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并没有象企业管理那样规范和有效,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从管理还是从制度方面,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监控都是不完善的,我觉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问题
(一)从管理思想方面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现有会计信息不能或完全不能反映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的全貌,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宏观架构没有建立起来。而企业则不一样,由于只有不断地提高掌握信息的程度,才能不断地提高管理的水平和管理的有效性,以最终达到提高效益的目标。ERP、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均是基于这样的情况提出的具体解决对策和手段。
(二)从管理制度方面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实践,制度规范行为,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具体情况的千差万别,在内部管理及其制度建设方面也是参差不齐。从总的角度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健全,尤其缺乏系统性。
(三)从会计信息化手段改进方面来看,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信息不充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变革性地改变了信息管理的模式。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要求和系统的规划,加之其本身的机制问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手段参差不齐,这个情况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系统中,是较为普遍的,其根源在于未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运用到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实践中去。
(四)从会计信息化人员的素质方面来看,其相关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科学管理的思想意识薄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象比较普遍;另一种情况是能力强的人“心不在焉”,其精力放在了追求自己个人利益上面去了。
(五)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方法落后,习惯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
对策:
1、各行政事业单位自己要切实加强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人才队伍的素质要与技术进步、管理进步同步提高,从而真正形成良性循环。以科技进步推动管理进步,以管理进步推动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因为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归根结底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和主观能动性地发挥,没有一支综合素质过硬,来谈会计信息化建设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2、不断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管理流程各环节,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水平。应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对原有组织机构进行适当调整,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以适应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保证各级责任中心的控制信息交流和不同层次控制信息的适时反馈。
3、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必然要求。各级会计人员除了自身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外,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业务培训,抓好继续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综合判断分析能力,并建立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财会人员树立新观念。各单位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的根本保证。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会计核算问题
(一)制度执行不力
1、对原始票据的管理。近年来,对原始凭证的管理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原始票据记载的内容、信息失真,甚至出现了“假冒伪劣”的数据。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原始票据的管理。
2、应缴款项的管理。实际工作中,单位的应激款项管理不够规范,使用上比较混乱,使其大部分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乱支乱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3、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一是会计部门和财产管理部门没有按有关规定,对各项物资进行清理盘点,致使盘盈、盘亏资产不能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作出处理,调整财务,从而导致账实不符。二是没有按规定进行年终结账。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没有按新财务制度的规定,将收入支出账户的余额全部转入“结余”账户,而是仍沿用旧的账务处理方法,将本年度结余虚列支出转入存款,造成本年度内收支不实。
(二)资产管理有漏洞
财产物资处理不及时结算形成呆坏账。有的单位把闲置的设备物资作价划给企业、其他单位,或把库存物资以赊销形式出售,事后不及时清理、结算,长期挂在应收款账户上,日久形成呆账。或无偿划拨给下属单位,也不办理有关手续,为了有效地制止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不规范行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财政部门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及资产的管理监督。
对策:
1、切实做好会计核算监督工作。其重点是把握好原始凭证审核和财务收支监督两个关口。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会计核算监督质量,必须从会计信息源头控制着手,掌握虚假信息识别技巧和科学的核算方法。会计人员应通过监督原始凭证,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制止、纠正和揭露经济业务的违法违纪行为。财务收支监督主要包括收入监督和支出监督两个方面。财务人员在对收入监督审核时应注意是否存在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超范围或超时限收费;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不及时解缴入库,挪用、截留收入;改变资金性质,设账外账等行为。支出的审核监督重点主要是接收的支出票据是否为合法票据和有效票据;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规定;支出的审批程序是否规范等。
2、严格经费支出管理,杜绝挥霍浪费现象。第一,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对于每项开支,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方可报销。第二,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并附有关批件,由经办人员负责签字,财务人员审核,领导审批后才能予以报销。第三,统筹安排使用各项经费。第四,加强经费开支的事前监督。第五,健全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
3、对原始票据报销传递程序的管理。一是由经济业务发生的经手人、科室负责人先审核签字,说明此经济业务确实发生;二是由分管各单位经手人根据要求填好报销单,送财务处就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财务制度,是否符合开支范围等进行审核。
4、强化预算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完善预算控制体系,使控制标准的确定更加合理。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力争将部门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加强预算的执行管理。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要严格控制各项收支,每笔支出都应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认真落实财务规章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支出规模。同时,加强预算执行责任体系的建设,责任到人,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从而激发部门管好用好财政经费的责任感,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5、完善内外监控制度,杜绝内部腐败。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立内部制约机制,防范风险。每一笔支出都应实行事前审核,核对金额,在保证凭证真实、准确、合理和合法后,才能付款。提高单位财务的透明度,让社会和群众来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6、完善财产管理机制,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财政部门要严格界定固定资产范围,使会计中心能够统一固定资产入账口径;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健全固定资产账务审核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落实固定资产使用责任人制度。
7、规范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为保证单位进行清理结算和财务决算报表准确、真实、完整,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应做到:(1)单位内部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财物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建立健全账簿记录,做好会计基础数据的建档立制工作。(2)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于年终结账前,对单位的各种暂存、暂付、借入、借出的往来款项,需严格按照“严格控制、及时清理”的原则,分类清理。同时,将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及时转入各有关账户,编入本年决算。
参考文献:
[1]李志军.论如何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J].科技信息,2007(28).
[2]李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EB/OL].文化发展网,2005-11-9.
[3]袁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