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兴趣当工作,可行吗?
作者:未知??妍辞职了,在工作一年后。“我要去搞音乐了。”她向周围人宣布。这个决定看起来有点任性,毕竟她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公司做市场调研分析,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与专业匹配、稳定、体面、前景无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一个应该被放弃的职业选择。
但没有什么能阻止以热爱为名的冒险。辞去工作后,张妍如愿在一家livehouse找到了工作,负责连设备、接待乐队等舞台服务,每天都跟不同的音乐及音乐人打交道,她非常享受目前这样的工作状态。
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当成工作,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状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名人的成长故事中也总是不乏这样的情节:因为热爱而对某件事不断钻研探索,并最终获得成功。普通人以兴趣为业的故事也不鲜见:热爱美食的金融高管开了家餐厅,喜欢摄影的工程师踏上了旅行摄影之路……
这些故事听起来美好又有吸引力,但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因兴趣而作出的职业选择都伴随着很大的勇气。找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理性大于感性的行为,很多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都和大学专业有关,那是因为如果摒弃大学4年所学的专业,一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实在没什么竞争力可言―对于招聘方来说,4年及以上的专业学习是可预见的,而“兴趣”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这一切在年轻人身上似乎发生了改变。商业社会的发展让职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年轻人跨行业工作的门槛降低了,这使得年轻人有更大的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而另一方面,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也让年轻人能更早地接触到与兴趣有关的学习内容,完成个人在兴趣能力上的提升,从而在毕业后开始一份完全不一样的工作。
领英的一份调查显示,第一份工作的专业对口比例呈现出随代际递减的趋势,70后当年的专业对口比例超过40%,95后则锐减到28.8%,超过7成的95后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专业不再成为择业的限制,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95后,其职业规划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而不被专业所限。”领英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张竞义说。
机会是多了,但要把兴趣变成工作,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而是要作出某种程度的牺牲。
薪酬就是比较直观的一种。和有专业背景的同级生相比,冲着兴趣爱好去找的工作往往拿不到和市场平均水平相当的薪酬,因此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靠着兴趣工作,是否能养活自己?这是很多人不敢迈出这一步的重要原因。
张妍工作的livehouse位于她的家乡合肥,尽管在北京上的大学,她从来没想过要在北京从事音乐行业的工作,经济压力是她重点考量的因素,相比而言,合肥更低的物价和房价给她“用兴趣养活自己”提供了可能性。
林静几年前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戏剧工作室,因为热爱,原本学习旅游管理的她在投简历时甚至愿意不要工资,仅仅当一名工作室的志愿者。尽管最终面试成功后,制作人给了她正式员工的offer,但1500元的工资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可观的薪酬。
很多选择兴趣先行的年轻人其实都作好了在某段时间内降低薪酬水平的打算,但他们很容易忽略的另一个问题是:兴趣是宽泛而抽象的,但工作是细节而具体的。那些冲着兴趣去找的工作可能并没有想象中这么美好。
吴雨恭喜欢旅行,学习会计专业的他,毕业时顺利找到了一份旅行定制师的工作。旅行定制师是最近几年旅游行业出现的新职位,工作内容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帮客户安排旅游行程,包括景点、交通和食宿等安排。
在吴雨恭的设想中,旅行定制师有机会出去旅行,还能把旅行经验和别人分享,但实际工作和他想的完全不同。“相当于半个销售,要从公司角度为了利益去推销。”他回忆道,“比如日本的一条线路,客户自己玩可以玩得很好,但我得让对方包车、订导游,怎么赚钱怎么来。”
由于无法认可公司的价值观,工作3个月后,吴雨恭就选择了辞职。
吴雨恭的经历只是万千真实案例中的一种,在把兴趣变成工作这条路上,很多人都会碰壁,有些人因此打退堂鼓,暗示自己这的确是一个冲动的选择,有些人却坚持了下来,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是,并不是兴趣出了错,而是你没有找到对的方向。
辞职后的吴雨恭并没有因此放弃“把兴趣变工作”这件事,他一边找其他跟旅游相关的工作,一边做起了自媒体,那是他在大学期间就注册的微信公众号,他会时不时地分享一些酒店、机票等旅游产品的优惠信息。
之后找工作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投给旅游公司的简历均没有得到回复,却有一家电池公司给他发出了新媒体运营的offer。自此,吴雨恭就和“运营”打起了交道,除了做新媒体运营,他还做过用户运营和社群运营,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
但另一方面,他的旅行公众号始终保持着更新,“已经坚持写了两三年了。”刚开始时,不确定性很强,收入也不稳定,这种情况随着他的调整获得了改善,之前运营工作中获得的相关经验都在这里派上了用场,通过内容合作、流量变现等方式,他每个月都能获得不错的收入。今年8月,他彻底辞职,专职运营自己的自媒体平台,“接下来的想法是建一个自媒体矩阵,覆盖更多旅游相关的内容。”吴雨恭说。
从吴雨恭的故事里我们可以解读到,把兴趣当工作不是一次选择,而是一个过程。“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在工作的前几年慢慢积累和培养的。”林立认为把兴趣变成工作,前提是确保自己具备了这份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工作习惯。林立是一家游戏公司的副总裁,他多年的工作经历都围绕着游戏。
“从小我就喜欢游戏,看到每一款感兴趣的新游戏,我都会去尝试,后来就想加入游戏公司看看他们是如何做游戏的。”林立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游戏的海外发行,当时中国游戏品牌在国外并不被认可,林立的工作也不是很好开展,“整个团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也正是因为有那段时间的经历,才激发了我特别大的热情要做这件事情。每一次从坑里爬出来的过程,都让我养成了好的工作习惯和扎实的行业基本功。”
即便背着“兴趣”之名,一份工作依然离不开清晰的职业规划。感性或许是这个职业选择的入口,但理性是能让这份工作得以持续并更好地实现自我的重要因素。
选择从事音乐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是很草率的决定,张妍却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有合理的规划和预期。原先的工作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资源,不光要懂沟通,还要会谈判,性格内向的张妍完全无法享受这份工作,她想做一些更偏“技术”的工作。调音师是张妍未来的职业目标,“它是现场演出必不可少的角色,拥有专业技术能力的调音师不必受限于公司或者团队,可以同任何演出活动方合作。”在张妍看来,这份工作既能满足她对音乐的热血,还有一个可预见的职业未来。
即便是最终没有把兴趣“转正”,为此所做的尝试也未必都是浪费的。“一下子确定以后一定要做什么是很难的,重要的是想好自己喜欢什么,尽早地去体验。”这是林静经常劝导身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时说的话,如今在一家创业公司担任公关总监的她从来没有后悔自己在年轻时所做的各种尝试。
离开了1500元工资的戏剧工作室之后,林静加入过一家杂志社做艺术与戏剧相关的报道,在工作间隙,她还在中国美术馆做画展讲解员,同时还帮唱片公司做企宣。林静认为,30岁之前不妨大胆尝试,趁着年轻探索更多的可能。
绕了一个大圈子之后,林静在30岁时加入了奥美,她发现之前积累的文字、创意、营销方面的经验形成了一个整体,能作用于她的工作。
“职业发展并非直线,职业生涯的成功也没有一条统一适用的路径。”张竞义说。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追求所谓的“性价比”,担心付出没有相应的回报,希望每条路都能走捷径,却往往忽视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潜藏的能力。但就像科幻作家郝景芳在一次访谈中回顾自己走过的职业道路时所说的:“长期决定你人生的,还是你内心深处那个最长久、最长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