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类有关哲学与生活的论文,关于漫中华武术的哲学基础其美学蕴含相关毕业论文

时间:2020-07-04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这是一篇武术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漫中华武术的哲学基础其美学蕴含相关毕业论文。是逻辑学专业与武术及传统体育项目及体育文化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武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载体与缩影,学习传统武术可以深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释的魅力,可以使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体验到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所在.

关 键 词 :中国传统武术 武术文化 哲学 美学蕴含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

一、武术与中国传统哲学密不可分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从它的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来看,它不断地吸取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与这些文化不断交融、不断影响.所以,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又无一不与社会文化结构相统一,无一不体现出社会其它文化结构的特点.从武术发展的历史看,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术理论中包含着浓厚的古典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及人们认识能力的历史局限性,多带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特征,如“五行说”、“气本论”等,其中的“五行说”更成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而我国古典哲学中的“道”“气”之说以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理论等,均是武术理论的重要依据.“气”被视为武术养生的理论基点.中国武术在保身、健身、尚德、自娱的理论观念指导下,运用太极说,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等,高度概括和总结了拳理、拳技、技术战略,为各类功法构筑了牢固的武术理论基础.同时,武术与宗教、传统医学、兵家、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极大的影响.另外,武术与传统文学有着相互滋养的关系,如武侠文学就是在武术影响下产生的独特民族文学,武侠文学又与现代大众传媒电影、电视结缘,更增强了感染力;再如杂技、舞蹈、戏曲、书法等也都与武术有着相通之处,这些都说明中华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道教佛禅在思想层次上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

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作为本土宗教的民间性和包容性,却以其无为、主静、易理、太极、八卦等思想和观念深刻地影响了武术的理论,甚至形成了像内家拳那样一个具有浓厚道教哲学意蕴的武术系统.道教在哲学思想上主要继承先秦“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老子关于无为、贵柔、尚雌、崇阴、法水、主静等思想被道教转化为自我的宗教精神和原则,成为道教哲学的核心和行为准则.这样一种精神和观念可能主要在宋、明之时开始为中国武术文化所融摄,进而形成一种武术技术指导的思想和理论.其核心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和“以柔克刚”.从内家拳的三个主要拳种太极拳、八卦掌和形意拳的技击原理来看.这些拳法主旨不讲主动攻击对手,而讲究因敌之势,乘敌之机,所谓“转变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滞,静中能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如果我们将这些武术技击理论同中国古代道家以及道教的无为、守雌、贵柔等理论相比较,就不难看出这种武术理论和技击原则的真正哲学根据和思想本源.

不仅如此,道教的“重生”、“全生”等养生思想观念同样深刻地影响了武术文化.道教的行气、导引、吐纳之术直接为武术所借鉴,道教的无为、贵柔、主静等思想则直接指导着武术自身的理论建设和发展,太极拳等内家拳种的产生就是道教思想影响的结果,中国武术传统虽一贯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和价值,但在大多数拳械和技击技术中,它必定主要服从技击价值和功能.而中国道教的核心构成之一,是在神仙思想指导下重视人的生命养护,“道在养生”即是道教的基本追求和口号.因而一旦道教文化渗入和对武术发生影响时,这种养生观念和思想对武术的基本价值就会产生巨大撞击,以致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深受道教思想影响的拳术极为鲜明地突出了养生价值,形成了合养生、技击为一炉的新的武术实践体系.对于佛教而言,对中国武术文化所起的作用是内在而非外在的、是深层的而非表层的.“禅宗修为”全凭自身体验,这一点和武术的锻炼有共同之处,即两者皆属于自身的修养和悟性,可能这就是为何将中国武术定格为“重体验、轻实证”的答案所在吧.武术本身的发展历程中也体现着很多地方的佛教特色,佛教思想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武术的形式来发扬.武术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又相互影响的关系.


