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开办的新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型的管理人才。目前,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专业定位不太清晰、专业特色不够明显、课程设置较为混乱、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等诸多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应适当控制办学规模,科学定位专业方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注重专业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学生实践模式,并可尝试开办“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方向,以解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存在的危机。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危机;出路;
作者:余敏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也在向纵深推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许多社会事务将由公共管理组织来完成。此类变化给我国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日益显现,同时也为公共事业专业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受社会需求和国外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影响,我国开始重视不同于“行政管理”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与教育,并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率先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问题,出现了“合法性”危机。因此,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规范性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为政府确定科学合理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提供建设性意见,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公民的合理期待。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特征
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是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在较高层次上的交叉、综合运用的一个管理过程。21世纪我国公共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具有一定管理意识、较强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公共服务意识。推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公民的整体利益、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宗旨。这要求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公民与社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核心。
2.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行为与公民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目标的一致性与实现方式的矛盾与冲突,个人利益在实现过程中,主观上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客观上又从公共利益整体上为其提供保证、支持与协调,对有损于公共利益整体的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既要立足于整个社会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从整体的角度保证个体正当利益的实现。[1]
3.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层次,服务对象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其操作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思维敏捷,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把握大局,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全面的管理才能。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掌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通过四年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2](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分析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人际协调、沟通能力。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危机
尽管教育管理部门和很多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都有着较高期待,但在现实生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没有培养出符合上述特征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反而出现了诸多深层次问题,暴露了它的合法性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专业定位不太清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与其他新专业的一个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从学科的角度看,其母体学科的公共管理学,亦是1997年经调整建立的新学科。[3]教育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各高等院校的招生简章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目标定位。然而,我国的公用事业单位,特别是那些从行政上转制的事业单位,依然是高度垄断的部门,尤其是对就业机会的垄断。社会上培养出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但真正通过事业单位招聘就业的极少。以苏州大学为例,在近两届的毕业生80人中,2006届仅有5人,2007届仅有7人通过选调进入政府部门,两届仅有5人进入中学任教或从事教育管理,1人在就业服务机构就职,其他学生都进入企业或自谋职业。培养专业人才与不使用专业人才已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再如,许多综合类院校设置了教育经济管理方向,但是,这一培养目标与中小学对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矛盾,中小学的管理更加需要的是“要懂管理,更要会教书”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突出其专业才能,而非管理能力。由此可见,这一矛盾的解决是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只有解决教育“产品”的销售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根本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二)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自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开始,该专业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之势。2000年全国仅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2001年招生院校有132所,2002年有180所,2003年有220所。到2006年全国已有303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按照每校每年平均招收50人计算,该专业每年招生万余人。从招生的绝对值来看也许并不大,但相对于我国该类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看,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其中专业特色不明显是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很多高校基本上是依托于本校原有学科基础及专业师资力量进行办学,如师范院校依托于教育系,医学院依托于卫生管理,体育学院依托于体育管理等。由于各高校办此专业的背景不同,本专业毕业生所授学位差异也较大,有管理学、医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各种专业学士学位。这样,专业特色并没有通过专业方向的确定而体现出来,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还有不少高校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公共管理类学科课程体系的大小四平台课(即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和公共事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以政治、管理和经济等课程为主线,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4]这些高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关系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并未理顺,“专才”与“通才”的关系没有很好的统一。正因为如此,才使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模糊,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
(三)课程设置较为混乱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一个专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特点,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狭窄,专业方向不明确,因此,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是把经济、管理、政治、社会等学科来个“大杂烩”。如,某高校该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为l2门,经仔细对比,发现这12门专业课程中,既有“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又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5]还有,目前很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较多,但各专业方向关联度不高,学科相容性不强,(见下表)。[6]与此相对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松散,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无法突出其“公共事业”的属性。学生的感觉是“什么都有,但什么都不精”,培养的学生很难做到“术有专攻”,而且课程本身多以“基础”,“概论”等形式,基础理论性课程过多,实务应用性课过少,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多方向本来是专业发展的优势,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几乎是涵盖所有私营部门之外的专业。多方向带来了课程的简单“嫁接”,忽略专业的特点与属性。课程设置的另一个问题是教材,公共事业管理教材系列开发时间短,缺乏实践的检验。学生与老师普遍感觉教材本身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但是目前可供选择的精品教材较少。
