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
229366758
中国大陆和台湾在商品检验制度在质量标准、法规、质量监管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两岸间一次性卫生用品贸易增长十分迅猛。本文具体分析了两岸一次性卫生用品相关质量标准的差异及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以及差异性对产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降低标准法规差异性对两岸贸易影响的政策建议,以期消除质量隐患,保证质量安全,推进两岸质量检验和监管结果互认,增强两岸民众间质量互信,促进相关产品贸易便利化发展。1两岸一次性卫生用品质量标准对照分析中国大陆对日用的卫生巾、纸尿裤、卫生纸、湿巾等产品归类并定义为一次性卫生用品,在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定义为: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卫生保健(抗菌或抑菌)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产品形状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GB15979-2002标准归口于大陆卫生部,对所有相关一次性卫生用品规定了微生物指标,包括初始污染菌、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真菌菌落总数几个项目;监管必要时,还需进行产品毒理学测试(动物实验),以确保不会对皮肤与粘膜产生不良刺激与过敏反应等损害。大陆一次性卫生用品产品标准也都引用GB15979-2002标准的要求。台湾标准中没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概念,而是对卫生棉、纸尿裤、卫生纸等产品分别配套产品标准,在产品标准中没有涉及微生物项目的卫生要求,只从使用安全方面考虑,要求不得含有可迁移性荧光物质。一次性卫生用品中是否对微生物项目提出要求是大陆和台湾产品标准的最大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对纸巾纸、卫生纸、卫生巾、纸尿裤这四种最常见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大陆和台湾产品标准进行差异性对照分析。1.1纸巾纸的大陆和台湾标准对照分析大陆标准的技术指标按优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中再分超柔型、普通型区别设置,而台湾标准无分等分类设置。在考核项目上既有相同项目,也有差异性项目,如:大陆要求的灰分、水份、柔软度项目,台湾没有要求,物理性能要求中的强度和吸水性两个项目,检测方法接近,如吸水性大陆标准检测的时间是100s,台湾是60s。如表1所示。1.2卫生纸的大陆和台湾标准对照分析主要差异:一是大陆标准的技术指标按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区别设置,而台湾标准无分等分类设置;二是大陆标准与台湾标准在考核项目上有相同项目也有差异性项目,大陆要求的水份、柔软度项目,台湾没有要求。物理性能要求中的吸水性性能、检测方法接近,大陆标准检测的时间是100s,台湾是60s,而强度性能大陆是考核纵横平均抗张指数,台湾是破裂强度,分别对应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如表2。1.3卫生巾的大陆和台湾标准对照分析卫生巾大陆标准与台湾标准在考核项目上有相同项目,也有差异性项目。对卫生巾渗漏性能,考核项目不同,试验方法差异性大,渗入量和回渗量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渗漏性能。如表3所示。1.4纸尿裤的大陆和台湾标准对照分析大陆纸尿裤产品标准包含了台湾三个相关的纸尿裤产品标准,大陆标准与台湾标准在考核项目上有相同项目,也有差异性项目,特别是台湾标准对甲醛含量和材料抗张强度有要求,而大陆没有要求,在纸尿裤渗漏性能上,大陆的回渗量与台湾的表面干爽性(回渗量)要求接近,大陆的渗漏量与台湾的无渗漏要求接近,差异在于大陆考核滑渗量,台湾考核尿液保留量。如表4。2两岸质量标准差异对一次性卫生用品贸易的影响质量标准在两岸贸易交往中同时发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在积极作用方面:首先是保证了产品基本质量;其次,标准及为保障标准的实现而制定的相关法规降低了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贸易发展;第三,随着社会技术创新,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为目标的质量标准也不断进步,通过贸易交流,同时也实现了标准的交流,因此也推进了产品检测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向高质量调整。在消极作用方面:产品标准繁多,存在差异性,互不认可,阻碍了贸易交流和市场开放。由于历史原因,两岸在技术法规、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和合格评定程序等方面缺乏细致、深入交流,信息查询和交流渠道也不通畅,导致双方标准互认上存在隔阂,从而对产品成本、通关便利化、产品质量检出不合格风险,以及民众质量信任感等产生影响。