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认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公共管理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复合型的培养模式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文章介绍了“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该模式对于快速培养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四大优势
关键词:“2.5+1.5”;公共事业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宣勇
随着公共管理教育在国内的兴起和发展,目前我国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正在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显现强大的生命力。如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适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日新月异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培养21世纪管理人才的重要研究课题。
我校(浙江工业大学)从2001年起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一贯制本科学生,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从2002年初开始实施“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具体是指:从在校工程类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中公开选拔招收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突出、具有一定领导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用三个学期的时间系统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知识的教学,旨在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既懂公共管理科学、又懂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能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领域的社会公共管理机构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单一学科专业培养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首创模式,它克服了传统“四年一贯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是实现快速培养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同时熟悉若干学科领域科学技术知识,能够解决多种或交叉学科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1]。而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为了使其形成一个多面性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相互联系把跨专业领域或两个以上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机地协调起来,从而使其能够在整体上发挥最佳功能。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教育(特别是MPA教育)都十分注重“通才教育”,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共管理教育必然的价值取向。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世界大趋势下,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增多,情况愈加复杂,公共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政府官员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些国家,政府公务员和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正蓬勃兴起,公共管理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尽管各个院校和培训机构纷纷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具有不同特色的培养模式,但在“培养目标”这一根本问题上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这就是要培养“能够用各种知识和方法处理复杂公共问题的高级人才”[2]。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注重人才知识结构、技能和素质的多方面复合,教学内容必须面向社会实际,尤其是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代政府和公共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大趋势,才能适应社会与政府的需求,进而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从总体状况看,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人员队伍,特别是公务员队伍无论学历、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还是综合素质都急需提高,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1997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约531万人,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近44%(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约占10%,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约占0.4%)。而大多数公务员专业背景单一,现代科技知识及专业能力不足,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少,受过系统化、高层次公共管理教育的更少[3]。因此,要推进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共管理人员的素质,就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的公共事业管理人员队伍。
“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在“如何培养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问题上,国内各个高校都在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探索,致力于解决“专才”和“通才”的矛盾。从目前各个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大都采取的是“四年一贯制”的模式,其采取的培养措施都是围绕这一模式的核心来展开的。大多数高校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如何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设立第二学士学位、开设辅修专业等等;其中,更多的是通过课程优化、打通二级学科的壁垒等措施来扩展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知识面,从而达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当然,也有少数高校正在探索“校际联合培养”的模式,但其可行性和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应社会之急需,我校借鉴了国外公共管理(MPA)人才的培养模式、国内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经验和本校国际贸易专业“3+2”培养模式的经验,通过申报学校新世纪教改重点项目和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有:
CHINESEPUBLICADMINISTRATION34No.5,2002(SerialNo.203)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该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及相应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能在党政机关及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社会活动家。
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某一工程类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突出,具有一定领导潜力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和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对象的条件与选拔
培养对象的条件是: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排名均在原专业前15%,具有一年以上校、院主要学生干部的经历,各方面表现优秀,无任何处分记录的在校工程类专业三年级学生。
学校主要通过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三个环节进行选拔。笔试参照了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AT),主要测试学生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综合分析推断能力等,侧重于考查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面试由学校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主要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仪表风度等能够进行有效测试,并利用情景测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行为观察来考察学生在工作情景压力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组织能力、适应能力等。
3.主要的培养措施
第一、多元化的师资来源。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全职教师中的一部分可来自本校其它院系,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势;兼职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政府或其他部门有实际管理经验的官员或管理人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聘请政界知名人士、杰出成就者担任名誉教授。