(四)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就业难是目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更是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2002年以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出现明显滑坡,初次就业率低于直属高校85%的平均水平,甚至有的学校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60%。有些高校签约率仅在48%左右,低于中文教育的签约率(71.94%)和历史专业的签约率(58.82%)。[7]尤其是一般院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理工专业,在文科类专业中也处于后列。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相似,而且职位非常有限,属于稀缺资源。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相对稳定,流动性极小,不可能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岗位,并且,本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三是知识的“大杂烩”不能适应管理专业化的要求,专业性不强,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学生在哪里就业,似乎难以确定,教育领域有教育管理专业,医疗卫生领域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等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表面上就业领域广泛,实际上还要落实在上述具体的领域,要和上述专业毕业的学生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8]四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本专业的学生并无优先权;五是目前研究生目录中未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增加了该专业学生的考研难度。
三、办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出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国外引入到膨胀式发展,再到目前的发展困境,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价值与存在的必要性,而是要解决它的发展出路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危机的解除,一方面受制于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体制及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体的认识与行动。针对上面提出的几点危机,笔者认为应着重在以下方面努力,以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适当控制办学规模,合理定位专业方向
对于新办专业来讲,发展速度太快,办学规模过大,实际上并不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亦不例外。为此,教育部应该对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发展进行有效的规范要求与指导,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第一,进行专业人才预测,为各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参考。专业人才的供给是否超过社会需求,不能凭感觉判断,而是要通过科学预测来认定。由于各高校一哄而上的从众心理和对全局把握的偏差,对同一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往往缺乏准确性。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专业人才预测,确定专业培养规模和布点,进行专业布点的调整,同时为各高校招生提供决策参考。第二,进行校际间相同专业的水平评估与比较,“扶优淘劣”,定期组织专家对各高校的公共事业及其相关专业进行综合评估,依据科学方法排出等级和名次,并根据预测需求,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
针对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向不明确,各高校首先应该做的是根据本校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办学优势,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录,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如综合类院校可以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录选择1-2个专业方向,农业类院校可以定位于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院校可以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财经类院校可以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原有的财经专业相结合,培养既掌握公共管理一般知识又具备公共部门财务专业知识的新型管理人才。总之,确定办学方向时,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本校现有的条件及将来的发展,突出专业特色。惟有如此,才能保证和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教材建设
针对课程体系设置繁乱的情况,各高校应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尽快构造规范的课程体系,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综合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经济学和政治学为学科基础,脱胎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又广泛吸纳新公共管理等新理论,大量运用管理科学的新方法,是一门集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主干课程必须包含公共政策学、领导科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社会学、社区管理等。因此,建议各高校在设置该专业课程体系时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遵循专业要求,开好专业主干课程,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应性,为学生继续深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抓住“管理类的许多知识是相通的”这一特性,在进行“厚基础、宽口径”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让学生具有较宽的适应性和多方面的知识。
教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求,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的作用,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编写出较高水平的统一的规范性专业教材。
2.同类高校、省内高校、名校与非名校加强横向合作,促成全国分类、分省高校专业学科指导委员会分会的成立,并在充分研究和调研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合作编写一套能够体现公共事业管理特性,超越“概论”、“原理”类的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教材的特色性的统一;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操作性的统一。
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者应关注中国的社会变革现实,从中汲取营养、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将这些融入到教材之中使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掌握管理社会的方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学生实践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上,目前要特别注重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既要积极引进一批跨学科(如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又要从整体上通过在职培训和定期考核等办法,促使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更新知识,并能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科研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教育经验,聘请政府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有丰富经验的官员或卸任官员担任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任务。
为了提高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实践环节必不可少。过去由学校统一分配实习的模式已不复存在,寻找实践单位成为困扰教学单位(学院或者系)的问题,而专业招生规模扩大更是加剧了这一困境,因此需要探索一套新的实践模式:
1.强化教学实习。
由于教学实习过去主要是针对教育专业学生,并且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具体实习时,对过去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做了一定的修改,即仍然可以到各级各类学校去进行教育教学实习,但教学实习的课程则可以灵活多样。比如,中小学的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等国家规定的几种课程里,有条件的学生都可以进行试讲,也可开设专题讲座、知识性讲座,并尝试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从素质教育角度看,教育教学实习不仅是体现该专业学生特点的较好实习方式,而且也为学生增加了必要的社会实践机会和经历。
2.建立实践基地。
学校应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
3.注重分流实践。
为缓解就业压力和实习经费不足问题,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并通过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努力将实习与学生将来就业挂钩。实践证明,此路较为可行。[9]
(四)尝试开办“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方向
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步伐加快,城市社会工作和社区建设迅速发展,大量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社区概念不断加强。社区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人们在工作之余的大部分生活将在社区内进行,越来越多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将由社区管理机构来组织。但同时与我国城市社区的蓬勃发展相比较,社区管理机构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却严重缺乏,社区管理人员的学历、年龄、专业背景已不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管理方式比较落后。据笔者抽样调查发现,目前,在社区管理干部中,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不足12%,高中以下学历者占到了40%以上,年龄在5O岁以上的高达65%,来自于下岗、失业人员的比例高达30%以上,且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不足2%。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一大批掌握扎实的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过硬的社区管理、服务的方法和技巧,能用现代管理理论对社区、社保部门等社会工作机构进行行政管理、网络服务、发展统筹等工作的协调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未来对现有社区管理队伍更新换代应是当务之急。据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大城市人才市场预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社区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每年至少在2000人以上,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若一些综合类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在社区管理与服务方面有所突破,依靠它们现有的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等管理类专业优势,办好、办出特色,树立起自己的专业品牌,应该能够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