2.1标准差异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产品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产品物料成本、生产流程成本和检验检测成本等。因质量标准的差异在产品物料的选购上,可能需要采购与本地市场销售的产品不同的原辅材料,如不同环保要求、不同色牢度要求的原辅材料,又如是否含有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的原材料等的不同,都会对物料成本产生影响;在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上,为满足对方市场质量标准改进生产工艺(如固色、增白),增印/增贴产品标志标识等,都提高了生产流程成本;另外为实现产品输出,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包装、出厂等环节或多或少必须增加目标市场的检测项目、检验检测设置,都提高了产品的检测自控成本。对于因标准差异对产品成本影响程度的测算,可以通过企业调查,计算出因标准差异而增加的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的方法进行定量的估算。这些费用可以包括:不同物料的价差,工艺及流程改造费用,检验检测费用的增加,重复检验检测的费用,标识的费用以及增加的人工、延滞费用等。2.2标准差异对产品通关便利化的影响在通关环节,标准差异的影响尤为突出,如口岸环节的重复认证、重复检验、检测费用及其带来的时间成本和因通关滞留产生的仓储费用等,都提高了通关成本。如入境纸尿裤产品,须进行抽样检测并提供型式试验报告,而一份毒理性能检测试验报告,其周期通常需要两个月以上,无疑大幅度提高了一次性卫生用品的贸易成本,阻碍了通关便利化。对于因标准差异对产品通关便利化影响程度的测算,可以通过产品通关环节产生的费用在贸易成本(主要包括产品成本、通关成本和运输及保险成本)中所占比例的方法进行定量的估算。这些费用包括了口岸检测及其带来的物流、仓储、代理和延滞等费用,另外抽取的检测样品本身的成本对小额贸易而言也占了较大比例。2.3标准差异对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本文中,产品质量风险主要指产品被对方检测出质量不合格的风险。对于特定产品,其质量风险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使用地区的不同而改变,但是由于对质量风险的认知和容忍度不同,带来质量标准的差异,并带来相应法规及检验模式的不同,从而产生质量不合格产品的检出,即产品质量风险的客观评判指标,并且标准差异越大,引发的质量风险也越大。除了质量标准要求的差异外,两岸检测检验技术方法的差异,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差异等等,也有可能导致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的不同或不可比。例如对卫生巾渗漏性能的检测上,双方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差异性很大,不具可比性,因此可能存在一方检测合格,而到另一方后检出不合格的质量风险。对于因标准差异对产品质量风险影响程度的测算,可以通过查询双方口岸检出的不合格情况通报,并分析其不合格项目和原因,统计出因标准要求差异、检验检测方法差异等因素产生的不合格批所占比例进行定量的估算。如,台湾对一次性卫生用品没有微生物指标的强制要求,大陆则有,那么台湾进口的产品如果检出微生物项目的不合格,则可归入该项计算的分子。2.4标准差异对民众质量信任感的影响民众的质量信任感是在对产品的消费体验,和对生产商的诚信、质量监管的严格,以及质量标准的认知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民众的质量信任感对产品的市场占有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影响民众质量信任感的因素包括民众对标准项目要求的不同认知,对对方的标准不了解,对标准法规执行情况不掌握等因素,都会产生质量不信任感,并可能导致消费投诉,甚至阻碍两岸相关产品贸易的发展。而要争取两岸质量标准的互认,首先也必须逐步树立双方民众的质量信任感。民众对某一种产品的质量信任感的测算与评估,往往可以通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反映出来,当然这是建立在产品通关便利,正常贸易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通过对出现的质量典型案例的监测、收集、分析,可以对某种产品在民众中的质量信任感进行粗略的评估。3降低质量标准差异对两岸一次性卫生用品贸易影响的建议随着两岸贸易交往和产业转移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必然会越来越多的涉及到双方质量标准的差异,从而产生的贸易摩擦也会日益增多。2009年海峡两岸签署的《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已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和推动重点领域共通标准的制定”。可见,标准已成为协调两岸产业贸易往来、解决贸易摩擦的重要依据。同时各自贸区的设立,特别是具有区位优势的福建自贸区为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和试点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1加强质量保证,树立质量信任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是消除差异实现互认最根本的保证。