武术本科毕业论文这么写
播放:37812次 评论:4522人

三、儒家文化对武术核心“崇德”观念的影响

如果从武术精神的构筑角度来看,儒家学说似乎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首先,儒家“武备”之说推动了动态技击武术的发展.这种“武备”对统治者有利,以后的各朝各代便把它列入“讲武之礼”、“军礼”的范畴,对中国武术技击技巧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决定作用.另外讲求“仁、义、礼”的儒家哲学还大大影响了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并成为其基础和核心.儒家学说的创始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把德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了中国武术重德重礼、尽忠尽孝的特点;儒家主张要克己正身、重义轻利、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其理想人格是谦虚待人、稳健含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胸怀坦荡的“谦谦君子”.同时,儒家哲学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求积极入世的社会作用.以上这些哲学思想都渗透到了武术文化之中,成为武术文化的核心层,比如对武德的追求.“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崇德”,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注重武德,是武术文化的鲜明特点.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的武术,各方面无不贯穿着浓厚的伦理道德思想,强调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使崇德尚武相辅相成.武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习武者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的产生与武术的产生、发展相适应,其含义与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处处体现着中国是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美德特性.武德是通过武术展现的,习武者以它作为道德准则,实际是综合了道德标准和精神价值而产生出来的美学观念,也正是由于这种理念使得中华武术能够经久不衰.武术的“真”就真在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源于真实的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是对生活高度的概括和集中,是从生活中摄取的典型.古往今来的武术家总是善于把他们的真挚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他们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美的形象结合起来,进行艺术上的再创造.因此,每一个有成就的武术家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艺术大师.

漫中华武术的哲学基础其美学蕴含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武术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儒家仁学思想是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仁”体现了一种博大的爱心,是一种道德意识,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义”是一种伦理观念,强调习武者必须遵循一定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信”是指要诚实可靠、信守承诺,这是武术界注重的优良传统.“勇”集中体现了习武者要善恶分明、见义勇为的道德品质.

四、武术美学的内涵

中华武术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是一项有着健康和艺术之美的运动项目.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赏心悦目,激发人们美的情操和心灵,其全部内涵倾透了中华民族的气质、民族精神.可以说“内外兼修、德艺统一”是武术文化的至宝,它体现了深奥的东方哲理.中国武术所有拳种流派几乎都以“内外兼修”为宗旨,讲究“精、气、神”,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讲究“神形兼备”.它重在对内在感情的抒发和对内在修养的体现,重在写神、写意.武术运动无论哪种拳术套路,都强调内在的意和气与表现在外的动作相统一,使手眼相随,步法与身法相应,身体上下协调,而且节奏鲜明,动则如龙腾虎跃,静则如山岳耸峙,整套动作起伏跌宕,出神入化.形神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名词.所谓“神”指的是运动员的思维活动过程.所谓“形”指的是在“神”的基础上合理地、完整地、充分地表现出高难度的技术.比如,太极拳看似轻灵柔和,缓慢平滑,却连绵不断、虚实分明,练起来有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的效果,给人一种形断神不断、暇思无限的美感.设想一个运动员在练习长拳套路时,心神分散,形先到而神未到,神形分离,武术运动将失去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失去艺术感染力.所以,光有形似不行,要用完善的技术将内在的“神”与外在的“形”统一、和谐地融为一体,既有耐人寻味的外表美,又有丰富耐看的内在美,使内外兼修的形神统一贯穿在整个武术运动过程中.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zhexue/ljx/386738.html

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武术不但以其形象美诉诸于人的视觉而引起美感,而且还因为人的情感、意念和思想倾注到它的每一个动作之中,使它更加富有魅力.武术中的虚实变化,不仅是外部形态的变化,更主要是表现在意念和情感的变化上,这个过程瞬息万变.这种真真假假、声东击西错综复杂的变化,正是武术的魅力所在.从美学角度来看,中华武术的美主要表现形式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阳刚之美,展示了武术运动中巨大的威力与能量,能够剧烈的激发情感,外拳家多属此美;另一种是阴柔之美.如果前者是激流猛浪,后者则是如烟如云,它更多展示了事物的相对统一、和谐和对称.内拳家多属此类.

世间万物无不蕴含节奏,其运动速度力量不断变化,产生了“动如涛、静如岳、快如风、立如松”的节奏神韵,武术十分注重节奏强烈的根本――快.“拳无不破,唯快不破,出手似箭法,回手如火烧”,说的就是速度.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动静有致是中华武术节奏美的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武术动作的不间断性和间断性的对立统一,即视静犹动,虽动犹静.当动作处于缓势或定势时,是形断而意不断,是动的蕴酿和积累;动作由缓转急,由静变动时,则是不发而已,一发而无不发,一动而无不动,连贯性紧密,易于发挥速度.由慢到快的变化,变化越快,节奏也越明显.武术动作可分为动造型和静造型两种,两种造型在空间和时间的建立,形成了运动中连续不断的画面,尤其从整体上看,这两种造型是相互联系的,互相转化不可分割的.武术动作造型别具一格,独具特色,能使人浮想联翩,唤起美感.武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是在时空的运动变化中完成各种造型的,因此它必然形成一系列连续动作画面.而各种造型均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典型形象,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动感画面,显示出了它迷人的艺术魅力.武术讲究“拳种须有人在”,旨在传神,不求形似,创造武术的艺术意境.凡有练武造诣的人都感触其中奥秘不仅在于其功夫的博大,更在于其震撼人们的内在精神力量.

