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作者:未知【摘要】“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1]课堂上精彩的“生成”是学生求异思维的诞生,作为教师应敢于对课堂教学中意想不到的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善加利用,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有效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它擦出的火花燃烧起来,使它成为展示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
【关键词】课堂的生成;求异思维;创新能力
“生成”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它是师生教学互动下出现的产物。“生成”与创新是命脉相连的,在课堂上多创设“生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帮助的。课堂生成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生成”也会蓓蕾绽放。在此,笔者想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本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
一、共创灵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紧紧抓住兴趣、实践、创新三个词语思考问题、设计教案。现以我的一堂公开课教学片段实录进行阐述:
兴趣: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选择什么种类的游戏规则是需要综合考虑的。例如,我在教学“What'syourfavouritefestival?”一课前,根据教学需要,要复习相关的词语。这时,我选择了名为“母子情深”的“猜猜猜”游戏,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子类词汇,如ThanksgivingDay,Children’sDay,etc,得出“母亲节”是“Mother’sDay”。
实践:课堂教学的语料呈现层层递进,从“What'syourfvourite...Ilike...because…Ilike...ButIdon'tlike...Because...”都是教师示范之后,退到幕后,学生间进行互动交流,学生扎扎实实地“实践”了一把。
创新:在consolidation中,特别能撞?袅楦械幕鸹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本例围绕事先提供的几个话题,由学生自由选择,分组交流,精彩的“生活”在课堂中展现,可爱的思维方式令人叫绝,这从我们的展示汇报中可见一斑。例如我在上完“What’syourfavouritefestival?”一课后,并出示以下语料让生朗读。
―What'syourfavourite...?
―Ilike...They're...
―Ilike...ButIdon'tlike...They're...
朗读完之后,请同学自己想办法把……补充好。尽量不要把目光老是放在“吃喝”上。要求明确之后,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谈到了这些:最喜欢的动物、书本、歌星、学科、衣服、颜色等等,他们的对话内容完全超出了课堂教学的文本范围。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复习了“SeasonandWeather”一模块后,出示了以下的语言材料:
―Whichseasondoyoulikebest?
―Winter.
―Whydoyoulikewinter?
―BecauseIcanmakeasnowman.
学生读了这个语料之后,我顺利搭建了“台子”,引导学生以最喜爱的活动来谈谈你喜爱的季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充实着文本内容,超越了文本的信息。他们在课堂上一旦唱上了调,真是欲罢不能呀!因此求异创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形式
“小学生都喜欢争强好胜。合理地分组可以让他们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互通有无,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成果的交流,同时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配合、互相帮助,集体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2]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是出自于互相的争强斗胜,而这种精神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挖掘。
如在复习完Monday、Tuesday……后,我让学生尝试制作“Ourdaysoftheweek””的连环画,如果安排每个同学自己完成“一本连环画”难度就会很大,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团结合作中互相帮助,调控好任务的难易程度,能干的人自愿多设计“几天”,这样容易达成任务目标。同时,在团结合作中,滋养了新的生成,许多同学的“连环画”设计图文并茂,语句精彩,语言丰富,完全出乎目标要求,学生小组间为了赢得最佳的称号,个个鼓足了劲,在强烈的好胜心理的驱动下,组内同学各抒己见,精彩创新的点子在小组活动中油然而生。
总之,课堂生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它是一个关系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的重要因素。英语课堂中,要打破“英语课上必须说英语”的成见,给学生一个轻松的、适合探讨与思考的语言环境;同时,充分开展小组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不断生成的欲望,提供学生展现自己的高见的“平台”,使课堂生成必然成就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科学》.
[2]王林:“英语课堂教学法的尝试”,《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