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广东省全面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和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劳动者就业能力不断提升,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研究新常态下的就业结构和发展趋势,对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联动性分析
(一)产业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省经济结构总体上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46.5%提升到2006年的54%,但之后有回落趋势,2016年第二产业占比降至43.3%。第三产业占比在2000-2010年之间存在波动,但是总体上保持稳定。2010年后,受到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政策的影响,第三产业占比逐步提升,到2015年突破50%,2016年达到52.1%。
通过表1对比,广东省三次产业的比重与同类省份基本持平,但与国外先进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一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低端的代加工行业较多,而先进制造业较少。目前,广东人均GDP突破70000元人民币,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比中等收入国家/地区高出近10个百分点。二是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广东省第三产业与中等收入国家相比,比重低出5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内涵仍不足。
虽然广东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大部分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却增长缓慢(表2)。服务业整体上仍然处于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低端水平,商贸、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仍占主体,且大多是散、小、弱: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比重仍相对偏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就业结构
从图1看,广东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保持稳定。但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仍然较高,第三产业仍有很大的空间吸纳其他行业的就业人数。
就业变化基本与经济结构变化相吻合。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从2000年的40%下降至2015年的22%,平均每年下降超过1%。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样本区间内存在较大的变化,但是总体上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逐渐上升,这是因为第二产业主要是由制造业等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构成,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等影响从而呈现波动性变化。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2002年下降至最低26.5%,在2011-2015年保持在41%的高位水平,但也存在轻微的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样本期间内保持稳定,为33%左右。受到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政策的影响,广东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2011-2014年间有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年上升0.6%,2015年达到36.9%。
与广东省相似,浙江、江苏、山东等省的第一产业从业比重都是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逐渐上升。但是,除了山东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31.7%)比广东高外,浙江、江苏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小于20%,均比广东省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浙江省(50.9%)、江苏省(43%)均比广东省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广东省与浙江省、江苏省持平。
(三)就业与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主要从广东省的一、二、三产业和相应的就业结构出发,分析就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偏差。结构性偏离度是研究结构性偏差最为常用的一种分析工具。我们采用某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与1之间的差值来测定该产业的偏离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结构偏离度为0,表示该产业达到均衡状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较合理;结构偏离度大于0,表示该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产业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相一致;结构偏离度小于0,表示该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存在着大量的富余的劳动力需要转移。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偏离度在样本期间内为负值,且一直保持在-0.8左右,这说明第一产业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虽然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总数在逐年下降,但是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没有向0靠拢,人均GDP依然很低。因此,急需通过措施增加第一产业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同时也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第二产业偏离度变化幅度较大,偏离度在2000-2002年保持高位,在2003年出现迅速下降,并在2004-2005年出现上升,之后一直持续下降,这说明广东省第二产业的产业偏离度得到了改善。2002-2005年第二产业偏离度出现很大的波动,主要是由于“科技股泡沫”引起的。
第三产业偏离度为正值,且一直保持在0.35左右,这说明第三产业存在大量的就业吸纳空间。虽然近年来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不断上升,但是由于服务业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仍然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广东省第一产业偏离度在样本期内为负且保持稳定,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富裕劳动力。第二产业偏离度在样本期内为正且逐渐趋向于0.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越来越合理。第三产业偏离度在样本区间内为正且保持稳定,第三产业仍有大量的空间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二、就业与产业结构协调分析
主要从就业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出发,分析广东省产业与就业的相似程度。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系数越小,说明该地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越差,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之间越不均衡;两者协调系数越大,表示该地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越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之间越均衡。
由表4可以看出,广东省的就业与产业协调系数存在着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广东省就业产业协调系数仅为0.817,经过多年的产业调整升级,2015年升至0.949。当前,广东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系数处于较高的水平,就业和产业基本处于均衡状态。但与同类省相比,浙江省、江苏省的就业产业协调系数都比广东高,只有山东比广东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广东省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比重较高,2015年就业比重达到22%,但是第一产业产出比重不到5%。
综上所述,广东省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系数处于较高的水平,就业和产业基本处于均衡状态。但是相比江浙,广东省就业产业协调性仍然较低。广东省需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服务领域,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新常态下广东省就业趋势的定量分析
(一)劳动力人口预测
采用年龄移算法,以2010年“六普”数据为基础,对广东省2015-2030年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进行预测,从而推算广东未来的劳动人口供给。预测显示:
1.户籍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萎缩。预测期内,15-64岁户籍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出现持续缓慢下降再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6312.1万人降至2022年的6272万人,年均减少5.72万人,年均降幅0.9‰。2022-2030年,劳动力人口从6272万人逐渐上升至6345.1万人,年平均增加9.14万人,年增幅1.4‰,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却逐渐下降至63.65%。这表明,户籍人口中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人群在逐渐缩小。当前的“民工荒”真实反映了户籍劳动年龄人口供给状况,未来20年工人短缺问题将更为严重。
