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产业工人阶层生活感受问卷调查报告

时间:2020-12-23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毕业论文

中图分类号:D4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240(2007)01—0025—05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城乡经济稳步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5年,甘肃省人均生产总值7341元,这个数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它也显示甘肃同全国1样进入了1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矛盾的凸显并存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社会转型及城乡人、财、物流动加快,各种社会矛盾交织,而客观、真实地了解和认识当前人们的生活感受,对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探寻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2006年4月,“2006—2007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以工人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目前的社会生活感受进行了1次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和结果如下。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工人生活感受问卷调查》是《2006—2007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的组成部分,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的方法,通过随机抽样,选择甘肃省两个企业的171名工人为被调查者,发出问卷171份,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为100%。
被调查者的性别构成:男性73人,占42.69%;女性98人,占57.31%。
年龄构成:18岁以下9人,占5.26%;18—25岁69人,占40.35%;26—39岁64人,占37.43%;40—60岁29人,占16.96%。
婚姻构成:已婚106人,占63.16%;未婚63人,占36.84%。
文化程度构成:文盲5人,占2.92%;小学16人,占9.36%;初中89人,占52.05%;高中44人,占25.73%;大专14人,占8.18%;大学本科3人,占1.75%。
党派构成:中共党员32人,占18.71%;民主党派3人,占1.75%;无党派人士136人,占79.53%。
宗教信仰:佛教44人,占25.73%;伊斯兰教5人,占2.34%;基督教3人,占1.75%;天主教1人,占0.58%;道教3人,占1.75%;其他11人,占6.43%;无宗教信仰105人,占61.40%。
2、被调查者的收入结构现状及对目前状况的评价
1、被调查者的收入水平总体较低,经济落后地区的特征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在500元以下、501—800元两个档次上,处于这两个收入档次的被调查者比例分别为38.01%和47.96%,两者合计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85.97%。家庭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下的总计为95.32%,除农民阶层外,与其他阶层相比,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经济落后地区特征明显。
2、经济收入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收入状况和职业地位普遍评价不高
被调查者对目前自己的收入水平、职业声誉和发展机会不持乐观态度。91.23%的人认为自己现在的收入1般、不富裕或比较贫穷;82.5%的人认为自己的职业声誉1般、不太好或差;89.46%的人认为目前个人发展机会1般或不多。收入太少、工作有难度、压力大、工作环境差、职业地位不高是被调查者对目前所从事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社会竞争激烈,个人发展机会1般或不多”是工人的普遍共识。“良好的教育”背景和“通过个人勤奋努力”是个人获得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中,被调查者认为“家庭出身”(3.00%)和“关系”(7.20%)在个人获得发展的主要因素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以上情况说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社会地位、收入差距基本平等的状况逐渐被改革开放以来阶层分化、收入差距拉大的客观现实所代替。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及收入分配的多元化、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使产业工人阶层有被边缘化的倾向,收入水平很低,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社会经济地位可能下降。
3、对被调查者的生活感受分析
问卷从个人生活水平感受、家庭生活感受、社会生活感受3个层次对工人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
1、超过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状况得到了大的改善或有1定改善,并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持乐观态度
问卷分四个层次就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感受进行了调查,77.78%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活状况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家人健康、和同事相处愉快、同上司关系和谐、生活的环境好、有固定收入是“满意”的主要原因。相反,收入少、生活环境差、工作不喜欢、健康不佳等是选择“不满意”的主要原因。74.85%的人认为“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生活有较大的改善或有1定改善”,居住条件改善、有固定的收入并在增加、出行坐车方便、食品丰富了是认为生活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收入不固定、教育、医疗费用太贵、文化环境没变化是认为生活无改善的主要原因。
上述情况在1定程度上既反映了甘肃省工人阶层的实际生活状况,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实际利益和好处。问卷同时反映出: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在衣食住行的选择中,“住”和“行”上升为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从被调查者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和认为教育医疗费用太贵的意见中,体现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以及对“看病难、看病贵”和相关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进程的关注。与同事关系融洽、生活环境良好、有固定收入等因素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2、参加社会保障的范围较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接近或超过1半的被调查工人(54.39%)认为社会保障不够完善或很不完善。在对家庭成员参加社会保障种类的调查中,只有医疗保险的比例较高(为52.63%),参加住房基金的数据和教育保险的比例较低。可见,社会保障体系目前还不够完善,而且在参加的具体社会保障类别上比较分散,保障程度较低。
3、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不高,信息消费程度低
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是衡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个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物质产品(包括服务)及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外的余暇休闲时的享受和消费,它表明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优良程度。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闲暇时间的支配大致相同,主要用在了做家务、读书和教育子女上。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家庭信息化是信息消费的重要方面。多媒体终端结合了电话、电视、计算机和摄像机的多种功能,构成1个“家庭信息中心”。人们可以通过这个中心获得各类信息,诸如新闻、娱乐、旅游、交通、购物、教育服务等。也可以通过远距离医疗系统治病,阅读电子报纸,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通过对工人家庭的信息消费调查,发现电话(尤其是固定电话)、电视已基本普及家庭,但是使用人的月均电话费的消费水平也较低。被调查者中,家庭拥有电脑的比例较低,使用网络的家庭更少。订阅报刊的比例较低,工人为19.30%。
小轿车仍未进入工人家庭。自行车、公共汽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到外地出行时汽车和火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可见,受经济条件制约,外出旅游休闲仍然是工人家庭的奢侈消费。工人居住地附近文化娱乐场所、设施比较缺乏。上述这些情况与甘肃省目前工人的收入水平是相对应的。
4、传统婚姻家庭观念仍然影响着人们,健康、收入、住房、子女成长等因素在维系婚姻家庭稳定方面的重要性正在逐步上升
婚姻家庭生活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1个重要方面,在此方面的精神生活质量的优良程度主要体现在:个人在家庭生活中精神方面的各种需求得到实现和满足而产生的满意、愉悦、幸福和快乐的程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持积极态度。工人家庭结构基本相同,以2代、3代家庭为主,家庭人口总数与过去相比普遍减少。通过别人介绍、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是夫妻婚前认识的主要途径。身体健康、夫妻恩爱、相互尊重、子女上进、关心爱护、收入可观、住房宽敞、双方职业稳定是人们认为的美好家庭的主要标准,同时也是影响婚姻稳定的重要因素。表明传统婚姻家庭观念仍然影响着人们,但是健康、收入、住房、子女成长等因素在维系婚姻家庭稳定方面的重要性正在逐步上升,说明人们对婚姻生活质量的关注在不断提高,这是1个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新变化。
5、马克思主义文化仍然是人们进行价值选择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个人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公私兼顾、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选中率位居前3。利己益人、先人后己、毫不利己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要选择。这是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逐步过渡,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人们之间交往“1般”、“不太顺利”或“很困难”。超过90.00%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地区社会宽容度“1般”或比较低。
6、超过七成的人对当前社会生活的总体评价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
72.51%的工人对当前社会的总体评价是满意或比较满意。从选中率上来看,“生活环境好”和“家人健康”是“满意”原因的主要选择,从1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被调查者认为“教育、医疗费用太贵”和“收入太少”是影响生活水平改善的主要原因。超过95%的人对政府的改革和各项政策表示关注。70.76%的人对当前国家经济形势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58.48%的人对当地经济情况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两组数据反映了被调查者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和预期程度。
7、“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物价上涨”、“官员腐败”、“食品安全”、“环境问题”、“养老保险”等是被调查者认为最为突出并需要认真解决的社会问题
依选中率排序,“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物价上涨”、“官员腐败”、“食品安全”、“环境问题”、“养老保险”等是被调查者认为最为突出并需要认真解决的社会问题,详见表1。


