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的诠释_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1-06-28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22936675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产权、分配和宏观调控三方面的制度安排,是其区别于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限定的制度优势。笔者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意,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限定的制度优势。

1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生产限定”的超越

人类的生产行为无处不创新,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创新首先是人在实践中对对象世界的认识变革,然后通过实践转化为改造对象世界的手段和方法.以最大限度满足自身的需求。市场经济需要的社会分工使人的活动专门化,更有利于人的创新。但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相结合,形成了对人的创新行为作用不同的机制。

1.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创新悖论,限定了生产的创新性

资本主义以个人为主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相对于前资本主义以共同体为主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实现了生产要素的集中管理和有效配置,有利于生产创新的实施。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西方现代创新理论鼻祖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必须依靠不断的创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实行新的组合,从而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他将资本主义的发展称为“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可以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从生产力角度揭示资本主义对创新的积极作用。但事实上,资本主义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对创新存在深层悖论。

1、资本主义使生产创新的产生与实现之间存在悖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首先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增强人类制造和利用工具的能力。生产力的进步会产生生产的“去人化”效应,即生产中“物力”逐渐取代“人力”,实现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缩短人的劳动时间,使人从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自由自觉的活动。资本主义使生产要素集中管理和有效配置,为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毋庸置疑,资本主义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已将大量人力从直接的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这是资本主义对生产的贡献。但资本主义的财富创造必须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创新使劳动时间缩短的同时,也为财富的实现设置了障碍。大量从物质生产中游离出来的劳动者,失去了收入来源.使现代化手段创造的产品丧失市场。“一方面,资本调动科学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同样也调动社会结构和社会交往的力量,以便使财富的创造不取决于(相对地)耗费在这种创造上的劳动时间。另一方面,资本想用劳动时间去衡量这样造出来的巨大的社会力量,并把这些力量限制在为了把已经创造的价值作为价值来保存所需要的限度之内。”生产创新总使资本主义陷入财富创造与实现之间的深层悖论中。

2、资本主义使生产创新的行为与主体之间存在悖论。

人类在生产创新中不断提高利用工具的能力,这就节省了体力劳动和体力支出,给脑力劳动和脑力支出留足了空间。脑力劳动不同于体力劳动,它需要调动劳动者积极的主观意志,才能转化为劳动成果。脑力劳动是人类真正自由自觉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资本主义的不断创新,开辟了越来越多需要创新性劳动才能生产的产品和从事的领域.使劳动从机械被动的体力劳动转变为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但是脑力劳动需要的主体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无法满足,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将劳动者作为出卖劳动力的工具使用,劳动者丧失了主体性,使创造性劳动的效率受到限定;因此,资本主义创新一方面将劳动变为创新性劳动,另一方面又使劳动者作为出卖劳动力的工具,创新的行为和主体之间存在悖论。现在,一些大型资本主义企业都极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的培养,以提高劳动者创造性劳动的效率。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劳动者个体无论如何发展都只是作为资本增殖的工具,不可能作为劳动主体发挥出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

3)资本主义使生产创新的投入与回报之间存在悖论。

人类的创新行为不只是思想活动.生产创新的实施需要不断的要素投入。生产创新投入的回报,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加,还体现在人类利用和改造对象世界的自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物质要素的投入,使人类从封闭的、地域性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相对自由的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但这并不是资本主义对生产创新投入的目的,资本对生产创新的投入根本目的在于增殖。一般来说,生产创新的潜在价值越大.所需的物质要素投入就越多,增殖所需要的周期就越长、风险也就越大。生产的创新需要越来越大规模的要素投入,越来越超出了私有资本的承受范围,有些投资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回报,而随着技术不断改进,投入的生产要素没来得及折旧就快速贬值甚至废弃。资本生产创新投入的回报难度增大,会使一些资本从实体经济中抽离而进入金融领域投机,导致产业的空心化。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基础性创新投入,不得不依靠国家财力,是将私人资本无力承担的创新成本转嫁于公共财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创新投入与回报之间的悖论。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的制度优势及对资本主义限定的超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分配和宏观调控三方面的制度优势,使生产创新成为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自主活动,打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三重创新悖论,超越了资本对生产创新的限定。

1)以劳动者为主体实现了生产创新的产生与实现之间的统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决定了创新的目的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为资本增殖而创新不同。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的创新使财富创造和劳动时间缩短之间实现统一。一方面创新的实施缩短了劳动时间.而“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个人得到自由的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个人的发展又转化为创造财富的生产力,“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当下,我国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已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时间,非公企业也实行员工的法定休假制度,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机制会将生产的效率转变为劳动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2)以劳动者为主体实现了生产创新的行为与主体之间的统一。

