沙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态空间也发生许多变化,因此,调查当地原生态民俗文化现状显得至关重要。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随机抽取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在校师生和周边社会人群及从江县当地居民共500人进行自填问卷形式调查。(二)调查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交流、搜索资料、阅读相关书籍然后自编调查问卷名称为:《从江县岜沙苗寨原生态民俗文化现状调查问卷》分A卷(知道岜沙)和B卷(不知道岜沙),主要收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了解岜沙渠道、民俗节日、民俗文化衰退原因、及面临哪些挑战、国家政策等情况。共发放500份,有效回收440份,回收率88%。(三)统计方法。本次问卷统计使用SPSS(PASW)17.0版本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回收440份,A卷(知道岜沙)215份,B卷(不知道岜沙)225份,根据信度分析的可靠性统计结果,A卷基于标准0.686,基于标准化Cronbach’sAlpha值为0.730,两个系数值在70%附近,可被接受研究。B卷基于标准0.572,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Alpha值为0.634.两个系数在60%附近,可被接受研究。二、调查结果(一)调查人基本资料信息。根据调查结果,被调查人中女生比男生居多,以汉族居多,年龄集中在18~28岁,学历:大专--大学居多。(二)调查对象对从江县岜沙苗寨了解途径及关注频率。据调查显示;A.该地区居民(17.13%),B.通过网络、媒体、电视渠道了解岜沙所占比例为27.13%,C.报纸、杂志(4.63%),D.BC(多选)占33.98%,E.其他占17.13%。人们关注岜沙的频率:A.经常(6.48%)B.偶尔(31.94%)C.很少(35.65%)D.几乎不(25.93%)。1.调查对象对岜沙苗寨民俗文化了解程度。对岜沙民俗文化的兴趣程度中,A.非常感兴趣(9.72%)B.比较感兴趣(37.96%)C.稍微感兴趣(39.35%)D.几乎不感兴趣(12.96%);觉得岜沙苗寨民俗文化对岜沙苗民的生活习惯影响程度中:A.很深(26.98%)B.比较深(37.67%)C.稍微有影响(23.26%)D.基本没有影响(11.63%)。2.调查对象对岜沙民俗文化的看法。对岜沙苗寨传统节日习俗认同程度:A.完全认同(16.67%)B基本认同(43.98%)C大部分认同(36.11%)D几乎不认同(3.24%);认为岜沙苗寨的民俗文化保持的较为完整,其中有许多因素,10.33%的人认为岜沙之所以能保持较为完整原生态民俗的原因是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所限制。3.对民俗文化现状了解及国家对其政策。54.17%的人觉得传统民俗文化处于日渐消失的现状,对于大量苗族青壮年外出打工65.54%的人持中立态度(不支持也不反对),其中支持占25%,不支持占9.46%。46.76%的人认为随着时代,民俗文化面临的保护与传承将会越来越有挑战。39.35%的人认为国家政策对其保护与发展方面的执行力度比较好。4.调查对象对民俗文化兴趣及认知程度。觉得原生态民俗文化含金量:A稀奇珍贵(48.57%)B还行(39.48%)C价值不高(2.22%)D无法判断(9.73%);对于原生态民俗文化在民族文化中所占的地位重要程度,A极其重要(40.27%)B比较重要(44.69%)C一般重要(13.71%)D不重要(1.33%).三、讨论(一)讨论:岜沙苗寨原生态民俗发展现状。岜沙,在“苗语”中是指“草木繁多”的意思,这个村寨共5个寨子16个村民组组成,坐落在中国贵州省从江县海拔550米的山坳上,在从江县丙妹镇西南面7.5公里处。全村至今还保留有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生产方式,主要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岜沙苗寨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1]极具旅游与研究价值。岜沙至今之所以能保持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民俗文化,究其原因有哪些?据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思想观念守旧、经济状况落后及社会习俗因素的影响。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10.33%的人认为是由于思想观念及社会习俗的因素影响使岜沙能够保持较为完整原生态性,其次就是当地居民经济状况较为落后贫困。薄弱的经济无力支撑当地的教育事业,从而也引发思想观念的滞后,形成经济、教育、文化之间的恶性循环的环境,以致无法开发,也由此引发大量苗族青壮年涌入城市靠廉价的劳动力赚取微薄的收入。据调查显示面对这种现象65.54%的人持中立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支持的占25.00%,不支持的占9.46%,可见,支持人数比不支持人数多。居民外出打工存在利弊共存。利的一方面使居民的视野开阔、见识面变广,从而有利于思维观念转变;另一方面为居民提供多的就业岗位增加收入来源。弊端将造成当地劳动力外流,生活方式被城市同化以致保护与发展当地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力量逐渐衰弱;据调查数据显示有54.17%的人认为传统民俗文化(包括岜沙)之所以日渐消失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2.国家政策加大力度扶持,为保护与发展好原生态民俗文化提供基奠。据调查显示39.35%的人认为国家政策在保护与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方面的执行力度比较好。