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

时间:2020-12-20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毕业论文

【作者简介】龚留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开封475001)
【内容提要】朱绍侯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半个世纪来笔耕不辍,在中国古代史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在对他的访谈中,内容涉及到了其治学经历、主要学术成果、学术风格及他长期形成的史学观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最后,朱先生还对当前学术研究的环境和风气提出了自己的评判,并对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做出了乐观的展望。
【摘要题】访谈录
【关键词】朱绍侯/军功爵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史》/史学观和方法论【正文】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并不是1切都由我主编说了算,有些问题我也要向执笔人让步,妥协是必要的。如我认为名田制是土地长期占有制,而多数人都主张是土地私有制,我也就只好按大家的意见办。既然是合作就要有互谅互让的精神,“1言堂”是办不成事的。《中国古代史》在10院校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79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先以“试用教材”的名义正式出版。1980年由教育部召开审稿会,通过正式验收,它于1981年以“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名义出版。令人欣慰的是,自本教材面向高校、面向社会发行后,受到高校师生和各界的欢迎,迄今已修订改版4次,发行量达1百多万册,这是我们始料所不及的。
再谈1下《今注本宋书》的编写情况。这是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今注本2104史”中的1部,该工程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发起,由“今注本2104史”编委会具体执行,总主编是著名学者、文史专家张政烺先生。以下每部史书设立1位主编,我被聘请为《今注本宋书》的主编。
现在通行的“2104史”,除“前4史”外原来都没有注释,所以这是1项开拓性的工作。为完成此项艰巨任务,我邀请5位拥有博士或教授头衔并且都出版过相关学术专著的中年学者参加。在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总主编张政烺先写出《今注本2104史编纂总则》作为注释工作的法则。在此基础上,我又写出《今注本宋书编纂细则》,作为注释《宋书》的执行依据。大家分工注释,我也分到《宋书》中的10卷“本纪”和4卷“列传”。严格地讲我对古文献注释工作是外行,其他5位中年学者也都没有注释古书的经历,我们都得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边学习,边注释。原来我们都知道搞文献注释要有深厚的学识功底,需要有古文字学、古音韵学、目录学、训诂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典章制度、文化历史掌故等各类知识,并且手头还要备有各种合适的工具书。注释《宋书》是1项开创性的工作,肯定难度不小,但在我们工作开展起来以后,才知道原先对困难的估计还是非常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原来以为找1个最好的《宋书》底本,然后对《宋书》中的疑难问题作出必要的解释就可以了。却没有想到1是《宋书》本身原来就有错误;2是它在流传过程中又产生不少错误;3是最好的中华书局本《宋书》在标点、校勘上也有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做基础的校勘考证工作。另外,南朝人写文章爱用典故,沈约在《宋书》中就引用了很多这类文章,或1句1典,或两句1典,甚至1句两典。如果对典故的出处和内涵不清楚,对文章内容和历史背景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在标点断句上就会盲目。为注释文中典故,我们耗费了许多精力。
参编的5位中年学者,对注释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都按时完成了任务,交上来的稿子总体质量上还是很好或较好的,但也存在1些问题。从技术的角度讲,有人注释时忘记了《编纂总则》和《细则》的规定,而总按自己的写作习惯信笔而下。从注释的内容讲,有人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或略而不注,或虽注了但不够准确。对此,我作为主编必须“纠正、补充、修改”之。这虽然只有6个字,做起来却是很难的。为了《今注本宋书》,从1996年到2000年,我整整耗费了5年时间。现在看来,虽不能说把《宋书》中存在的问题都解决了,更不能说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准确无误,但我已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了。至于遗留问题或注释中的失误,就只好在出版后敬请专家和读者指正了。
以上这些大型协作项目,虽然不属于我计划内的研究课题,但是我1旦接受下来,就把它们当作计划内的项目1样认真对待。另外像《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中国历代宰相传略》、《后汉书精言妙语》、《中原文化大典·人物典》等大型协作项目,我均持此态度。我绝对不作欺世盗名、不劳而获的挂名主编。我最近几年由于年事已高,无力再搞长期大型的研究项目,多搞1些“0打碎敲”的研究课题。
