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与制度措施_工商管理

时间:2020-08-21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会计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既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财务报告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还包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社会相关的其它表外信息。会计信息披露开始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从而帮助他们做出合理决策。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决定了信息使用者能否更好地做出相关决策。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一些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和分析,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破坏市场投资环境,甚至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是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一、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问题。如上文所述,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与报表有关的财务信息,还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治理问题等非财务信息,甚至有时非财务信息对于报表使用者的意义要更大,尽管近年来的监管和规范程度逐渐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在披露会计信息时依然将重点放在有形资产等信息上,在非财务信息(很多情况下是报表以外的)的披露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首先,不像财务信息能准确的定量衡量,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这就会为信息使用者带来一定的未知性(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其次,非财务信息披露范围界定不清,使得许多企业在进行信息披露时有了能钻的空子,许多上市公司对于财务报告附注的一些问题的阐释模糊不清或者直接不进行披露从而掩盖真实的企业信息,有时在披露后还会出现财务重述的现象;再其次,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擅自披露一些未经批准的会计信息。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安全性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可获取性和共享性大大加强,提高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但是与此同时也会降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安全性:会有一些基于特殊目的、来自于公司内部或者外部的未经授权的组织和个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侵入企业信息系统恶意篡改或者窃取公司的重要会计信息,这会严重影响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影响甚至歪曲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的效用。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适用性问题。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主体有着不同的使用目的,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很多时候对于这一使用者有用的对于其他主体并不见得,而许多公司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单一,不能让不同主体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筛选和组合,大量“无用”信息的存在会使得他们遗漏真正重要的内容,这会降低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影响信息的使用效果。二、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1.披露周期的灵活性。当前大部分信息使用者有关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的获取还是从企业定期公布的财务报告附注中了解到的,而随着会计工作外部环境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迅猛普及,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时效性要求的增加,未来上市公司是不能仅仅在定期报告中进行披露会计信息,还需要在公司平台或者网站上实时更新有关会计信息,这种随时发生随时披露的形式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也给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资料搜集提供了便利。2.披露主体的指向性。未来上市公司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可能会将信息分类汇总上传,让不同的使用主体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组合,生成一份符合自身需求的会计信息报告,即采用一种“按需披露”的模式,这样针对不同的使用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就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的组合。在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披露形式下,会计信息的披露根据不同使用主体的需求披露,不仅会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用,还会更有效的保障信息使用者的决策。3.披露内容的多样性。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公司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经营成果、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进行阐述,然而,信息使用者也需要公司披露会计信息时也能在市场大环境中对公司未来在各个领域中的发展趋势和优劣势进行客观的预测和评价。也就是说在披露目前状况的同时同样要对未来进行分析,这样,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时效也有一定的提高。4.披露效果的可交流性。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使用者是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企业的会计信息,同样,网络也提供了各方的交流平台,在未来的会计信息披露中,使用主体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交流也会更加频繁:信息使用者把自己使用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感受、改进建议反馈给企业,企业参照这些反馈做出适当的调整,这种有来有回的交流模式是一种双赢,不仅信息使用者可以从这种交流中逐渐获取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会计信息,企业也可以从这种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披露模式,提升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三、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针对上文所提出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相关各方到底该如何应对这些以适应社会群体的需求呢?接下来,结合相关文献和报道,本文从企业自身、有关部门监管和媒体监督三个角度入手提出了相关建议:1.完善公司内部的信息披露制度。(1)健全公司内部会计信息披露体制。上市公司自身角度来说,一定要端正会计信息披露的心态,认识到会计信息的披露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在披露制度方面:企业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弹性地披露空间,将应当披露的信息作为制度来约束企业的披露行为,通过制度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披露范围方面:客观地说,投资者无法从几张财务报表看到企业经营的全貌,而企业经营的各方面都与其最终经营结果息息相关。企业的状况是可以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增加信息披露的角度,使得投资者能尽可能全方位的了解企业;在披露方式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要丰富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将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结合,普及各个范围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受众。(2)健全公司内部会计信息风险防范治理机制。第一,针对管理层内部人为地制造安全为题:要减少管理者基于自利的角度提供劣质信息的现象,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把守会计信息存取关,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第二,针对网络信息安全:除了在技术层面加强数据管理保护会计信息不受到恶意侵犯,还要增强会计人员的制度意识和道德素养,保障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可靠性及运行效率,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服务。2.完善政府、证监会的监督机制。政府、证监会作为权威的外部治理平台要对公司会计信息环境进行适当的治理,通过定期/不定期审计去检查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并对发生违规披露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惩罚,通过督导、增加惩罚成本来治理违规行为,另外政府和证监会还可以利用一些附加手段来构建更加全面的监督体系,比如建立线上投诉平台、建立上市公司信用评级机制等等来约束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3.完善媒体的监督作用。媒体作为当今社会舆论的载体对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出现为线上披露与获取信息提供了高效、畅通的渠道,大大的满足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实时性,推动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媒体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内部治理、证监会、政府监管的漏洞和缺陷,媒体报道有利于抑制公司的财务造假、财务舞弊、盈余操纵等行为,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适当的通过媒体介入的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