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bai学科。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包括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旅游风景区管理方向、会展旅游管理方向、餐饮管理方向、休闲娱乐管理方向、旅游行政管理方向等。
一、调查实验设计
(一)样本调查选取
本次研究中旅游管理系学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的观念主要是针对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企业等方面选取影响因素。因此,本次样本调查就涉及到了父母期望、交际能力、性别、培养途径、自信心、性别、外貌、教学内容、职业发展、行业性质等近五十多种影响因素,为学生制定了影响程度的高中低水平,便于学生填写方便。本次的样本调查一共针对了2011级某某大学旅游学院的376名管理系学生进行,调查时间是2014年3月23日-3月28日,一共发放了样本调查问卷327份,填写有效的调查问卷为289份,填写有效率达到88.37%。
(二)统计学处理
根据样本调查现实分析,在289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男生所占比率约为43.25%,女生所占比率约为56.74,旅游管理系的学生中女生较多,上述样本调查基本满足男女比例4:6的原则。其中86.50%的学生选择毕业之后就就业,剩下的学生会选择出国留学或者考研深造。在就业学生群中仅有67.34%的学生愿意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18.43%的学生持观望态度,其他学生大多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
(三)实验结论与讨论
伴随着职业流动性的逐步增强,旅游管理系学生就业倾向发生了改变,专业的对口性也在转变。总体而言,愿意从事与旅游管理相关的学生当中选择旅游景区工作和旅行社工作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半部分学生都期望在旅游行政事业单位就业,或者是旅游饭店工作。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形成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思维。
二、旅游管理系学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
(一)旅游管理系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1.统计学分析
根据样本调查的内容可以将影响学生基本因素分为五大类。其中在社会影响的因素中,72.83%的学生认为个人空间发展是比较重要的;在企业影响因素中66.45%的学生看中的是社会因素中企业的福利、待遇、工资体系和发展,32.74%的学生认为岗位的社会声望是很重要的因素;在自身影响因素中,家庭背景因素仅仅10%不到,其余主要是56.22%学生会依据个人兴趣选择;高校因素中,88.32%的学生认为学校引导就业是相当重要的,62.12%的学生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是就业的前提条件;家庭因素中,54.24%学生会考虑家庭背景,74.67%学生希望通过亲友途径找工作。
2.理论分析
影响旅游管理系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是“个人核心竞争力”“自我认可”。根据以上分析,影响旅游系学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脱离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个人就业过程中的自身竞争力客观分析,这其中包括了旅游系学生是否适应旅游行业要求的技能和素质。因此,当下旅游管理系学生对自身不自信,无法积极进行自身评价,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二)改善旅游管理系学生就业倾向的建议
1.基于社会的角度改善建议
基于社会而言,宏观的旅游管理系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并没有显着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管理系学生就业机制和就业政策改善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高校制定招生方案之时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度进行考虑。另一方面,社会因素中相关的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等积极改善,能够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自由灵活。
2.以企业的角度的相关改善建议
旅游行业必须要为旅游管理系毕业生提供合情合理的薪资待遇以及福利政策,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发展。同时企业也要加强重视旅游管理系毕业生,提高企业自身的声誉以及发展,以此吸引大多数旅游管理系毕业生,将旅游管理系毕业生留在旅游行业中。
3.学校与家庭角度
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有涉及旅游管理的专业特色,要摒弃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大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专业实习逐步培养起对于本专业、本行业的热爱,为毕业后进入旅游行业奠定基础。家庭要改变以往的就业传统思想,与学校、学生思想接轨,共同促进学生的就业。学校和家庭一起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参与到旅游行业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旅游专业技能。
4.学生自身角度的相关建议
对于学生自身而言,自身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是促使旅游管理系学生毕业之后从事本行业的主要因素。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专业技能,学生通过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技能,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在旅游行业的就业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