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作者:未知【摘要】“伟大事业的成功,基于高深的学问,而高深学问的获得又在于顽强的毅力”。(孙中山)毅力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了顽强的毅力,就会刻苦钻研,迎难而上,不断进取,从而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毅力是自觉地确定目的,选择手段,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毅力素质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后天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毅力也是数学教师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学习毅力;自觉性;坚持性;自制性;克制力;忍耐力
一、学生的自觉性
毅力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并深刻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社会目的的一种意志品质。其特征为:1.行动的目的和社会意义。一个人明确了自己行动的目的,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明确了行动的社会意义,知道为什么而行动,就能够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越明确自觉性就超高。2.自觉调节自己的行动。一个有自觉性的人,能以预定的目的为目标,自觉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对符合目的要求的事即使遇到障碍和危险,也能以全部的热情和力量,勇往直前。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对于缺乏毅力缺乏内部动机的学生只有通过培养其外部动机来形成学习兴趣。学习的意义就是最有效地引发外部动机的诱因,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习态度和学习毅力,正确的学习动机具有促进和激励作用,使学生能够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学习,成为学习持久的动机。
中学生正处在学习上的依赖性和独立性交错并存的时期,他们虽然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都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毅力不强,学习没有自觉性,因而缺乏持久的学习情绪。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行动之前,行动的结果已作为行动的目的存在于头脑之中,并且以预定的目的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如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对学生加强目标教育,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将来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就会使学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鞭策自己,主动地排除外界干扰,自觉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习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样学生的毅力就能够在困难的斗争中得到加强。
另外,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伟人成功的故事也能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毅力起到积极作用。因为榜样是一个有对比度的强性刺激物,有巨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唤起人们奋发向上、迎头赶上的动机。例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在初中时听数学老师说,歌德巴赫猜想是一个至今无人证出的世界难题后,而立志攻关并取得世界领先成果的。在宣扬伟人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宣扬学生身边的典型,因为这样的典型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小,心理障碍少,实际、生动、直接、说服力强,感染力大,容易接受。老师也要以良好的毅力品质感染学生,在采取决定时,做沉思熟虑、科学决策的楷模;在执行决定时,做坚定不移、勇往向前的表率。
二、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百折不挠,以实现预定的目的的一种毅力品质。它有两个基本特征:
(1)有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一个具有坚韧性品质的人,不但能够紧张面热烈地工作和学习,而且能够锲而不舍、善始善终地奋斗。在困难面前不会裹足不前,而是面临千纷百扰不为所动,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在失败面前不气馁,而是坚毅有恒、百折不回;在成绩面前不居功自傲、停滞不前,而是再接再厉、不断登攀。
(2)具有坚持性品质的人,对实现预定的目的充满信心,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从而长时间与困难奋斗,坚持到底。即使是从事那些枯燥无味的工作也决不半途而废。
实践证明,中学生坚持性的培养,关键在于锻炼。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要帮助他们在实际中克服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克服困难,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对克服困难的方法要给予指导。要正确运用正强化的手段。褒扬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因为成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愉悦的心情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安排课内练习、布置课外作业以及组织其它信息反馈活动时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交给学生问题应该是让他们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够完成的。
三、培养自制性
自制性也叫自制力。是指一个人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一种意志品质。其特征为:
(1)高度的克制力和忍耐力。自制力强的人,当遇到这突如其来或特别棘手的事情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冷静地分析情况,找出解?Q问题的办法。在执行过程中,不让羞涩、恐惧、愤怒、悲哀、失望等消极情绪和懒惰、苟且、拖沓、暴躁等消极行为产生,表现应有的忍耐力。
(2)排除干扰和执行决定的能力。一个具有自制力的人。不但情绪稳定而且能够排除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干扰,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而深刻,组织纪律性很强,迫使自己坚决执行已经作出的决定。
践告诉我们,一些学生数学成绩不好,自制能力不强,他们“管不住自己“,学习没有耐心,厌学心理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的逐步成长,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表现自己的欲望很强烈,希望上课能圆满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作业能得到教师的好评,考试能取得好成绩,在各项活动中能大显身手。但是缺乏抗受挫折能力,屡遭失败后,不能承受各方面的压力,于是就不能自制,”破罐破摔“。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呢?
首先要尊重学生;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人的自尊心。其次是信任学生;信任是一种鼓励,让学生在信任中克服缺点,改变不良习惯,在信任中提高抗受挫折能力,在信任中提高恢复勇气和毅力。第三是诱导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订出符合实际的“大目标”――高的、远的要求,“小目标”――近的、低的要求,先实现“小目标”,再实现“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