县政府在2002年聘请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了《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族村寨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2]根据有关专家建议:在不破坏岜沙苗寨的原生态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政府也因此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一系列工程。例如:修建150m2生态停车场和约1.5Km的游览步道,游览步道旁观修建木质休息长凳54条;修建一座较大的公共建筑——340m2仿苗族民居旅游服务中心.其中,有床位14张、小型会议室1个、行李寄存娃、小卖部,餐饮部、从江民族I艺品展览厅、岜沙民问用品陈列寮、岜沙蓝寨风情表演队办公室菩等。[2]探访岜沙这“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过程中,我们还观看:“芦笙迎宾舞、岜沙婚礼习俗、岜沙汉子舞”等表演。岜沙人通过这样的仪式和活动载体向世人阐述岜沙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价值观。其中岜沙婚礼习俗比较特别,主要是女方主动追求心仪的男方。而已婚妇女和未婚少女从穿的裙子上可区别出,已婚的妇女是穿白色边带的裙子,而未婚少女穿的是全黑色的,在婚礼进行交杯酒时单数次数在岜沙习俗中是吉祥数。探访过程中发觉当地小孩身穿汉服居多,这预示当地民俗文化会逐渐被现代民俗文化所同化。(二)在保护当地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旅游价值的挖掘。1.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旅游者走进寨子,除了欣赏一些节目表演,参观村寨外,几乎没有其他了解岜沙的渠道。长期以往,人们会因为项目品种单一而慢慢失去兴趣。其次,岜沙发展旅游产业景区特点不突出,差别不大,加上基础设备不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旅游道路的交通问题、旅游信息咨询、宾馆饭店等相关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且相关配套的旅游民俗文化纪念品设计产业也还没孕育而生,而这些缺欠也将会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2.探讨适合当地发展的方式。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行动计划理念。此后,也掀起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就是资源,就是价值,就是生产力,对于岜沙原生态民俗文化来说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据调查显示46.76%的人认为传统民俗文化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将会越来越有挑战。岜沙民俗文化若不想被时代淘汰就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要引进新鲜“血液”高素质管理人才,同时自己内部也不断的强大,加大力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来带动当地民俗文化持续发展。不断挖掘原生态民俗文化内涵,打造独特的岜沙民俗文化品牌,形成精品的旅游产业服务链,拥有稳定的客源市场。现今,在物欲横流浮躁的生活节奏中,原汁原味、返璞归真民俗田园生活也掀起热潮。据调查显示48.57%的人认为原生态民俗文化是稀缺宝贵。可见,挖掘岜沙民俗文化就要充分抓住“原生态”这独特稀缺特色,在不破坏原生态民俗文化体系的前提下建立较为完善原生态旅游产业,打造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品牌。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33.98%的人是通过网络媒体途径了解岜沙的,这体现互联网既带来冲击也带来机遇。因此要借助“互联网+”的趋势,为世人广泛了解岜沙苗寨搭建的平台,扩展营销渠道,积极宣传岜沙乡土特色,民族服饰、民俗文化节日等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消费,形成民俗文化分享经济,让其在“互联网+”的时代,“燃”起来!另:本课题自始至终离不开罗海波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课题小组所有成员向罗海波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参考文献:[1]http://www.56cunzhai.com/2013/biashaqiang.html.[2]周坚,何璘.岜沙苗寨的保护与旅游开发[C].//全国“乡土建筑的评估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暨2009建筑史年会论文集.2009:149-154.[3]邓黔德.岜沙,人树共生的文化孤岛[J].贵州农村金融,2008,No.24807:33.[4]吴正彪.透过语言看文化:田野工作中的民族语歌谣记录——以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的个案调查为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No.26002:117-120.[5]陈发政,元晓雁,倪进春等.生之意志的最后温存——论岜沙苗寨的生命教育[J].贵州文史丛刊,2011,(1):97-101.[6]徐恺.浅析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困境——以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为例[J].管理观察,2009,(26):113-114.[7]孙九霞.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族群文化原真性研究——以从江岜沙苗族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v.33;No.1510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