所谓“0打碎敲”的课题,主要是随着姓氏溯源和文化寻根热潮涌来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我总是被邀参加1些文化研讨会或名人故里论证会,而且要写1些文章。对于这些会议的参加与否,我是有原则性的前提条件的:会议发起主持方所要达到的结论,如果与我1向的意见相合,我就参加;如果不合,则不参加。如果实在推托不掉,就事先说明我参加会议但不发言不写文章,再不行就在会上讲些与主题不直接相关的意见。如有两个县邀我参加“鬼谷子故里”论证会,主持人是我的学生,推辞不掉,我就在会上讲了“关于鬼谷子研究之管见”。这是个纯学术的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与功利性的论证“鬼谷子故里”在何处无关,总之我决不违心地逢迎主办单位的需要而“卖论取宠”。但如果是我心甘情愿参加的会,我就会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考古资料、当地古迹以及其他传说认真地写论证性的文章。最近几年这类文章我发表有10篇以上,其中有的被各种报刊多次转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如《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1文,我研究了什么是河洛文化、河洛文化区域及台湾河洛郎、世界客家人根在河洛等问题,在《文史知识》发表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寻根》杂志都有转载。又如《帝舜故里瑕丘(负夏)考》1文,则根据各种文献及濮阳县瑕丘的地形地貌,再结合当地有关舜的各种传说,我论证了帝舜故里在濮阳瑕丘。这1意见被世界帝舜宗亲联谊会所认同,并将该文刊刻石碑立在瑕丘遗址,正面书写“帝舜故里碑”几字。还有我的《张姓祖根在濮阳》、《平乱兴国不谋私利的叶公子高》两文,也分别为世界张氏总会和世界叶氏联谊会认同,并被各种报刊转载。据说有的地方修《张氏族谱》、《叶氏族谱》,就将2文分别收入族谱,作为他们寻根认祖的依据。总之,我写姓氏和文化寻根1类文章,是以历史研究的态度认真对待的,言必有据,绝不写应景式的文章。
问:学术研究,有传承有发展,总是后浪推前浪。请问在您的学术生涯中,哪些前辈先生或他们的哪些著作对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False$
答:在我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首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陈连庆先生。陈先生学识渊博,根基深厚,记忆力特别强,有过目不忘的灵性。他上通先秦下及明清,尤精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他在谈到古籍的版本目录时如数家珍,而且知道它们分别藏于哪个图书馆。陈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的“魏晋封建说”。他以后发表的《西周奴隶考》、《春秋奴隶考略》、《秦汉的奴隶问题》、《试论汉代的社会性质》、《试论魏晋时代奴隶的农奴化问题》等文章的内容,在当时都曾给我们讲过。原先我们只知道西周封建说,听到陈先生对自己观点的论证,感到既新鲜又10分令人信服。我后来虽改从“战国封建说”,但我承认秦汉社会有大量奴隶存在,而且在讲魏晋封建化的发展时,实际上是沿袭了陈先生的学说。
在我学术生涯中第2位对我影响大的是陈寅恪先生。其实我和陈先生只见过1面,也没有交谈,他怎么能对我有很大影响呢?原来陈连庆先生非常敬重陈寅恪先生,经常向我们介绍他高超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并把其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指定为我们的必读参考书。陈先生的隋唐制度3个来源说,他对府兵制的精密考证,他的“胡汉之分,不在种族而在文化”的民族融合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陈先生10分谦和,学术上从不强加于人的态度更是令人敬仰。1999年11月在中山大学举行“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我写了1篇《〈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读后》,以表示对陈寅老的敬仰怀念之情。
对我的学术思想影响最大的第3位先生是唐长孺教授,这也是陈连庆先生所敬重并经常向我们介绍的著名学者。唐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可以说是我研究魏晋史的入门指导书,我最初写有关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9品中正制、北魏均田制等方面的文章,都是受唐先生这本大作的启发而动笔的。我工作以后与唐先生的交往比较多,有两件事让我终生难忘。1是当年我刚到河南大学的工作岗位,就把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东晋南朝户籍里伍制度和阶级关系》寄给唐先生请求指教。唐先生给我写了14页稿纸的回信,除了肯定我的选题和基本观点外,还给我指出了18条错误和不当之处。唐先生特别指出我引用古书不分先后的毛病,即不知道引用历史资料要分清哪是第1手,哪是第2手。如某件事《史记》、《汉书》所记载的内容文字相同,则宁用《史记》而不用《汉书》,因为《汉书》在后,是抄《史记》的。再如《通考》和《通典》记载的同类资料,如果文字相同就用《通典》而不用《通考》,因为前者成于唐代,后者出于宋元,明显是《通考》抄了《通典》。从这里我体会到唐先生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对青年后学的关心。另1件事是1988年我主编教育部组织的大学文科参考书《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其中有1个课题我请唐先生推荐作者,他就推荐了1位留校工作的研究生。这位同志认真负责地按期交来文稿,但随后我又接到他的1封信,说稿子是在唐先生指导下写成的,但定稿后未让唐先生过目就寄走了,唐先生很生气,让把稿子要回。我把稿子寄回,过10几天稿子重又寄来,我1看唐先生改动很少。这件事使我大受教育。本来是1篇很成熟的文章,唐先生不放心,非要自己看过改过才可以。他对学术问题的态度真是1丝不苟,太认真负责了。有这样1位导师真是太幸运了,在唐先生的指导下,这位同志后来能大有学术成就是理所当然的,名师出高徒嘛!