五、结语

我们今天来研究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弘扬武术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而且弘扬武术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之举.武术深厚的传

关于漫中华武术的哲学基础其美学蕴含的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武术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统文化内涵决定了它积极的社会功用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强身健体、文化娱乐、陶冶情操等方面;而体现在社会现实中则具有促进团结稳定、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振奋民族精神等重要作用.同时,从美学意义上来讲,中国武术之美是外儒与内道的统一,儒道互补熔铸了武术的审美特征,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范畴,反映了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在体育迅猛发展的时代,在东方文化日益崛起、东西文化逐渐交融前进的今天,人们已不满足于仅仅是对武术技艺的传习,而是希望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探讨武术文化的美学特征,进而从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它、认识它,使武术文化得到弘扬光大,让它能参与融汇到世界体育文化蓬勃发展的洪流中去,从而让世界人民能更好地全面地了解中国武术、认同中国武术,共同分享中国武术,在发展中寻找武术与时代的契合点,在发展武术技艺的同时实现人们的文化追求.

参考文献:

[1] 古柏:《论体育文化的民族化与创新精神》,《体育文史》,1998年第3期.

[2] 旷文楠:《中国武术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地位》,《体育文史》,1988年第4期.

[3] 杜七一:《试论武术文化的传播》,《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4] 胡小明:《中国古典美学与武术》,《体育科学》,1990年第5期.

作者简介:刘永浩,男,1977―,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单位:西安工业大学体育部.

武术类有关哲学与生活的论文,关于漫中华武术的哲学基础其美学蕴含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传统美学论文
中!签约保过!快至1.5年毕业!手机app学习。翻译美学论文2016年,翻译美学论文年度导师论文题目授予学位门类10820210001段志军中国哲学陈徽孟子与庄子圣人观之比较哲。

关于护理美学的论文
护理美学复习题学史上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有哪几种观点?整体护理的开展,显现了护理美学的哪些作用?,2,如何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加强对社区人群的身心审美护理?,3,什么是护士?。

实用美学论文
中!签约保过!快至1.5年毕业!手机app学习。翻译美学论文2016年,翻译美学论文年度导师论文题目授予学位门类10820210001段志军中国哲学陈徽孟子与庄子圣人观之比较哲。

中华
听生人数成招生数普专生数高校网校生数。中华名医薪火传承论坛-87874411 《中华传奇》434000湖北省荆沙市沙市邮局中山路支局28号信箱碧川0716--8214020 《民。

关于美学论文
中!签约保过!快至1.5年毕业!手机app学习。翻译美学论文2016年,翻译美学论文年度导师论文题目授予学位门类10820210001段志军中国哲学陈徽孟子与庄子圣人观之比较哲。

口腔美学论文
中!签约保过!快至1.5年毕业!手机app学习。翻译美学论文2016年,翻译美学论文年度导师论文题目授予学位门类10820210001段志军中国哲学陈徽孟子与庄子圣人观之比较哲。

广告美学论文
5年毕业!手机app学习。翻译美学论文2016年,翻译美学论文年度导师论文题目授予学位门类10820210001段志军中国哲学陈徽孟子与庄子圣人观之比较哲学20820210002。

大学体育武术论文
武术论文开题报告学校师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学校曾邀请延边大学李凤月教授,延边州教育科学研究所俞永虎主任,州教育学院高中部主任金希日教授等专家到校为全体一线教师做专题讲座.积极组。

美学论文
中!签约保过!快至1.5年毕业!手机app学习。翻译美学论文2016年,翻译美学论文年度导师论文题目授予学位门类10820210001段志军中国哲学陈徽孟子与庄子圣人观之比较哲。

景观美学论文
中!签约保过!快至1.5年毕业!手机app学习。翻译美学论文2016年,翻译美学论文年度导师论文题目授予学位门类10820210001段志军中国哲学陈徽孟子与庄子圣人观之比较哲。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