第二、教学和研究并举的办学模式。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教师除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开展研究活动;要成立多个专门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所,组织教师研究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公共管理机构的各类管理、政策和经济问题等。
第三、开放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不仅要十分重视让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特别重视理论知识在管理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全方位开放的教学方式,如课堂教学、课堂研究讨论、学生研究小组、管理模拟、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题论坛、政策辩论、政界领导人访问演讲等。
第四、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属性和培养要求,课程体系的设计遵循“整合性、有序性、开放性、先进性”原则,吸收国际最新理论和知识,设置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即是:按照“以政治学为导向,以管理学为核心、以行政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为次核心,以会计学、秘书学等为辅助工具”的逻辑关系构建课程体系;以理论为基础,兼顾价值性课程和技术性课程;在强化基础理论教育、提高价值性课程的档次(如开设政治哲学、公共行政文化学等课程)的同时,增加技术性课程的比例(如开设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统计、社会调查与方法等课程);设置量大面广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知识面。
第五、“全真”的实践环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事务管理实习”、“处(部、院)长助理实习”、“社区岗位实习”、“公共机构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进入角色,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特别是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在一年半的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读一本领袖人物的传记,研究其领导艺术并形成论文;担任一个全校性学生团体的主要职务;开展一项关于某个公共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社会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后写出调查报告,并发表于正式刊物;策划并组织一次在校内外有影响的全校性活动;担任一个某部门领导的实职助理。
“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比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2.5+1.5”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独特的优势:
1.该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由于1998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全国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如果及时实施这一培养模式,将会提早培养出首届毕业生,对于浙江省甚至全国人才市场来说,这是首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有助于毕业生能及时进入社会人才市场,及早适应社会需求并较早发挥作用,也有助于抢先占领浙江省甚至全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市场。而且,由于该模式的学制安排比较紧凑,总体学习时间并没有延长,相对“3+2”模式来说,学生不需要额外增加一年的学习时间,这也是符合学生“希望进行专业选择,但不希望增加学习成本(学制)”的心理的,这就有助于增强该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扩大了生源的选择范围,有助于提高生源的质量。而从人才培养的效率来看,从已经学习两年半的学生中选拔培养对象,就意味着可以用一年半时间的公共管理专业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其培养效能也是显而易见的。
2.该培养模式可以充分保证生源质量。管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从事管理职业的人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潜力,管理工作并不是人人可以做得好的工作。为此,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去测试候选者的管理潜质,从中选出优秀的人才进行培养。比如,美国的工商管理学院在录取新生时要进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GMAT),我国一些行政机关在考录公务员时也要进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AT)[4]。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对象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潜力十分重要,而目前我国的普通高校招生的制度安排还不可能全面满足对生源质量的个性化的要求,通过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来选拔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潜力的培养对象是不现实的,我们也不可能象招收艺术类学生那样,通过组织专门的专业考试来测试考生的管理潜质。这对于管理类专业来说,培养对象管理潜质的不可选择性一直是困扰各所高校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中国行政管理》352002年第5期(总203期)
大学,是一个可以充分展示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舞台,两年半的大学生活已经可以充分反映出学生在管理方面的潜质如何。而该培养模式正是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经验,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程序和方法从这些学生中进行选拔,对学生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潜力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和选择,从而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生源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在这种模式中,培养对象的管理潜质是可选择的,是可控的,十分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该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具有突出的复合性和应用性。该模式赋予学生的是复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复合是复合型人才基础的特征。该模式的招生对象原先经过了两年半的工科专业的学习和培养,已经比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体系、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当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概况和主要成果,能初步掌握相关工科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原理,再经过比较系统的公共事业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都得以相当程度的优化、复合。而且,在当代各门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背景下,原先不同工科专业的学生聚合在一起,也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交互和融合。更重要的是,该模式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今后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基础平台。公共事业管理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其应用性突出的是要体现在较强的实践性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并不强调学生要全面、深入地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和知识,不只是教授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我们更注重培养他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知识自主获得的能力,更注重对他们管理实践的训练及其管理技能的获得。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不断扩充知识,发展技能,锻炼应用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而之所以选择经过两年半工程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转换,是因为相比两年的学生,他们已经接受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对于该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已经掌握得较为系统;而相比三年的学生,又不需要通过延长学制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阶段的学习任务。在该模式中,学生既有工程背景,又具备政府、公共机构和行业的管理技能,理工科的思维方式与系统的管理素质、技能相结合,多学科知识交融,应用实践能力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4.该培养模式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一方面,该模式对于我校这类由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而言,大大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毕业生就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就业面更为宽广,即由过去单一的经济科技领域向政治社会文化领域、政治管理和决策领域发展。另一方面,公共管理教育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公共管理教育须臾不能脱离公共管理的实际”。及早培养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有利于提高和扩大学校在浙江省甚至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为学校带来的丰富的政府和社会资源,这就更有助于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