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阶段及特点

时间:2021-01-17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1979—1984年
由于从1958年起到1978年,中国经济建设除了1961—1965年的调整时期以外,很多年份都犯了盲目追求“生产高速度、建设大规模”的错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片面夸大发展重产业、忽视农业和轻产业;在重产业的建设上,片面夸大“以钢为纲”,忽视能源和交通运输业,在重产业内部,则片面夸大自给自足,忽视协作配套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如此日久天长就形成了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某些重产业部分过分突出,而农业、轻产业、能源产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贸易、服务业等行业相当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投资本钱大而效益低成为这种畸形经济结构的特征。此外,城镇大量失业职员的题目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进难以进步,生活水平长期未能得到改善。
针对这一题目,中国政府于1979年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结构和价格、财政等政策,调整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加快了农业和轻产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开始明确,轻产业与重产业之间比例得到调整,能源供给得到较好的改善。但是在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加产业发展过快的新题目。由于基础设施、原材料产业跟不上加工产业的发展速度,供求矛盾开始突出,加上农副产品的供给增速跟不上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增长,通货膨胀开始出现并越发严重,为此,自198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了第二次结构调整。
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1988—1991年
1988年9月,中国政府提出了治理整顿、全面深进改革的方针,在大力治理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此次调整主要是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和贷款结构,在消除经济过热的同时,实行向部分产业和企业“倾斜”的政策,把其他方面压缩下来的资金、原材料、能源和运力集中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使得农业、能源产业、原材料产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增加了有效供给。这次调整尽管有效地增加了短缺商品的供给,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只是缓和了部分经济结构方面的突出矛盾,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失衡的题目,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1992年出现的新一轮经济过热使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地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不仅没有得到优化反而有劣化趋势,终极成为1994年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诱因之一。
从前两次结构调整的情况来看,由于经济体制上缺乏对部分、地区结构调整的机制,调整手段基本上是依靠对投资规模、投资项目和对国有银行信贷规模的行政性控制,实在际效果十分有限。加之这两次调整只是一种增量式的调整,对巨大经济存量的题目则基本没有触动,因而中心政府的调整目标终极往往难以实现,致使结构性矛盾反复出现。1991年以后,尽管结构调整的工作仍在陆续进行,但基于同样的原因,经济结构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
第三次经济结构调整:1997年以后
1993年下半年以后,为了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利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需求膨胀,同时继续推进了价格体制、流通体制和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的改革。至1996年,宏观调控已经收到明显成效。但是,在经济总量平衡状况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再次突出。原来存在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变,某些方面的“瓶颈”状况更为尖锐。此外,“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题目还很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进步。为此,1997年以后中国政府再次加大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此次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加大产业政策执行力度
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从《纲要》出台后的实际情况看,产业政策并未对经济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其原因主要是重点支持的行业范围较大(占gdp的比重超过50%),政府能够提供的支持能力却明显不足。同时政府缺乏推行产业政策的有效手段,各个部分和环节之间的协调相当困难。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