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管理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探索推动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营造好管理创新的社会环境;挖掘科技创新驱动力。
关键词:经济管理创新;路径;动力
发展是经济研究的永恒主题,经济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增长是一种质与量的统一过程。经济如何发展?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策略。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设备的协调问题。当前,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管理创新。管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管理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
新时期,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从国家战略到企业经营策略,都离不开管理创新。
1、从宏观维度看存在着资源错配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已有30多年,但从宏观的角度看,仍然存在资源配置错位的状况。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源泉来自全要素生产力。当前,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也面临从增量扩能转向存量做优的方向调整。我国经济在这种新常态下,出现经济放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机制瓶颈的存在,致使资源严重错配和结构扭曲,从而带来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近年的资源错配,导致实体经济产能过剩,一些企业预期利润不佳,投资意愿减弱,资本市场波动,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不足。
2、从微观的角度看企业创新不足
当前,我国企业已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企业与企业之间产品的模仿式,同质化,差异小的产品过多。这种产品的供给形式,缺乏个性化,它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要求。任何一家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市场,有活力,这是企业的生存之道。这就告诉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市场问题,亦是企业产品的个性化、差异性问题,也就是传统产业供应模式如何适应新兴市场的需求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企业创新不够。企业有创新,才能有市场,有市场才能有活力,有活力才能有效益,否则企业将被市场所淘汰。可见,企业的创新不足,是当下务必要从理论上高度重视,实践上确实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推动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从国家战略到企业营销策略,都离不开管理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创新才能解决新常态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创新才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现阶段要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1、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就是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经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决好资源错配问题,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市场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早日转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管理资源配置主要应该做到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为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框架条件,而不要自己直接从事资源配置;二是根据市场竞争带来的弊端,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这就是说,政府管理资源配置,一是维护制度条件,二要创造环境条件。
所谓维护制度条件,主要是指体制问题。即尽可能由市场调配,必要时政府支持。现阶段,我国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处在新常态过程中。在这一阶段,按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未完全理顺。从市场层面看,市场化程度低,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就全国而言将呈现多层次、多水平的市场经济状况。同时市场环境急需改善,可以讲,在一定程度具有非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可见,容易出现市场失灵。从政府层面讲,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政府宏观调控的水平较低,时机把握不精准,手段不灵活,因而经常有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状况。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过程,必须是“两只手”给力,即一只手是市场,另一只手是政府。市场给力主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政府调控主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问题。
所谓创造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法制保障。在法制保障问题方面,要重视建立有序的、合理的和公平的竞争。国家为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序运行,政府必须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规制破坏市场的行为,为市场配置资源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既要实行充分有效的竞争,又要保证市场信号真实。国家政府应在三方面加强:首先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尽快实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其次,完善市场交易规则,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强对产权和契约的保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三,打破行政垄断、市场垄断、资源垄断行为,控制垄断价格,推进平均利润的形成,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2、营造好管理创新的社会环境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市场要有活力,而市场的活力离不开企业家,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更需要依赖人的因素。社会创新的发展,关键要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要求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创新,要积极关注: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环境的营造,创新人才的激励。营造社会的创新环境,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能力和积极探索,才有实现的可能。一是从法律的层面保护好企业家的权利,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同时要使创新者获得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需求。二是构建诚信制度体系,建设诚信文化,不断提升道德水准,提升企业经营者的市场意识、商业文化、价值观念。
3、挖掘科技创新驱动力
挖掘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稳步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机制。竞争强弱的依据是经济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得到世界经济发展的验证。
新时期,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要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必须挖掘科技创新驱动,如何发掘科技创新驱动,是值得每个国人深思的。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现实状况看,当前重点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追加资本积累,加强科技开发力度,加快研究、开发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其次,要建立高效的科技创新网络。企业要不断创新,就必须利用社会资源推进创新产品的研发。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形成有机的对接、互利,将企业的科研、培训、产品研发的重要环节整合成科技创新网络。第三,企业科技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技术要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要符合市场需求,并经得起市场考验,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样的科学技术,才能转化成商品,才具有市场价值,才能推动企业超额利润的实现,才能推动企业之间的利润平均化,才能促使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才能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才能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晓华.新经济格局下的管理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2]张健.管理创新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张健.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