现代市场经济对产品的性能和服务的质量都提出了品质化要求,这使得从事生产的劳动不能仅仅是机械重复,而是需要调动主观能动的创新。创新性活动要求劳动者必须作为劳动的主体,资本主义将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不可能发挥劳动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制度,实现了劳动的创新性和主体性的统一。目前,我国创新的总体水平还赶不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创新的制度潜质。为鼓励创新,科研人员与企业结合的制度逐步完善,实现产学研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性劳动在财富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增强了劳动者创新的积极性。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的改革,全社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气,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业态,为劳动者发挥主体性和创新性创造条件。

3)以劳动者为主体实现了生产创新的投入与回报之间的统一。

创新需要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无论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型研究都离不开资金投入。资本主义每一项创新投入都必须遵从资本的增殖逻辑,而创新投入本身又增加了资本增殖难度,这是资本主义创新投入与回报无法解决的悖论。这一悖论的症结在于,创新增强了资本主义生产能力,却没有增强消费能力,所以,创新的投入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回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生产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统一,创新增强了生产能力也就增强了消费能力,二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平衡。另外,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和公有资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创新项目进行持续投入,对于有市场前景的创新项目通过税收优惠办法鼓励企业投入.有效避免了资本主义创新单纯为资本增殖服务的短视行为和为少数人谋利的弊端。这些创新投入最终在劳动者参与下,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改善劳动者生存状态的财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服务。

2协调、绿色、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增长限定”的超越

人类的生产不是原有规模的重复,而是处于量的不断增长中。市场经济使人的生产活动行业化、部门化,各生产行业和部门之间通过市场建立交换关系,这种生产的分工化提高了人的生产能力.但分工化生产同时要求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生产增长保持比例协调,否则产品就无法通过交换而实现价值。市场经济也加快了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速率,自然界提供生产原料不断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产品,人与自然之间频繁而深层交互,要求人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将受到自然界惩罚。市场经济还使不同经济体之间往来更加密切,市场范围逐渐扩大到全球,这就要求每个经济体都能协调发展.并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否则会殃及整个世界市场。不同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会影响市场经济对这些增长条件的满足。

2.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陷入增长危机,限定了增长的可持续性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缺乏协调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生产比例的机制,资本与环境之间有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资本体系无法与其他经济体实现共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经济、生态、交往三重危机。

1)资本将人工具化破坏了经济平衡而陷入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引入了政府干预机制.已不再是传统的自由主义市场,但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的剩余价值占有机制,使需求不能随供给同步增长,不能达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社会资本再生产需要的两大部类的协调。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都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失衡。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制造业的过度增长超过了工人的有效需求。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是信息技术带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对传统产业饱和造成冲击。21世纪初的金融危机,是过度金融化导致产业的空心化。为避免经济结构的失衡,资本主义通过各种手段,加强供给和需求管理,但都不可能改变产生失衡的资本的增殖机制,也就不可能避免失衡。

2)资本将自然界效用化破坏了生态平衡而陷入生态危机。

自然界对人不仅仅有效用价值,还是人发展的目标,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也是自然界的发展。但自然界对资本来说只有效用价值,资本为了获得更多利润,总是在不断向自然界攫取资源,以维持过度消费和过度生产。资本“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资本主义市场就是不断地配置自然资源,为资本增殖服务。因此,资本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矛盾无法协调,资本的无限增殖必然导致生态危机。西方环保主义者试图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将环境问题的改善寄希望于科学技术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因为科学技术虽然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但资本不断增殖趋势并没有减少对资源的利用量,而且技术的采用与否还以资本是否获利为前提。一些经济学家企图通过对自然定价的办法来解决环境问题,但资本只要有利可图无论价格多高都会开采资源。另外,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将一些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将资本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转移到国外。

3)资本将世界市场资本化破坏了交往秩序陷入交往危机。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马克思所揭示的还只是资本对消费品市场的开拓,这一开拓还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当今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国家垄断阶段,垄断资本除了争夺世界消费品市场以外,还借助技术、资本和政治优势,抢夺世界劳动力和资源市场,不断将世界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要求“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以资本为主导的对外扩张体系,必然给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灾难,破坏人类平等的世界交往秩序,这种不平等的交往甚至会转化为恐怖暴力活动,使人类陷入交往危机。全球日益频繁的恐怖事件一再证明资本扩张带来的交往危机。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制度优势和对资本增长危机的超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产权、分配、宏观调控三方面的制度优势,使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使人与自然建立共生关系,使人作为主体进行平等的世界交往.突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三重增长危机.超越了资本对可持续增长的限定。