以上3位史学前辈,道德文章都是我终生追求的楷模。如果说我的1生还有1点微小成就的话,也是在前辈们和其他师友们教育、指导、影响下取得的,我将永远铭感不忘。
问:您是青年学子崇敬的历史学家,他们除了通过阅读您的论著以学习您治学的原则和方法外,是否还请您专门就史学观和方法论问题,给他们谈1些指导意见?
答:研究历史的人,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自觉不自觉,都要受1种或几种理论观点来支配,如历史唯物论、英雄史观、经济史观、历史循环论、历史虚无主义、地理环境决定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等。有些人尽管口头上不承认,实际上他的研究思路和得出的结论,正是某种观点的体现。“***”刚结束时,学术界思想混乱,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过时的想法,在1部分中青年学者中泛滥。具体到史学界,有人特别反对5种社会形态说,认为“***”以前史学界对历史分期的讨论毫无意义。当然,中国古代是否有过奴隶制社会,由原始社会是否可以跨越奴隶制直接进入封建社会,这些问题都可以讨论,但不能因此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错了,过时了。
像我们这种年龄的人,作为新中国的第1批大学生、研究生,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到今天为止并不认为这种理论过时了。极左思潮泛滥时,史学界的偏差主要是贴标签,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农民战争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不承认统治者及其制度政策在1定时期内的积极作用,甚至搞影射史学等。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错误,而是人们运用中产生的偏差或问题。“***”后我也进行过反思,也认识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1些错误和偏差,但想过来想过去,还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错,也没有过时。因为研究历史,避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相互作用,避不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避不开对历史规律的探讨,避不开对英雄人物和劳动人民历史作用的评价,避不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避不开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所进行的辩证分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处理上述问题,才是最科学的态度,才能得出最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在学术实践中,我也感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研究历史问题的优越性。我多次参加历史学的国际会议,所见所闻国际友人如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等国学者的众多学术成果。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其研究的深邃细密程度可以说常常超出中国学者,但由于他们不重视历史规律性的认识,这样就往往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难以把握历史问题的深层本质。日本著名的学者西定生,写了本《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构造》(210等爵制的研究),这可以说是世界上研究军功爵制最高水平的著作。他对军功爵制1些具体问题分析之精细,洞察之透彻,令人钦佩叹服。但由于他不重视对军功爵制发展规律的研究,在书中对这种制度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作用并没有说清楚,这就给后来者研究此问题留下了很大余地。我承认自己对军功爵制的研究在总体上还赶不上西定生,但在对军功爵制发展规律及其历史作用的认识上却可以说超过了他。此话虽有“王婆卖瓜”之嫌,但确是实话。
关于史学方法论,其目的无非是要找到1种能够洞见历史发展规律,并且用力少见功多,即“事半功倍”的研究途径。我认为研究历史没有多少窍门可找,既要勤奋又要有时间的积累。研究自然科学和文学创作可以早出成果,成名于年轻时,但研究历史的人却是在40岁以前很难有大成就。首先你要有10年坐冷板凳的功夫,因为中国的史籍浩如烟海,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人再聪明也不可能写出很有价值很有分量的著述。我给自己立有座右铭:“天资愚钝凭勤奋,事倍功半终有成。聪明才智荒学业,虚度年华空1生。”要“勤”,包括眼勤、脑勤、手勤、口勤和腿勤。眼勤就是多看书,脑勤就是多思考,手勤就是多记多写,口勤就是多问多切磋,腿勤就是多实地考察。要“奋”,就是奋发有为,比别人多1倍甚至10倍的努力,百折不回,最终总会有所成就,才不至于“虚度年华空1生”。
