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协同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的探索
作者:未知摘要:如何有效地培养具有能力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始终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难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探索产学研用协同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5-133-03
一、引言
“产学研用”是指一种合作模式的教育工程,这种模式将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有效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这项工程以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相关主体深度配合,多方参与全过程培养的理念,培?B出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产学研用”通过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种环境和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课堂外获取的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产学研用”由实际需求开始,为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研究活动取得的成果而服务于企业和社会;“产”是促进“学”的发展,“研”是深化“学”的内涵。
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素质:①创新能力。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获取信息、综合分析、科学预测和决策的能力,还需要具有综合运用知识、发现新观点和新问题的能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一方面,教学内容要体系完整和科学,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并具有前瞻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注重用户的需求,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②专业理论。创新人才的适应能力一定要强,知识面要宽,基础理论功底必须扎实。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设置多种类型的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③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创新人才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将职业道德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和高尚的品格对待本职工作。
产学研用相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基于产学研用协同理念深化教育方案和教学内容,通过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创新人才所需的知识和素质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学习中。基于产学研用协同视角,对研究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文献研究现状述评
文章从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评价体系、培养模式以及产学研协同培养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关于创新型人才核心特征的研究
徐恩芹(2005)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信息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其不仅需要创造力,还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需要注重个性化发展,具有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合作精神。杨茂森(2006)认为创新型人才要有进取心和责任感等可贵的品质,有坚韧的创新意志、敏锐并准确的观察力、独特的创新思维、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科学的实践能力。佟庆伟(2008)通过归纳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当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望、良好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扎实的知识素养、良好的道德涵养以及健康的身体这五大特征。余祥庭和李晓锋(2009)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认为批判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远大的志向以及国际竞争意识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特征。通过对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研究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关于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研究
廖碧波(2006)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人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个人的创新素质进行间接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又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倾向与实践经验这四方面,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政治素质、成就动机、社会适应性和身体素质这四方面,最终需要组织专家按特定的方式和程序对相关者进行评价。王亚斌、罗瑾琏和李香梅(2009)通过研究认为对创新型人才的评价集中在特质和业绩成果两个方面,通过对道德、知识、绩效维度等方面的量化研究全面考查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吕钦和鄢平(2009)从人才的创新型角度出发构建包含基础素质、知识技能和创新表现这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评价结果对创新型人才进行评价。刘慧、杨乃定和郭晓(2015)针对现有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运用CITC、共同度和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创新素质和创新业绩这2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又划分了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6个二级指标以及29个三级指标。曾月征和袁乐平(2016)依据学者们的研究结果针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剔除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构建了包含知识结构、教学体系、教师创新能力、考核评价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五个方面的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为26个具体指标,而后运用Fuzzy-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对于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到定性指标的合理性,还要注意到定量指标的准确性,只有两者有效地结合,结果才更具有科学性与公平性。
(三)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有些学者从专业性角度展开研究。苏畅(2010)以园林设计专业为例,提出合格的创新型园林设计人才应该具备人文情怀与创新能力,而在目前程式化和理论化的培养模式下很难出现这样的人才,因此培养模式应该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改进。李小云等人(2011)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物理学教育中,结果发现这一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但关于这方面的培养模式未来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江金泽(2014)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相关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研究、管理与指导的复合型人才,这应该是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有些学者从不同的培养主体展开研究。马建中等人(2004)从高校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主要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情感和人格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王中斌(2011)通过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问题的分析,指出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创造人才提供更有利的环境,企业应该完善创新型人才管理体系,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型组织,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姚正海、杨保华和叶青(2013)认为要实现区域转型升级必须结合创新人才的培养,从而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分布特征、地区差异性和产业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研究创新型人才的重点,未来的培养模式应该与产业互动紧密结合,从多个方面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利条件。(四)关于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与科研单位等环境让人才将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加快创新型人才建设的步伐。吴时明和石正兰(2000)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但只有实现体制、模式和机制三方面教育的创新才能使其成功运作。王迎军(2010)认为以产学研这种新型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反思、学习和创新,这将会培养更多的人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马廷奇(2011)提出产学研这一合作模式能否具有成效,需要满足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这几个合作主体的利益需要。李伟铭和黎春燕(2011)通?^机制划分将创新人才培养分为合作驱动与考核驱动两个外部机制,联合导师与多元交流两个中间机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个核心机制,通过多元交流机制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平台。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文献针对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创新人才问题的研究,王卫星、王以舒和王爽(2013)发现目前培养创新人才存在学生自主意识薄弱、教师教学动力不足和学校设计管理体系有缺陷等问题,因此提出要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机制解决这些弊病。李清伟(2014)认为围绕产学研用培养模式是将学校、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的资源有效整合,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满足社会活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沈飞和王其胜(2016)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提出采用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其主要内容是在提高学生思想意识与教师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教育目标,然后从实践教学、考核制度、领导小组、平台构建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出更多该专业的创新人才。