生产者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两岸生产业者应密切关注并积极响应对方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认真对待存在差异的质量项目,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做好产品自检和产品质量认证,从源头提升质量,把住产品质量关。依上对照分析,两岸一次性卫生用品标准差异较大,大陆强制性标准规定了微生物项目和必要的毒理学测试的要求,而台湾则未规定,此外台湾规定不得含有可迁移性荧光物质,对纸尿裤甲醛含量和材料抗张强度有要求,而大陆则没有相关规定。其他物理性指标要求,如灰分、水份、柔软度等项目虽对安全、健康影响程度较低,但亦有差异。由于两岸间一次性卫生用品贸易以自台进口为主,因此台湾相关生产业者应重点关注产品微生物项目及包装完整性的自控;对于大陆向台湾出口的产品,企业则应加强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等项目的控制。同时质量监管部门应重点对质量标准差异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抽样检测,同时加强生产企业的标准技术法规指导和产品质量监督,防止不安全产品进入贸易流通领域,逐步树立民众的质量信任感。3.2加强质量沟通,建立重点产品目录一次性卫生用品很多是婴幼儿、妇女、老年人或病患使用,且直接接触皮肤,产品的质量敏感程度较高。建议两岸职能部门建立统一的“两岸重点贸易产品目录”,将一次性卫生用品等敏感产品纳入关注目录,共同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样有利于提高质量监管效率,实现以点带面的社会效果。同时应建立两岸质量安全常态化沟通机制。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质量信息沟通平台,实现重点产品质量信息的相互通报和备查机制,并提供产品标准法规信息的查询、咨询和指引,加强两岸间质量安全技术、检验检测技术的交流、沟通。3.3增强质量互信,推进质量标准互认在建立健全两岸质量保障互信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两岸一次性卫生用品产品认证和检验检测结果互认,促进贸易便利化,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为双方企业顺利进入对方市场铺路架桥,互惠两岸人民。互认的基础是对差异的研究、认识、以及相互借鉴和相互趋同,因此,应加强交流研讨,厘清双方主要质量标准差异,协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质量要求、检测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双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互认,检验认证机构的互认,产品检验鉴定结果和企业质量体系评审结果的互认,以及产品认证的互认,和对行业从业人员资质的互认等。标准差异越大,带来的贸易成本越高、产品质量风险也越大。从长远看,在保障两岸人民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的质量目标之下,努力消除产品质量标准差异,逐步使两岸检验标准、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趋于一致,更加关注有毒有害物质和人身安全,与国际通行检测项目更加接轨,共同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基金项目: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FK2015-13)】参考文献[1]徐晓望主编.商海泛舟闽台商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http://zt.xmnn.cn/b/hxlt/tl33_49/201406/t20140618_3900830.htm.第四届海峡两岸质量论坛昨开幕质量升级推动两岸共赢.厦门网,2014.6.17.[3]詹思明主编.海峡两岸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5.[4]詹思明,陈华忠主编.海峡两岸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11.[5]詹思明,王仲符主编.海峡两岸检验检疫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8.[6]陶爱萍,等.促进抑或阻碍—技术标准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机制及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2.[7]葛京.标准的形成及其与国际贸易关系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8]赵静.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商场现代化.国际经贸,2014(25).[9]高玉潮,王凡,林春能.涉台检验检疫产品质量风险及影响研究.检验检疫学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