2.常住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足。2015-2030年,常住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5-2020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从8044.1万人增至8543.3万人,年均增长99.8万人;2020-2030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保持稳定,劳动年龄人口保持在8500-8600万人之间。流动人口是常住劳动年龄人口的重要来源,是劳动年龄人口的重要补充。预测期内,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2020年持续增长,然后在2020-2030年内保持稳定。
(二)三次产业未来就业趋势预测
主要采用理论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方式,并根据经济含义明确、统计上显著,预测效果好三原则,构建就业预测模型(见表5、表6和图3)。预测发现:2015-2020年内广东省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平均下降2.3%,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下降稍微更明显,下降2.48%。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6.1%。主要是产业升级引起的就业人员在产业内部的流动,第三产业从第一、二产业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
根据模型预测可得,广东省2015-2020年总体的就业人数存在稳定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1.08%,预测到2020年为6593.3万人,平均每年总就业人数上升约68万人。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总体存在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2.3%。在2015年略微下降,但是在2016年、2017年有所上升,2018年之后有所下降。数据统计201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约为1375万人,预测到2020年为1199万人,平均每年下降约30.5万人。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总体上存在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2.4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在2017年后会有一个快速的下降趋势,数据统计2015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约为2547万人,预测到2020年约为2200万人,平均每年下降约60万人。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总体上存在一个快速的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6.1%。第三产业2017年之后存在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数据统计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约为2297万人,预测到2020年约为3194万人,平均每年上升159万人。
总的来说,2015-2020年,广东省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下降更为明显。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是产业转型升级引起的就业人数在产业内部的流动,第三产业从第一、二产业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
四、政策建议
(一)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充分就业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从而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构建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机制,带动充分就业。培育和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挖掘就业潜能。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高效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拓展农业多种服务功能,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对吸纳就业的作用。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首先,要逐步拆除城乡壁垒,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进一步放开户籍限制,积极稳妥地把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大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转化为城镇居民。其次,发挥大城市优势,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快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建设,对现有的大城市加强和完善其市场体系,着重提高其内涵质量,强化城市管理水平,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吸纳更多农村人口。第三,引导小城镇适度集中,鼓励按照合理的经济布局,撤乡并镇。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农民进镇务工经商,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业,为农业富余劳动人口开辟更多的就业门路。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或城镇创业。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和产业协调性
推动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和业态,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继续制定实施能够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继续实施促进新兴产业,特别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如软件、互联网、生物医药等)发展优惠政策,通过产业调整,提高就业弹性,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职业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
(四)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吸纳更多就业人口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是稳定扩大就业的主力军。要落实对小微企业新招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利用税收、金融扶持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减免税费、开辟绿色通道、开展税收救助、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财政贴息等方式鼓励小微企业的发展。对初创、成长期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鼓励其通过参与旧工业区改造、购买改造房等多种途径,优先利用现有产业用房。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主导作用,扩大政策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额度及惠及面。
(五)实施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促进重点人群就业
针对高校毕业生,要因需设置学科及其专业,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激励自主创业;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求职观念及其预期;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粤东西北等地区就业。针对农民工,要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培训新型产业工人;落实现有农民工的就业计划,消除阻碍农民工流动的制度性阻碍,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进城落户农民全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促进就业培训;大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岗位。
(六)加大人才培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改革,使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培训规模、层次和规格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强化企业培训激励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加大企业培训补贴、优惠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关的就业法规、培训法规、就业法规、劳动法规,从法制上保证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针对创业带动就业的问题,一是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完善和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社会保险补贴、场租补贴、现代农业财政补贴、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助、创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一条龙”工作机制。二是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跟踪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
(七)建立预防集中性失业的应对机制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受外部经济冲击带来的集中性失业危机增加的问题,建议重视和加强对失业的调控和预警,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领域岗位流失情况的监测。建立和强化企业用工备案和空岗直报制度,建立覆盖全省的就业信息监测体系。加强危机情况下失业风险的预防和有效调控,鼓励大中型企业在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切实履行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有序组织实施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提升就业和再就业能力。进一步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发挥社会保障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