目前我国关于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涉及的范围还不够全面,存在对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品质的关注度不够,对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标准也缺乏一致性,没有建立系统科学的培养机制,尤其缺乏产学研用协同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等问题的研究。
三、构建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
创新人才教育受到社会需求拉力和学校教育本身推力的双重作用,两种作用相互促进。从产学研用协同视角,基于整体、协调和联系三大理念,贯穿教育整个过程的培养体系与制度的设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模型,如图1所示。
教育全过程由教育教学过程与学生创新能力形成过程共同组成,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是关键,需要探索教育教学实践与学生能力形成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过程涉及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实施等环节,其创新能力形成过程包括基础阶段、激发阶段、强化阶段和完善阶段。基础阶段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知识获取等能力;激发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问题、发散思维等能力;强化阶段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创新成果物化等能力;完善阶段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统筹、评估评价等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不同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素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特色、教学资源和教师评估等内容。
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是核心,包括目标、模式、学制、课程设置和考核这五个方面。培养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积极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学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等相关主体机构共同合作搭建教育平台,并通过学校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企业时间环境的熏陶,促进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并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学生、高校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相关实践证明,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确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时,首先需要考虑不同专业的特点,制订与本专业特色相适应的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等内容,而且涉及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是保障,包括办学制度、招生制度、经费配置和教育评估等内容。办学制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目标,招生制度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经费配置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教育评估是依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对人才培养的水平以及质量进行评价。从产学研用协同视角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合作服务体系。
四、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与路径
学校与社会结合,教育与经济相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趋势。探索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机制与路径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产学研用中的“学”贯穿于整个过程。
“学”与“研”之间的合作。由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和资源是非常难得的,因此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能让人学习更多的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可以有效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扩充,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最新的专业知识。其次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可以锻炼其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另外科研机构人员可以参与到学生开放性实验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建议。最后教师也可以参与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
“学”与“产”之间的合作。高校与企业合作主要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实现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生产实践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锻炼,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通过实践不断加深和完善所学内容。另外通过直接吸纳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科研团队中,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和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部分企业骨干参与到教学指导工作中来可以将与社会经济活动有关的第一线信息和经验带给学生,避免学生从书本所获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脱节。
“学”与“用”之间的合作。高校与用户之间主要是通过掌握具体的实践应用和需求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由此制订与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梳理用户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的要求,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另外用户参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具体实施。学校要积极开展以就业实践为方向的能力训练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模式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这一培养模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政策引导,鼓励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徐恩芹,刘美凤.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J].人才开发,2005,(09):9-10.
[2]杨茂森.创新型人才的六大特征[J].中国人才,2006,(13):8.
[3]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05):15-18+37.
[4]余祥庭,李晓锋.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及其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9,(10):92-93.
[5]廖碧波.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设计[J].当代教育论坛,2006,(09):55-57.
[6]王亚斌,罗瑾琏,李香梅.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318-320.
[7]吕钦,鄢平.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05):23-24.
[8]刘慧,杨乃定,郭晓.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4):332-336.
[9]曾月征,袁乐平.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6,(18):55-58.
[10]苏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追寻――以园林设计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04):80-82.
[11]李小云,史建君,张晓波,董文钧,陈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物理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258-260+266.
[12]江金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4,(09):84-85.
[13]马建中,储芸,杨宗邃,吕生华,吕庆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06):157-160.
[14]李中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其发展策略[J].人口与经济,2011,(05):24-28.
[15]姚正海,杨保华,叶青.基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13,(10):87-90.
[16]吴时明,石正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0,(02):56-58.
[17]王迎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9-11.
[18]马廷奇.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06):44-46.
[19]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05):102-105.
[20]王卫星,王一舒,王爽.地方高校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探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101-104.
[21]李清伟.基于产学研用的应用型本科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9):16-17.
[22]沈飞,王其胜.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2):110-113.
作者?介:
姚正海,男,江苏扬州人,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
付一慧,女,江苏沭阳人,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