具体到著述写作,我倒有1套工作程序,也可以在这里谈1谈。1旦确定某1课题,我首先搜集资料(已有的资料更要充分利用)。我的方法是摘录卡片,每张卡片只记1条资料,以便于后来按类分组。资料内容包括3方面:1为原始史料,2为理论指导,3为学者的有关论述。资料收集齐,还要认真审核,剔除不能用的,然后把保留下的卡片按不同类分成1组、2组、3组……再根据卡片分组拟写出所要著述的大纲。第1标题下用第1组卡片的内容,第2标题下用第2组卡片的内容,依此类推。将来全文写完卡片也就用完,我把这种写作方法叫“1遍净”。我认为这种工作程序有3点好处:1是避免写前忘后,使思路通畅无阻;2是避免卡片太多,使用时给自己造成混乱;3是避免内容前后重复或自相矛盾。凡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有适合于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写作程序,我以上所谈只能说适用于我自己,不是人人适用。特别是现在有了电脑这种工具,写作和研究的手段更科学、更实用、更便捷,但读书和写作的基本程序还是1样的。
问:现在的史学界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在学风和研究路径上还有1些不能令人满意之处。您认为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或局限,应该怎样加以克服?
答:必须首先说明,我认为现在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学术研究最好的时期。就史学领域来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成果的丰富多彩也是过去无法比拟的。但是,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也还是存在1些问题。
1是考古和文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还不能悉数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所及时吸收。“***”后有很多重大考古发现,如先秦金文甲骨文、秦汉简牍、敦煌文书、秦公大墓、秦陵兵马俑、明清满文老档以及历代无法计数的铜、铁、瓷器和纺织品,都足以改写中国古代史。这些虽不能说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1点儿都没有吸收,但吸收也是微乎其微,几10年来中国古代史是1仍其旧的老面孔。这就要求历史研究者注意吸收文物考古新成果,考古学界也应主动提供信息和资料,帮助历史研究水平的提高。但更主要的还要靠国家组织考古文物界和历史学界等多学科大协作,像“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那样,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状况肯定会有大改观。
2是边疆史、少数民族史的研究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仍是两层皮,未能紧密结合。边疆史与少数民族史的研究1向是学术界的薄弱环节,随着新编地方史志的推进,内蒙古、西藏、新疆、广西等地区都出了地方通史和民族专史,边疆与少数民族史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作为反映“中国各族人民古代历史”的专门著作《中国古代史》,还很少关注和吸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不能不说10分遗憾。如何把两方面的研究力量和成果结合起来,写出1部内容丰满面貌1新的反映中国各族人民古代历史的《中国古代史》,仍是我们继续努力的目标。
3是现时各地方的古都故里之争给中国古代史研究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海外姓氏寻根、文化寻根活动的升温,大陆各地为发展旅游吸引投资,1股姓氏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的热潮也在兴起。这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祖国统1大业,本来是件好事。但由于地方主义作祟,各地强拉名人,妄称古都故里,造成了学术界的1定混乱。如老子故里,《史记》写得很清楚具体:“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也即今天的河南鹿邑。但却凭空冒出个“安徽说”,说老子是安徽某地人。不仅地方部门这样讲,学术界也有人唱和,影响就大了。再如诸葛亮“躬耕南阳”的问题,学术界原本没有分歧意见,但现在也是争论不休,以致真假难辨。这类争论对老1辈学者不会有影响,真者自真,假者自假,但对后来人则有以假做真之虞。还有梁山伯祝英台,本是戏曲小说中之传奇人物,1些地方却将之说成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纷纷开会论证其故里。类似问题很多,我在《科学深入地研究河洛文化》(载《光明日报》2004年12月7日)1文中讲了“研究姓氏文化3忌”,已有所论及,此不赘言。
问:由于社会背景和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在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上,解放后的史学工作者很难比得上解放前培养的那些史学大师,所以有人说我们是1个缺少大师的时代。您怎样看待这1问题?您认为

[1]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