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虽然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还拥有悠久的文化财富,但由于人口规模小,乡镇发展起步较晚,但它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关于特色乡镇的建设典型。特以对白杨坪镇的现状及其路径分析,加速其特色乡镇建设。
关键词:白杨坪;专业特色乡镇;路径
一、白杨坪镇专业特色镇建设现状透视
白杨坪镇地处恩施市东北部,是东进宜昌、武汉,西出渝蜀的要塞,是恩施市交通和物流的重要“走廊”。十一五期间至至今,围绕“产业沿着公路建、公路围着产业绕”的思路,不断加强农村通畅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三纵三横两循环的交通网络。
全镇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南里渡河、几子渡河、找龙坝河三大水域环抱全镇,有响板溪、新丰、金丰等大小水库和白马塘天然牧场。磷、铁、高岭土、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不仅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也有浓厚的名族特色文化。近几年来,该镇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绿色繁荣为主线,因地制宜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产业发展思路,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三、白杨坪镇专业特色镇建设路径选择
(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恩施市白杨坪镇属于西部大开发的山区,经济基础发展稍显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也噩待补充。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大力扶持,白杨坪镇也加强了外部内部的沟通渠道。
另外,对农村基础建设一块,可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加强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逐步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2)努力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为经济增添动力
白杨坪镇有“茶乡”之称,自2010年开始以年均9000亩的速度发展优质茶叶,目前茶叶可采摘面积达2.8万亩,因此在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并积极运用上更需做出努力,应当做更多的宣传工作,可以举办以“茶”为主题的文化节或者展览会,一方面为本地区增收以及让当地百姓更清楚的了解当地的茶优势以及茶文化,另一方面也是积极对外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茶叶,品当地茶味,领当地茶之特色。除了优质的茶叶基地,白杨坪镇还有食用菌厂,烟叶基地,万亩油菜园以及千里梨园等农业基地。那么当地可以在道路畅通,特色农作物景观连片的基础上,进行天然花园摄影基地,可在农作物以及周边桃花开放季节,迎接宾客。
(3)挖掘、收集、抢救乡镇民族文化
白杨坪镇是土家族人的故乡,民族文化底蕴丰厚,主要有戏剧类,民间工艺类、传说类、歌谣类、舞蹈类,宗教文化古迹类,传统建筑技艺类以及商业文化遗址,这里尽管种类繁多,但除了灯戏之外,大部分民族文化散落于民间,传承方式也是通过“师徒传承”或“口传身授”,这些民族文化也大多掌握在少数年迈老人手中,极易消亡,因而白杨坪政府急需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收集。
(4)灯戏民族文化和休闲旅游相结合
白杨坪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灯戏”的主要传承地,白杨坪的灯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肥沃的成长土壤,该乡的一个剧目《雪山放养》1955年参加湖北省传统戏剧汇演获奖,并经省剧曲园界鉴定,定名为恩施灯戏。对于像白杨坪镇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在有悠久的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利用旅游资源,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发扬地方优秀民族民俗文化,将地方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保护和适当开发利用,将乡村旅游和居民的生活生产结合起来,一方面带动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专业特色镇建设的保障措施
(1)土地政策保障
土地管理制度要不断创新,在此基础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利用效率,进而使得土地制度更加完善。加大白杨坪镇用地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进一步探索,例如出租土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联营等形式发展茶种植以及特色农副产品的种植等,保证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合理、规范流转。
(2)建设资金投入保障
要想保障白杨坪镇专业特色镇的资金投入,必须要加强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拓展新的资金渠道。要建设经营性基础设施,将市场准入放宽,严格掌握资金运筹范围,建立符合镇综合改革建设的资金供给模式。以《实施意见》里的关于金融等方面的意见为指导,以资本市场和市场运行作为重要的融资渠道和投资准则,在白杨坪镇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方式上要实现新突破,打破基础设施建设资本主体、投资方式、资本来源单一的局面。
(3)社会保障制度保障
针对白杨坪年轻人外出较多的特点,适应老年化社会的到来,镇上应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建立以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纽带的为老服务体系。提倡邻里帮互助方式,鼓励和支持社区内、外的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包括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急乃至文化娱乐、学习教育、聊天、心理咨询、代购代办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应考虑建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形成互通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及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求职、技能培训、劳动者维权等信息便民服务。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