“看病难、看病贵”是人们关注的1个焦点社会问题。被调查者认为看病难或有些困难的选中率为74.27%。超过1半的人认为当前信誉1般、低下或太差,这说明建设诚信社会应当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官员腐败、思想道德滑坡、执法不严、生活水平低下、管理混乱、法制不健全、经济落后、司法不公等是认为当前社会信誉差的主要原因。
四、对被调查者生活感受的预期及有关问题的几点认识
1、超过七成的工人对将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的预期比较乐观
70.18%的被调查者认为将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会“越来越好”。这种良好的预期和心态是今后中国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也反映了人们对现行改革开放政策的肯定。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是被调查者的主要期望。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推进应当是最终建设成改革成果惠及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现代化社会。
2、发挥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是政府公共政策的主要方面
对解决各种百姓生活问题,政府负有更大、更直接的责任。建议针对财政实力持续增强和再分配环节公平不足的现状,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并在公共财政框架内优先满足百姓关心的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人们养老、就医、就业等社会热点问题。加快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体制等。
3、发展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应当成为今后政府的主要任务之1
政府应当加大对公共物品的投入。从实际情况来看全社会还存在着公共物品分配的不平等。政府应当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重点支持教育、卫生、文化基础建设等事业。这是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参与社会生产,就有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作为1个进步和发展的社会,人们在持续不断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时,还必须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这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力,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归属和落脚点,还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得到全面发展,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所使然。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包括在努力提高每个人的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努力提高每个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我们研究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就是要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缩小收入差距、规范分配秩序应当被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居民收入差距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人们对社会公平感受评价的最直观依据,收入差距问题影响到社会的公正公平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现在正越来越引起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城乡居民的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区域间、行业间、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日趋显露,是1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收入分配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解决收入差距、规范分配秩序应当被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5、教育、医疗、道路、交通、收入、廉政、环境等是人们最为关注也最希望政府办好的事情
官员腐败、思想道德滑坡、执法不严、生活水平低下、管理混乱、法制不健全、经济落后、司法不公等是认为当前社会信誉差的主要原因。“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物价上涨”、“官员腐败”、“食品安全”、“环境问题”、“养老保险”等是被调查者认为最为突出并需要认真解决的社会问题。与之对应,教育、医疗、道路、交通、收入、廉政、环境等是人们最为关注也最希望政府办好的事情,详见表2。

上述问题的解决程度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改革的预期和信心,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力度、速度和向度。当然,发展中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尤其是落后地区在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同时,还必须注意着力解决这1系列问题,把改革的措施落到实处,使广大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改革措施不断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