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进行了新的调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国内外发展背景存在差异、现状基础体现了学前需求,应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旧目录的不同,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建设等,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专业目录;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严圣明(1980-),男,福建福州人,福建江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2],以及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又称“高教三十条”)[3],都提出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我国新兴学科的专业,社会就业情景复杂。如何克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如何利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些都是今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国内外发展背景、现状
公共事业是指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或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组织、部门和公共企业,以满足社会公众整体利益为目的社会活动。历史和现实表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水平越高的社会,公共事业也越发达,因而也就越需要公共管理科学。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项专业教育,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二战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增多,情况愈加复杂,政府的职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公共管理工作日益科学化、专业化。因此,对政府官员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蓬勃兴起。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并在大学开设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据有关调查,现在美国联邦政府在公共政策领域工作的公务员队伍中50%~60%的人具有公共管理类或相关学位,与此同时,公共管理学员也大量进入国家的商界、文化管理部门、甚至金融领域。在全球化浪潮中,国外的公共管理实践和教育都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对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建构和发展来说,无不具有昭示和借鉴作用。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开始于20世纪末期。在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我国公共事务是由行政性的事业单位来承担的,政、企、事一体化,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职责不清、机构庞杂等现象。随着我国政府改革不断深入,实现政、企、事分开的背景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也随之成长起来。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为110302。1999年,有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2所学校设置该本科专业。我国加入WTO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将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变。今后许多的社会公共事务将由公共管理组织来完成,据民政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社会服务机构136.7万个[4],这将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新一届政府成立一个多月内,就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事项,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5]。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至2013年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已增至近500多所,发展速度被人称为“奇观”。可以说,高校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正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弥补了公共管理人才不足的情况。
二、新旧专业目录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第四次修订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已于2012年9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与1998年的相比,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在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力培养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实验课程都有所变化。以下根据新旧版专业目录的对比,以及学界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做个基本的梳理,试图从中找出一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律来。
(一)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如表1所示,与1998年的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强调有三个方面:(1)强调马哲素养、公共精神和公共管理性质,而非单纯强调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知识;(2)培养人才就业的范围增加了公用行业和非政府组织;(3)强调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而非“专门人才”。这样的变化具有合理性,从公共事业的发展情况,“因我们的国家没有发达的第三部门,事业单位的改革一直是缓慢的,尤其是人事制度改革的落后,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上的受到制约因素较多”;从公务员职业队伍看,“公务员的考试并没有为公共管理专门设置门槛,对公共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较低,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很难发挥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优势”;从毕业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在人才的培养上,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在实用技能的培养上比公共事业管理优势更明显。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存在着一定的“变异与超前”,1998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于“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很难实现的[6]19。旧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目标模糊的现象,“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本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实际上就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本专业人才的问题上存在较多的分歧。”[6]19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能力上强调了政治性和公共精神,在从事行业的范围上增加了公用行业和非政府组织,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强调了复合型,有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学界较为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培养“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创新型”的社会急需人才。如表2所示,与1998年的相比,2012年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更能体现出该特点:(1)口径宽、基础厚。根据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专业范围包涵了“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多个专业方向,培养出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很多,是一门口径宽、基础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2)能力强、创新型。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许多由政府经营的公共事业项目开始了私营化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年)后,在2013年两会上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提出“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这样的改革举措将使得社会资本将更多的注入公共事业组织,必将带来了更多的公共事务,公共事务的复杂性要求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来应对。新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在能力培养上要求“能够胜任各级公共管理组织中的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如表2所示)。掌握着多种能力是一种优势,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环境下尤显优势,正好适应了时代对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的需要,适应了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需要。