1)人的生产行为与需求增长相统一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实现生产行为与需求增长相统一。公有制企业生产者个体的需求直接由生产行为决定,生产者个体的生产效率可以直接转化为需求增长;非公有制企业生产者个体通过技术、劳动力、管理等要素与资本要素结合.能够较为合理地将生产效率转化为需求增长。生产企业内部生产与需求的一致性,使得整个社会化生产结构能够通过市场机制本身保持较为合理的比例。同时,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的非对抗性,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能够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发挥对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从现实发展来看,由于历史、地理等条件限制,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未理顺等主客观原因.我国市场经济还没有实现协调发展,特别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还很突出。协调发展理念,要求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行平衡经济结构的制度优势,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的系统规划和协调管理作用,使经济保持协调发展。

2)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共生关系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了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人类文明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人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人成为生产的目的.与人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也不再仅仅只具有效用价值,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协调也必然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主导,而不是以资本增殖为主导.这就避免了为资本增殖带来的过度消费。一方面人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自然界越来越摆脱资本的效用属性,表现为人的效用属性,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实现了统一。另一方面生产力的进步不断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率,使人对自然的改造处于自然系统自我平衡的范围内。我国作为后发国家,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处于以资源密集型为主的粗放状态,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越来越显示出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制度优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

3)人在全球化生产中不断拓展全面性实现经济的开放发展。

经济体的开放发展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而平等的前提是人作为生产的主体。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化大生产虽然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但由于人不是生产主体,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经济体之间的国际交往是资本之间的较量,是资本的对外扩张,作为主体的人在世界交往中处于缺位状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国际市场,实现了人作为生产主体的世界交往,是生产社会化对人的全面拓展。作为生产主体的人通过市场机制参与的国际交往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平等交往。但由于目前全球化还是以资本为主导,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一直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产业链低端。为适应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以开放发展理念作指引,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人为主体参与全球化的制度优势。公有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以及拓展劳动者主体的全面性具有重要意义。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劳动者与资本的联盟要通过全球化实现共同发展。

3共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分配限定”的超越

社会化大生产使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行为,这就要求生产者实现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分享劳动产品的共享发展。共享发展也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社会的进步是让个体的人作为人类文明的贡献者并分享文明成果。市场经济作为流通领域的交换法则,本身并不会产生共享机制,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相结合,会形成不同的分配机制。

3.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法消除劳资矛盾,限定分配的共享性

市场经济是以等价交换为基础,这种在价值规律作用下的等价交换会产生优胜劣汰的倒逼机制.逼迫生产者只有通过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才能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需求。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分配,使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倒逼机制,成了资本占有者压榨剥削劳动者的驱动力,资本家只有不断实现剩余价值才能求得生存,等价交换最终产生了资本与劳动力的二元对立。

1)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分配机制决定了消费品不可能实现共享。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对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进行了剖析。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自由竞争为主,资本家通过原始积累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赤裸裸地剥削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以纯粹的方式表现出来。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工人的工资实质是劳动力价值.这一价值仅够维持工人的生存,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为富人产生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产生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不可否认,资本主义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使生产资料大规模集中,并强行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生产积累,对机器的采用以及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和生产要素的流通配置曾起到过积极作用.被称为“科斯定理”的西方产权理论所揭示的正是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对生产要素的交换流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学者的局限性使其不可能历史地看待资本主义的分配机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产权以及由此导致的分配不公对生产的阻碍越来越明显。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无法形成新的共享机制。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国家垄断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的结合,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政府通过累进税、福利制度等财政手段,实施财富的再分配,并通过立法鼓励企业推行雇员持股和利润分享计划,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差距,缓和了劳资关系。但这种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治标不治本。一是国家福利制度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共享。一方面福利制度的实施成本大,巨额资金在委托管理中极容易滋生腐败和特权。另一方面与劳动贡献不匹配的福利发放实质上是“奖懒罚勤”,容易制造平均主义,不能转化为生产的动力。二是劳动者不可能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完全占有剩余价值。员工持有的股份只占小部分比例,资本占有者只是将一小部分剩余劳动让渡给劳动者,如果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返还劳动者,资本占有者将失去生存之本。三是员工持股只是为资本更大程度增殖创造条件。员工持股的第一个理论依据路易斯·凯尔索的“二元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和劳动都创造价值,雇员持股在不触犯财富所有者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创造更多资本。员工持股的第二个理论依据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认为,将雇员的工资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当企业利润下滑时,雇员工资也会下降,企业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以吸收失业工人,从而增加对产品的需求,雇员的工资随之上升,进而解决“滞涨”问题。可见,资本主义所谓的财富“共享”都只是为少数人“独享”创造条件。就连合作社这种旨在服务社员的劳动互助组织。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已演变为大股东谋利的股份公司。

