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能时代背景下人的自由的研究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时间:2021-04-03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邢文霞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伴随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揭示自然科学的规律,人类能够不断的对现有的材料、已获得的能量和信息以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加工,获得全新的、能够满足我们社会需要的实践活动的产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人也是进行着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进行着“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自由论,指出实践是人类自由之源,是人类实现自由的手段。通过实践即对象性的活动,人才成为了人,成为他现在的样子。自由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彰显,在历史的过程中得以深化,即使人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经历异化的阶段。而我们希望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扬弃人的自我异化,来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关键词:智能时代人的自由自由观技术观

如今,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生活越来越智能化。智能化的产品给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不仅促进生产和社会的进步,而且对人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很多人过度依赖于智能手机、电脑等,离开这些智能产品人会变的手足无措,不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从这一程度上看,智能产品又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简述当下智能时代现状

1.智能产品的发展现状

智能化成为不能阻止的一种社会发展趋势,智能产品的研发已是时代潮流。智能产品是在原半智能产品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和产生的。目前,智能产品已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论是生产、生活都进入了智能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智能产品的生产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改变又进一步反作用于生产力。工厂的车间生产,逐步采用一体化智能操作系统,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已不再局限于通话功能,集实用休闲于一体,不仅可以简单快速的办公、还可以浏览网页、查阅新闻等。对智能产品的开发还在继续,对智能产品的研发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技术不断的革新。

2.马克思在《手稿》中的技术观

马克思对技术的哲学认识和理解,是通过他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尤其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性的理解和揭示的过程中所产生和解释出来的。马克思在《手稿》中基本上没有使用过“技术”这个词,但是这并不代表马克思没有对此进行思考。在《手稿》中,马克思多次使用机器、工业等词代替技术一词,并且这是马克思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揭露社会本质的重要切入点。马克思在《手稿》中第一次确立了技术即工业的思想。

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由于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已经产生了对象性的存在,同时在工业活动中也展现出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生产活动中,人全部的活动都是劳动,是技术即工业,也就是人类自身异化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技术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劳动即工业,是全部人的活动。同时他也认为,劳动创造了美,但是劳动也使得一部分工人变得畸形--劳动创造了机器,机器取代了人的手工劳动,但是这就使得一部分工人不得不回到野蛮劳动中去,使得一些人不得不重新进行简单机械的劳作;劳动生产了智慧,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也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大大的降低。马克思看到了技术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同时指出了技术的二重性。

二、智能时代背景下人的自由

1.当前智能设备与人的关系现状

依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进步,技术更先进、工业更发达、智能设备更智能化、覆盖面更广泛。智能设备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解放和进步,与此同时,智能设备又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人们不必要为简单的劳作耗费更多精力,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创造。但人类的生产活动越来越依赖这些智能产品,甚至沉迷其中。智能产品的发展提供的舒适便利条件让很多人丧失了追求进步发展的动力。人类会越来越离不开这些智能产品,变得更被动,丧失了作为人的自由,不能自由自觉的活动。

2.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自由观

自由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自由是一个人的绝对尊严与不可让渡的绝对权利的基础。马克思自由观的独特的观点,一方面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原则进行的探究和提炼形成了他对象性活动的原则;另一方面他没有像费尔巴哈一样完全抛弃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是汲取了它积极的因素--把黑格尔独特的劳动观和他对现实的批判结合。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并且是作为他自己存在的目的本身而存在,这是人的全部尊严的源泉。人被赋予了这样一个不可侵犯和让渡的权利属性,即每个人都必须被允许按自己的意志行动—人是自由的,自由是每个人的一切其他权利的基础。

当我们说人是自由自觉活动的类存在物,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就是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也正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人才是一种自由自觉活动的类存在物。当异化劳动剥夺了人的类生活和现实的类对象性时,人的活动就变成非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人就不是作为这种“类自由”的一个存在物,不再是自由自觉活动的存在物。异化劳动把人的对象性活动变成是维持自己肉体生存的一种手段;人的活动不是自由自觉,而是对人的无情的奴役和使人丧失了自由和现实性。异化劳动最直接的结果是剥夺了人作为“类自由”的存在物即自由自觉活动的存在物。

三、技术异化对人的自由的影响

1.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技术异化与人的异化

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技术不断发展,逐步体现出马克思说讲的技术二重性。即异化,是指人作为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创造出来的一种力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甚至转过来支配人、奴役人的一种现象。

技术的进步、智能产品的生产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简单快捷,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必要去回到简单劳动中去。人们在另一些方面变得愚钝,不能充分的发挥智慧改变社会。

人的异化与科技异化是异化过程的两个相互对应的方面,“为人”的科技异化使技术开始控制人类,作为技术主体的人也发生异化,逐渐成为技术的“奴隶”。哈迪在其著作中提到:“由于我们生活在一种技术化的环境中,不免要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人类是这种新技术的主人还是奴隶?技术使人的选择和自由得到发展还是受到限制?”高技术的发展,人的异化问题比传统技术时期更为明显,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发展,当我们问:人是什么?自然的生育物还是技术的制造物?的时候,人的异化问题在高技术发展的今天愈发突出。肖峰进一步提出“目前高技术造成的最大的困惑包含有对‘人是什么?’和‘我是谁?’等问题上形成的挑战。”学界基本上认同人的异化是由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异化造成的。

2.科技异化、人的异化与人的自由

人的自由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解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由通过实践即物质生产劳动获得。毋庸置疑,高科技确实带来了如产品的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等问题,但要解决这些问题,仍需要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且要实现共产主义也必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和工业产业的发展。我们现今所享有的自由程度是古代先人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在享受着一种技术带给我们的自由的同时我们也忍受煎熬着另一种层面的不自由的压迫。我们不愿意回到那落后的原始之中,那我们就不得不忍受如今各种异化带来的沉重。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还远远未摆脱谋生劳动的形式,我们还不能把劳动单纯的当作是一种纯享受,一种生活的必须状态,因为劳动还没复归为一种对象性活动,我们不得不把自己的这种本质力量使作为生存生活的手段、途径。然而,这被异化了的劳动却成为了对人自由生存本质的抗争,要想实现人所从事的劳动本身、他的劳动成果、他与人的类本质、他与他人的关系才于他是肯定的,我们只有通过扬弃了异化劳动,复归对象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是人获得自由的手段,也是人自由的保障,但这又是强制的,是人为了能够维持必要的生存和生活而必须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真正的完全的自由是只存在于自由王国。“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为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领域……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

可见,劳动真正成为人类自身能力发展的内在需要,是要在自由王国里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徐鑫.解析马克思的实践自由思想[J].山东大学,2010

[3]胡绪明,李雪.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观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7):博士论坛

[4]陈刚.异化与自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学海,1995

[5]肖峰.高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6]叶立国.论高新技术与人的异化[J].自然辩证法的研究,200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6-927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览?区域品牌声势夺人

览?区域品牌声势夺人作者:未知改革开放以来,在品牌建设领域,对内人们更多地强调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对外则更多地强调国家品牌或国家形象。《参考消息》最近的一条消息说,中国包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