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路径分析及策略选择
作者:未知摘要:当前,我国身处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与各国的经济交流愈发频繁。交流的第一条件是需要有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否则交流就会受到阻碍,会计准则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交流语言,它的国际化发展是否成功,将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走向。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并且选择适合中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与方法,让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南针”。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化;策略选择
一、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及中国的模式选择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其最终的目标是构建一种统一且具有高质量的体系,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是有不同的路径。
(一)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美国著名学者阿迈德?贝克奥伊曾提出会计国际协调的四种选择路径。
1.“快速调整”
即直接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本国的会计准则。
2.“技术传播”
即通过不同国家的跨国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以及各国学者,不断地向本国宣传,逐步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从而推进本国会计体系发展,最终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3.“情景化”
即发展中国家从各个渠道,也包括发达国家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自己的会计实务,以适应发展中国家现实国情。
4.“自我发展”
即不受外界影响,一国自己制定其会计准则。
(二)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目前,会计界更多地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1.完全采纳
即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本国的会计准则,一步到位彻底实现国际趋同。中国台湾和香港、韩国、欧盟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准则趋同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2.持续趋同
即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根据本国实际修改完善其会计准则,同时也积极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吸收借鉴本国的有益经验,实现本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逐步趋于一致。澳大利亚、印度等国是采取这种模式的代表。
3.准则等效
即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独立制定实施本国的会计准则,再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等效声明,确认本国会计准则与他国(地区)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一致。
二、我国选择模式的关键因素
选择何种模式是有许多影响因素的,其中关键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一)会计主权
国家的主权是不容侵犯的,同样,在经济中,会计主权也是一种重要的存在,若放弃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就相当于放弃了会计主权,其后果必然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因为国际会计准则虽然是国际性的,但其本质是服务于发达国家,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我国若完全照搬国际准则,就会失去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丧失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规则的制定者必然是规则的最大受益者”,明白这一点,我国就必须牢牢把握会计主权,为国家利益提供最大保障。
(二)经济利益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每个国家都希望能获取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压缩成本是实现利益增长的一个可靠途径。据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的平均资本成本要比美国企业高13.16%,同时由于我国企业在国外上市必须符合当地的会计准则,因此要进行重新审计,不仅耗时耗力,还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成本负担。正是由于现实的障碍,使得我国必须要逐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在海外经济发展中获得利益,避免资源浪费和无效投资。
(三)国际义务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有目共睹,与此同时,我国也必须担负起相应的国际责任,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通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会计准则的区域化统一,以增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话语权。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变革期,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面对这样的情况,会计准则国际化必须重视本国国情的特殊性,既要理性参与到国际准则的制定中,也要允许保留合理差异。故不能全盘照搬建立在成熟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信息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尽管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会计国际协调、趋同具有信息含量,但也有一些实证文献表明,会计国际协调以后并没有提高会计信息的含量。所以,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是更适合客观经济实际、更有利于改进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不应该为了保持准则的形式趋同而牺牲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中国始终坚持会计准则趋同互动原则,主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实现其高质量、权威性和全球公认性,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这样,中国才能保持其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尽管如此,但会计准则是一套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专业技术标准”,具有普遍适应性,对于同一经济交易事项,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会计准则,反映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而不应因其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副总裁托马斯就曾说过:“所谓各国的法律体系,反映了各自的国民性或特有的文化,并形成其国家固有的东西。但是,会计师与法律不同的简单的技术方法。无论销售交易、生产活动,或者租赁交易,作为各种经济交易的特性在整个世界是相同的。因此,?@些会计处理方法也必须共同于世界之中。各国文化的差异,对其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是不存在既有模式的……据此思考,我个人认为会计准则的世界统一是容易达到的。”
因此,对于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情况,可以尽快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一步到位。而对于一些受到当前市场条件制约的现象,我国可以站在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对国际准则进行吸收和借鉴,争取缩小两者的差异,待制约条件逐步得到解决后,再尽量争取会计准则的趋同,这部分是需要分步到位的。
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建议
在我国,不同性质的单位会有不同的会计准则,想在国内推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更何况是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它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由于我国身处国际化社会中,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国际准则的影响,因此让我国的会计准则“走出去”是一种必然,“虽然它的过程道阻且长,但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当务之急,是需要思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经济该怎样接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该怎样推进。下面将先对会计准则国际化中的问题进行解答,而后从宏观与微观方面谈具体措施。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质和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质是对国家经济利益的维护,这是资本全球化决定的。跨越国界的经济贸易,还有各大跨国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都需要一个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现在需要掌握会计信息的相关方已不再局限于本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管理层、本国的监管部门,还会涉及到国际上的多个公司、不同的人员和国家,范围扩大至全球。同时,会计准则的制定至关重要,它作为一种规范的标准,会给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指引方向,而会计实务的操作会影响到经济社会中各家公司的利益,从而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因此建立能与国际协调的??计准则体系,需要不断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沟通、交流,逐步将我国的会计准则理念推广出去,吸收国际准则的优势,慢慢发展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实施,国际化趋势愈发明显,面对此种情况,有以下措施可以进行应对: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我国经济特殊性
环境因素是制约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重要问题,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有全盘接收的思想,如今应慎重的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沟通
我国可以邀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的专业人员与中国学者共同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化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找出其中的平衡点,解决两者不相统一的矛盾,同时需要积极与理事会进行沟通,加强协调。
(三)强化培训,鼓励创新
为了让我国会计人员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更好的应对变化和接收新知识,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鼓励创新。
(四)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想要让我国的会计准则走上国际化道路,可以鼓励学者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和发展方向,而且能让各国学者认识中国会计准则,从而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以便找到更合理的国际协调途径。
参考文献:
[1]郑庆化,赵耀.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林钟高,赵宏.会计准则经济纲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王建新.会计准则制定的博弈过程与我国会计准则[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1).
[4]林钟高,赵宏.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规范的经济理由[J].运筹与管理,2001(9).
[5]吴秋生.明确会计目标是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首要问题[J].会计之友,2005(1).
[6]汪祥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7]邓丽平.从新会计准则看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
[8]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1).
[9]周峰.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探究[J].绿色财会,2010(4).
[10]杜奎峰,张兆钺.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路径与策略选择[J].财会通讯,2011(8).
[11]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Z].2010.4.
[12]汪祥耀.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J].会计研究,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