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下时政热点话题,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别于以往刺激需求端的宏观政策,强调回到经济的增长本源创新,增加有效供给实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调控,,主要强调制度供给,构建发展新体制,以期通过供给端的发力破除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困境,以释放经济增长的红利。在“十三五”开局之际,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提升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指明了方向,显示了中央高层对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
要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理论来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供给侧最早是由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经济增长主要是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等主导,市场充当“看不见的手”的关键作用.而政府只需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到19世纪初期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著名的“萨伊定律”(Say’sLaw),萨伊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出自身的等量需求,从理论上完善了供给学派的思想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传统的供给学派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关注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等供给要素的生产端: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此时传统的供给学派难以解释这种经济状况,因此萨伊的经济思想遭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全面批判。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认为供给并不能创造等量的需求,导致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市场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他主张政府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实施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主要实行刺激需求政策,弥补市场自身的需求不足,从而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思想在实施30多年后,大多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两大普遍性的问题,第一个挑战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第二个挑战是经济增长停滞和高失业率的出现,这一局面宣告了凯恩斯需求刺激经济政策的失灵,供给主义经济学派再次兴起。供给学派认为此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背景与1930年经济大萧条时期有较大不同,凯恩斯推崇的“需求自行创造供给”核心思想不断地人为刺激需求,单纯的刺激需求政策使得货币的供应量增加,并不一定会导致实际产出增长,必然损害了本国的经济福利制度并导致“滞胀”、技术变革延缓,缺乏创造力等问题,所以应该回归供给侧管理,减少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干预,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综上所述,经济学派和经济理论之间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相应的经济学主张,供给侧管理主要代表“萨伊定律”等新古典主义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经济思想,认为市场可以自动出清,所以不需要政府的刺激政策:需求侧管理主要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认为需要政府干预政策刺激来提高公众需求以实现供求均衡。
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都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供给侧管理主要有“四大要素”: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和科技创新要素:需求侧管理主要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贸易。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主要是通过供给领域的改革与管理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在1990年之后,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完善,主要通过需求领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实现高速经济增长。当前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问题,由不平衡向较平衡状态的调整势在必行,需要发挥供给侧管理的经济结构调整作用,力求在产业发展的短板上增加有效供给,进而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和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分析
2.1三驾马车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模式已无法持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平均约10010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率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见图1),充分利用了低廉的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价格优势,需求侧“三驾马车”中投资需求和出口贸易需求比较突出,但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供需错位”已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障碍之一,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无不显示出有效需求的不足,当前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并没有上升,反而持续下降。一方面,投资结构和储蓄结构严重失衡,储蓄率长期偏高,从1990年到2015年我国平均储蓄率高达44%,远远高于全球19.7%的平均水平(见图2)。另一方面,传统的服装鞋帽玩具等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消费价格持续下滑,但是高端和高质量的产品供给不足,使得我国居民海外大量扫货.2015年我国居民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境外刷卡支出1330亿美元,其中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的支出合计占45%,在日本、韩国、泰国、俄罗斯、印尼占比合计为23%,在美国、法国占比合计为12%。
2.2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导致产能过剩
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重要表现就是产能过剩问题,没有需求的供给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形成了较低的技术效率和低配置效率。所谓产能过剩问题就是指某些行业或企业提供的产品供给量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需求量,从而形成闲置和过剩的生产能力的现象。当前我国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产品库存的长期积压或者生产设备的闲置,从传统产业,包括钢铁行业、煤化工行业、水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和平板玻璃等扩大到汽车、机械、电解铝、船舶等众多产业,甚至波及到新兴产业,比如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见图3)。在2015年产业过剩现象更加严重,我国钢铁产能接近12亿元,而同期我国国内钢材市场需求量仅为7亿吨,整个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7%。过剩产能将引致同行业企业之间的低成本竞争,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恶性竞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无法实现新产品的供给升级,使得产业整体利润和企业效益下滑甚至引发企业破产。
从宏观层面来看,产能过剩是由经济增长方式的错配所致,其内在根源是我国过度依赖于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1978年到2015年我国投资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平均投资率为39.21%,2003年以来,我国投资率攀升到40%以上并逐年提高,2011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的48.3%(见图4),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投资率28%的水平,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的投资率33%的水平,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产能过剩会加重生态环境的压力,使得资源红利和环境红利更趋减弱,容易引发系统性经济风险。
2.3要素投入结构不平衡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侧来看,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比重则过高,但是先进技术、高端人才、有效信息等要素资本投入明显不足,“三高一低”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虽然近年来我国GDP能耗逐年下降,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2015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高达64.0%,万元GDP能耗下降5.6%,然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仍然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8倍,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1.2倍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
当前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条件恶化、人口红利及环境资源红利逐渐消失等问题以及“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风险,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陷入了困境,这种增长模式被学称为“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可以归结为“三个过度和一个缺失”,即全球国际分工环节中我国过度依赖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环节过度依赖投资扩张,产品的竞争过度环节依赖较低的成本价格:然而高品质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忠诚度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高附加值环节严重缺失。
3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分析
3.1以需求为导向,警惕防范片面强调供给侧
党中央多次明确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绝对量和调整需求结构,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以前者否定后者。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出了在宏观调控中综合运用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确定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重点提出在保持总需求适度扩大的同时,侧重从生产端人手促进经济增长。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单纯为了弥补经济结构的失衡.也并非强调需求方面的短期政策效应,主要强调经济均衡的长期政策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向生产者,其核心内容是改变经济增长驱动方式,从以投资主导、消费辅助的经济增长驱动方式,转变为消费主导、投资辅助的高质量经济增长方式,并重视发挥社会资本的主体作用和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虽然我国目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是产能过剩,需求侧管理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商品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所以,在重视供给侧管理的同时,不能忽视需求侧管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
3.2发挥创新驱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战略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新供给经济学”的思想,当一国经济进入中高等收入阶段后,科技创新要素和制度要素将取代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将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科学创新驱动具有战略性的引领作用,通过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组合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优化整体经济结构等途径,有利于实现“创造性的毁灭”,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新知识的出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不能单单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需要利用补贴经济杠杆促进其壮大发展,因为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辐射作用和产业集群效应推动更多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3.3利用倒逼机制化解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匹配度低,出现了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错位的矛盾,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发生转变,由过去以低技术含量的低端产业和重化工业为主转变为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首先,利用倒逼机制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控制现有产能的增量,调整和优化现有产能的存量,通过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原则和竞争机制淘汰部分落后的现有产能。其次,加快建设现代工业体系,提高全社会投资效果系数,重点消除一般性制造业投资效果系数低的“瓶颈”制约。再次,大力发展核电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的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内部结构的高级化,强化第三产业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工业的“耦合”。最后,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和配置创新资源,推动我国有条件的优质企业“走出去”。
[版权归原杂志和作者所有,第一论文网DYLW.NET摘录自《未来与发展》,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