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_企业管理论文

时间:2020-08-02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来源于公众,较高透明度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声誉,可以募集到尽量多的资源,达到自己的目标,归结起来,信息披露是组织存在的底线,因此,非营利组织要完善对自身的约束,建立行之有效的会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声誉和可信度。一、理论基础1.委托代理理论。受托责任在非营利组织委托代理关系中普遍存在,这一理论构成了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社会公众的捐赠是非营利组织取得善款的主要途径,非营利组织以公益人的身份在政府和市场失灵的某些领域提供公共服务和帮助。对某一个具体的非营利组织来说,资源提供者成为了这一关系中的委托人,董事会与管理者则成为了这一关系中的代理人。作为管理者的代理人必须承担相应的受托责任,公开说明经济资源的使用方式和在发生错误时如何加以纠正,以增进委托人对其的信任度。由此可见,委托代理机制是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石,受托责任应当与较高层次的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联系在一起,这种信息共享有助于减少代理问题。2.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社会大分工的深入发展,导致社会公众所掌握的信息失去平衡,交易双方之间的交易信息占有量不同。由于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出现,公众才会开展与信息采集、交流等相关社会活动。为了尽可能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交易各方都能掌握完整的交易信息,信息披露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了监督的交易费用。二、壹基金会计信息披露案例分析1.壹基金会计信息披露现状。2014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为了确保慈善组织会计信息的公开透明,各慈善组织要充分尊重捐赠者的意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披露善款的募集和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①捐赠信息。根据壹基金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全年,壹基金与各省级联合救灾网络伙伴在17个省和尼泊尔开展救灾行动49次,受益281519人次。在国家减灾委公布的2015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中,壹基金携手合作伙伴,对其中8次灾害开展了紧急救援行动。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的20次国家Ⅲ级及以下救灾应急响应中,壹基金与合作伙伴回应了其中的13次。②财务报告。壹基金官网信息披露部分,可下载其2012-2015年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年报,4.20芦山地震-壹家人赈灾一、二、三周年报告。壹基金年度财务报告披露了:筹款情况、收入支出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相关数据,有完整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业务活动表。2015年深圳壹基金披露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为3.72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69亿元;负债为132万元,主要为应交税金72.8万。在其业务活动表中,壹基金披露的2015年捐赠收入4600.4万元,投资收益为1413.2万元,业务活动成本4425.1万元。在业务活动表中,壹基金披露了资金的来源及使用情况。在2015年壹基金披露的现金流量表中,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50.55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83亿元。③审计报。壹基金官网披露了其2011-2015年度审计报告;2013-2015年雅安地震救援行动阶段性捐赠收入和支出的专项审计报告;鲁甸地震救援行动阶段性捐赠收入和支出的专项审计报告。壹基金2011-2015年年报均由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深圳分所审计,审计意见均认为,壹基金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编制,公允反映了基金会的财务状况及业务活动成果和现金流量。④信息披露质疑风波。2014年4月22日,实名认证为“中国知名的时政思想评论类网站”的四月网发布微博,质疑李连杰贪污雅安地震捐款三个亿。壹基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起因是雅安地震一周年之际,包括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内的几家基金会相继主动向外界披露赈灾筹款和善款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在过去一年时间内,壹基金仅使用了12.7%左右的善款,这一拨付善款比例甚至远低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其他几家官办基金会。壹基金因其筹款金额大而实际使用金额比重低而引起网友质疑。不久,壹基金秘书长通过网络发布长文,对整个事件进行梳理澄清,一些专家学者也客观分析了赈灾善款使用的长期性、阶段性和差异性,指出了壹基金善款使用情况的合理考量。然而,上述理性的发声对扭转壹基金所处的舆论境地作用甚微。2.案例分析。非营利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产权,资金来源广泛,依赖于捐赠人的志愿捐款和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运营发展,负有公共受托责任。非营利组织需要通过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来反映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捐赠人、政府、受益人、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了解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评价组织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持续性,评价组织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合理的捐赠。和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应更侧重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捐赠人最关心的是非营利组织的效率和效果。壹基金在雅安地震一周年时,披露赈灾善款仅使用了12.7%左右,引起网友对壹基金透明操作和组织效率的质疑。在本次风波中,壹基金一方面主动向外界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向善款捐赠人兑现知情权,在遭受质疑之后,再次公布银行的资信证明,整个过程透明度都较高;另一方面,饱受诟病的“花钱慢”问题,却也是壹基金资金使用效率高、项目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结果。壹基金在此次事件中,积极披露资金使用情况,回应网友质疑,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没有完善官方发言人制度,创始人调侃回应方式的不恰当。三、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基于对壹基金会计信息披露案例的分析,为了进一步发挥基金会的社会职能,我们提出以下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1.完善立法。在会计准则层面,目前基金会适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虽在框架上和概念上对基金会的会计核算有了一定的指导,但缺乏更加有针对性的会计准则对基金会的日常活动进行更具体、更专业的规范和约束。可以在业务类别、筹资渠道和规模等多个维度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细化,针对每个被细化的组织类别“量体裁衣”一套适用的会计规范,使包括基金会在内的非营利组织有属于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要求基金会定期、及时地在网站上公布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慈善财产使用情况。2.加强内部管理。在完善非营利组织内部监管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非营利组织内部的权利、执行、监察机构之间要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统一机制,使其内部各机构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也要对各个利益相关者负责,主动接受外来监督。第二,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审计部门必须相对独立,防范非营利组织管理者为了谋求私利而出面干预审计部门的工作。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建立和完善长期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营造内控环境,使得组织内部的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都牢固树立内部控制意识。3.加强外部管理。可成立由政府有关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专家组、基金会自律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委员会,善款的使用和物资的分配过程须让公众最大程度的参与进来。要求基金会聘请权威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报表和专项审计,同时捐款人还可通过实名制的方式电话查询自己所捐款物的流向。四、研究结论非营利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第三部门”,承担着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资源配置作用;同时,我国政府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也离不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参与。近年来,随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也暴露出了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差、质量不高的问题,从而造成其社会公信力下降,影响了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壹基金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非营利组织只有不断提升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为社会公众提供充分的、阳光的财务信息,不断提升公信力水平,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