3)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经济人”没有共享的主观意志。

人的本质主要是由社会关系中的生产关系决定,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的人没有共享的主观意志。亚当·斯密把“经济人”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准确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都有严格的财产边界,人是利己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产权清晰是资产阶级经济活动的前提。自私自利的有产者将大部分无产者变成谋利的工具,资本主义的人都是“异化”的人和被商品、货币、资本三大拜物教统治的人,是马尔库塞说的“单向度的人”。“经济人”必然导致霍布斯说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充满着丛林法则,人与人之间没有共享的主观意志,不可能实现共享发展。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破了劳资矛盾,从而超越了资本对公平分配的限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产权、分配、宏观调控三方面的制度优势,突破了资本主义资本与劳动的二元对立,使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共享发展成为可能。

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特点决定了消费品的共享成为可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打破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生产资料的共享性决定了消费品的共享性。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劳动者直接与生产资料结合,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共享,共同劳动产品经过市场机制实现价值后以按劳分配的方式由劳动者共享。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消费品的共享性还只能以企业为主体,但这种直接由生产行为决定的消费品共享机制既突破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享的局限,又突破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所造成的平均主义。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以劳动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与资本结合,在以公有产权为主体的前提下,私人资本避免了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主导的剩余价值占有关系。无论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结构使市场等价交换的优胜劣汰真正成为促进生产行为的倒逼机制,激励生产者在公平竞争中实现消费品的共享。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而来,在渐进式改革中难免存在经济“双轨制”,公有制经济管理和市场经济机制还不够健全,以及各地区资源禀赋和劳动者的发展不同,分配还存在不合理不公平问题.贫富差距比较大。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享机制,另一方面要求对劳动者的生存性需求以及市场共享机制无法保障的特殊人群实施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变形成新的共享机制。

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必然引起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而生产方式的转变又形成了新的共享机制。一是市场细分加速生产要素流通使生产资料的组织方式发生转变,形成了生产资料共享的新机制。传统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组织方式是所有者与组织者的直接统一,这种单一的组织方式不能适应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生产资料所有者与组织者分离,组织方式实现多样化,以提高生产资料的共享性。我国目前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创新生产资料组织形式和形成生产资料融合共享的新机制。同时,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为适应规模化经营要求,推行股份合作模式,是创新集体经济共享机制的新举措。另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降低了生产资料的聚合成本,扩大了生产资料的共享范围,将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彻底变革。二是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层次升级使劳动在生产方式中的主导地位加强,人在创造性劳动中通过劳动共享价值,形成了消费品共享的新机制。生产的进步改变了需求的结构,使市场需求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只有提供个性化、品质化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高品质的产品要求劳动从简单型、重复型向知识型、创造型转变。劳动在产品中的价值含量增加,使劳动者在生产方式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客观上要求形成劳动者共享消费品的新机制。我国一些高科技企业都制定了股权激励制度,使员工通过创造型劳动提高企业效益,共享劳动成果。我国目前推行供给侧改革,需要从根本上形成创造型劳动实现价值共享的机制作保障,使劳动者在生产方式中发挥主导地位。

3)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全面发展的人形成共享的主观意志。

社会主义人摆脱了资本主义“经济人”的局限,不断向“自由全面的人”发展。“自由全面的人”消除了个人与社会对立的利己主义,形成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共享意志。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以公有产权为主体,在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生产资料的共享性使人形成了共享生产资料的主观意志,劳动者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因此,单个人的劳动“一开始就成为一般生产的环节”,“一开始就成为社会的劳动”。这种生产的社会性决定了消费的共享性,使劳动者形成了消费品共享的主观意志,“他用自己的劳动所购买的不是一定的特殊产品,而是共同生产中的一定份额”,“个人分享产品界,参与消费,并不是以互相独立的劳动或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为媒介”,“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在非公有制经济中,随着劳动者在生产方式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劳动者对资本要素的共享和对消费品的共享意志都在加强。除了生产方式对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对人的共享意志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我国还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封建秩序观对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改革中资本对人的物化影响又在消解人的共享意志,这些对人的消极影响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断作用才能完全消除。

综上所述,新发展理念作为揭示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表达,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生产、增长、分配三方面对资本主义发展限定的超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产权、分配、宏观调控三方面的制度优势是超越的根本所在。
[版权归原杂志和作者所有,第一论文网DYLW.NET摘录自《未来与发展》,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供学习参考]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