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成本模式下单台设备购置效益分析模型
作者:未知摘要: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医院医疗工作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先进诊疗设备的引进使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得到不断提高,给?t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使广大患者从中受益的同时也为医院的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但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通常投资大、科技含量高且更新换代快,因此采购前要对其必要性、实用性、效益性进行论证,才能为医院选择合适的医疗设备。本文以A医院B超室近两年数据为基础,对申请购置的新B超机绩效进行测算,做出效益分析模型,为医院科学投资、改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投资决策
一、设备购置情况
A院B超室原有B超机4台,随着医院的发展,B超检查病人量日益增多,业务量的快速增长,现有设备已无法满足诊疗需求,需购置一台新B超机,预计购入金额为210万元。
二、投资决策方法
现行投资决策方法有:投资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本文采用投资收益率法和回收期法。前者是通过比较医疗设备的年净收益和总投资额得出的数据,设备投资收益率=(年业务收入-全成本模式下的支出总额)/总投资额,全成本模式下的支出总额包括科室职工工资、单位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材料费用支出、水电费、维修费用、及按收入比例应由B超室分摊的全院管理费用。投资回收期法是通过计算收回总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价。投资回收期=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份+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度净现金流量,当投资收益率为负值时,不再计算投资回收期。未收回投资=投资总额-本年净收益+本年折旧。
三、判断标准,如表1-2[1]
四、基础数据准备
1.收入及费用支出数据可以由财务软件提供,检查人次由统计科提供数据。
2.材料费用按胶片张数计算,现行单价为9.9元/张,预计检查人次等于使用胶片张数,材料费用=检查人次*材料单价。
3.管理费用按B超室人数/全院人数*全院管理费用分摊。
4.在实际增长率基础上收入按预减预测,支出类按预增预测,检查人次增长率同收入增长率,如表3。
五、新设备测算情况
1.该设备投入当年可增加0.7万次检查人次,2018年检查人次=2.65*1.1+0.7=3.62万元人次,增长36.6%。
2.2018年收入按检查人次增长率计算=372.5*1.366=508.84万元,从2019年开始按预测的增长率10%增长。
3.2018年科室人员工资、社会保障费用按检查人次增长率计算工资总额=37.12*1.366=50.71万元、社保费用=10.39*1.366=14.20万元,从2019年开始按预测的增长率15%增长。
4.2018年材料费用按人次计算材料费用=3.62*9.9=35.84万元,从2019年开始按预测的增长率10%增长。
5.设备使用年限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新设备年折旧额=210/6=35万元。
6.2018年设备维修费按检查人次增长率计算=15*1.366=20.49万元,从2019年开始按预测增长率15%增长。
7.2018年水电费按检查人次增长率计算=5.9*1.366=8.06万元,2019年以后按预测的增长率5%计算。
8.2018年至2023年管理费用均按预测的增长率15%计算。
9.单台设备应分摊的费用,新B超机的收支按检查人次占科室检查总人次比例为0.7/3.62=19.34%,进行分摊,如表4。
经测算,2018-2023年期间的收益率从10.68%逐年增长到21.6%,对比大型医疗设备投资收益率运行状态评价表,其运行状态评价标准为优秀,从投资回期看,设备投资回收期=3+24.78/70.73=3.35年,对比大型医疗设备回本期运行状态评价表,达到良好,该设备投资可以在折旧期内收回成本,达到投资预期,可以进行投资。
六、结论
通过设备购置效益分析模型,可以对准备投资的设备进行效益预评估,也可对现有设备进行效益追踪评估。得出影响设备经济效益的因素,为科学管理医院的固定资产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小凤.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方法探析-以核磁为例[J].财会通讯,2012(35):67-68.
[2]朱懿恒,廖云粤.基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中[J].中国医学装备,2017(5):38-40.
[3]查磊,蔡军.成本效益分析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6(1):50-52.
[4]陈俏均,陈沉.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学装备,2017(11);38-40,161-162,166.
[5]蒋翔,周爱珍,黄来燕,黄舒晴.医院全成本核算模式下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J].财会学习,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