(三)专业核心课程的变化
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对于培养人才质量的影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增长,以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大学课程体系将进一步朝着多样化、个性化、基础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如表3所示,与1998年相比,2012年的专业介绍中核心课程的变化较大:课程内容不变或变化不大的仅有3门,新增加了7门课程,而与专业关系不够紧密的课程7门被删除了。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4年提出的“公共管理类学科课程体系的大小四平台课(即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和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对比[7]126,可以发现“组织行为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并未列入核心课程。而政治和法学课程的列入,则突出了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的拥有强调马哲素养和公共精神的要求;新增的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和公共工程项目管理,显示出对城镇化背景下公共事业具体事务发展的重视。原来学者所论的“理论性课程设置过多,实务性课程设置过少,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的现象似乎仍未改变,这是否会使“学生学习课程后感觉‘只通不精’,没有专长”的情况依旧?为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合理优化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适应性,使学生有扎实、广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实用性,达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得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方可避免原有的“样样通,样样松”的“泛管理人才”现象。
(四)实践、实验课程的变化
与1998年相比,2012年的专业介绍增加了“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由1998的“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等,一般安排6~8周”,变成2012的“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增加了毕业论文,而对实践的时间则不做强制性的限制。究其原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公共性”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合作部门,应尽可能地选择非营利性的公共部门,但这样的部门因数量少、封闭性强,很难合作;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是各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大学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普遍不足,各种硬件设施比较不完善”。[7]126而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必然有实践能力的支撑,新目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仍集中在文献检索、社会调查、论文撰写等相关的文字性工作,社会工作需求较多的技能,如信息、营销、财务等技能上缺乏实践。从就业面来说,公共事业管理的就业面较为宽泛,但由于在“业务管理、企业管理或财务管理以及其他专业领域足够的职业培训的缺乏”,“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这些相关领域内的职业技能素质较低,因此就业率受到了明显的负面影响”[8]。有关调查也显示,“多于50%的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课程是实践课,说明学校开设的实践课不足”。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注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形成更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随着新的专业目录的出台,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变革的形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当前应对应用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一条必要途径,也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
(一)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2年新专业目录介绍中,把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说明每所学校要对人才需求进行全面研究,在摸清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优势,建立灵活的培训目标。依据社会需要确立培养目标,是高校专业设置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应“准确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界定”,“拓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9]8,针对各种公共部门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传授与训练多种知识、技术与能力将成为必然选择,要求不断提高人才的复合型能力,“实行人才培养目标分类,把‘专业知识本位’与‘职业能力本位’两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和完善依托地方优势、汲取传统精髓,积极推进多层次、多方向、跨专业交叉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并走出象牙塔,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可以考虑附带开设第二专业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特色技能以适应就业的需要。总之,适应于不同类型学校公共事业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点,“应该推进‘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方案,构建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9]9。
(二)完善课程体系,突出能力培养模式
课程是专业的心脏,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建设是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的基础。娄成武以为“能否搞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关系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成败”,所以一定要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2012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突出了知识的更新、应用,以及语言表达、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设置相应的课程,适当加大相应课程的比例。莫利拉、李燕凌等提出“可根据人才培养不同的社会与市场定位,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计划,以适应社会需要多层次多方向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6]21王培章、陈燕玲、高晓宁也认为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可以对该专业需求进行分析,分类进行模块化知识教学体系设计。在能力培养上,李燕凌、唐玉凤等认为要“尽快建立起较为规范的课程设置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在公共事业管理实务、会计、统计、经济定量分析和语言(含母语、外语)、计算机等6个方面的综合能力。”[9]9此外,学者们普遍认为“各高校依据教育部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基础上,应该结合本学校的特色、师资力量的情况和学科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7]126例如福建江夏学院这样的财经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在原有的财经背景下,培养具备公共部门财务专业知识的新型管理人才。
(三)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表4所示,构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第二课堂、创新性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公共管理人才实践培养模式。应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各个方向的不同特点建立多渠道、获取式的实践教学。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实践、课堂模拟实践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可与相关机构或企业加强双向互动融合,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提供实践平台,也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建设,如电子政务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又要重视与公共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汲取新营养,适应新要求,取得新发展,增强他们应付各种变化的能力,增强对社会的广泛适应性,真正做一个复合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