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改增”的趋势,建筑税收管理不应仅仅是针对建筑税收一个点的管理,而应该从经营管理全局来思考,结合企业战略需求和财务目标等,依托企业生产、营销等展开全面的建筑税收管理筹划。在目前有许多企业未对建筑税收采取有效的控制。
1“营改增”政策的内涵和影响
1.1“营改增”的内涵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为了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而深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很多企业的发展比较稳定,收益能力也在慢慢提高,但是对企业的存货的管理水平不够集中,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存货的管理水平和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快项目的开发,注重获取较为优质的项目,充分地利用资金。并且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加速存货周转率的增长。其次,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还应该继续提高,在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应当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合理地处置企业的闲置资产,增加企业的运营效益。
2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具体思路
2.1市场化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经营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坚持对企业实施综合账务管理是提高收益的保障。“税收战略”是企业经营阶段的账务构成,其要在某个周期之后才能兑现,因而要重视财务战略的风险控制。在市场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这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2.2风险控制
建筑税收的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的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在清偿时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企业持有的建筑税收在未来的回收额度和回收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建筑税收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回收数额上的风险和回收时间上的风险。建筑税收回收时间上的风险也称之为拖欠风险,是指客户超过规定的信用期限付款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拖欠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成为坏账风险。
2.3税收规划
如果建筑税收迟迟不能收回就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失灵导致生产停滞。一旦建筑税收成为坏账、死账就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更严重的是建筑税收的失控甚至会导致企业倒闭。因此,在分析建筑税收的总体情况时,不能只从某一角度和某一因素进行,而是要从不同角度全面综合剖析。
3“营改增”趋势下企业税收筹划管理
3.1组织管理
增值税的征管方式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为适应“营改增”,建筑企业集团应结合自身特点,在充分考虑和满足市场经营开发和项目经营管理的前提下,改变企业集团多级法人、内部层层分包的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促进专业化分工,深化内部专业化运营管理,增强专业化能力。
3.2资质管理
全面分析营业税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各种资质共享模式,以及在建筑业“营改增”后不同的资质共享模式可能带来的增值税进销项不匹配的问题及影响,提出符合增值税抵扣要求的施工生产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方案,建立和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使增值税进销项相匹配,实现进项税充分抵扣。
3.3项目管理
我国建筑市场尚处于开发阶段,经历长期发展与改革过程之后,企业对内控管理体系开始实施优化改革。税收部门要详细分析税收结构调整风险类别及其主要表现,从管理体制、税收监督、财会审计等方面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针对成本预算与考核、材料采购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分包管理、其他成本费用管理、特殊成本项目管理等,做到进项税“应抵应抵、充分抵扣”,减少不必要的税收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
3.4合同管理
修订合同范本及管理制度。适应“营改增”要求,对各类合同范本及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确保营改增后经济往来事项和内部管理工作原则统一、有据可依。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改革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有必要将“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为了更好地加快企业发展,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要结合税收分析的特点实施优化升级,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相对稳定的风控体系,对资金收支与管理进行综合规划。
3.5信息管理
对“营改增”后增值税信息化体系做好筹备,明确相关信息系统的功能定位及需求,主要包括:增值税信息系统的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认证抵扣及纳税申报系统的功能介绍;其他配套系统,如供应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和成本管理系统的改造等,旨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规划业务流程。
4建筑企业税收筹划改革对策
4.1加速改革,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稳步进行
完全实行无赊销经营是相当难的,不可避免会产生新的建筑税收,关键是如何控制新增欠款,使之无风险或将风险降到最低。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的支持。完善和发展建筑市场,可以提高外贸企业对汇率风险的规避能力,同时增加其规避风险的渠道。长时间内,我国的建筑工具,特别是建筑衍生工具品种少,在诸多方面都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资本市场和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故而使得许多外贸企业缺乏必要的手段去对冲相关的风险。
4.2积极推进法律制度建设
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建筑工具的创新,与我国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这样可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当代中国都在倡导法制,做一个法制青年,创造一个法制社会。法制社会的建设成为了当代中国的一个新的创举,我们应该做到人人守法,政府积极推进法制制度的建设,形成相关的规定,严格按照法律来办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得徇私舞弊,不得不遵纪守法,对于违背法律的人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罚,为形成一个法制社会而努力。
4.3规范企业经营环境
“营改增”在促进营销额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建筑税收回收的风险。因此,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内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建筑税收管理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尤为重要。目前,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能在规范市场经济发展秩序方面发挥出强大的作用。然而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广泛参与下,构建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现代化经营的指导思想,以可持续经营为战略中心实施改造对策,可保证企业经营模式的最优化发展,带动行业经营收益稳步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战略尚未形成全面的管控机制,导致税收决策失去了应有的成效,有必要构建更加全面的税收规划改革对策。因此,结合“营改增”发展内涵,建筑企业要及时调整税收筹划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叶智勇.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J].财政监督,2012,(20).
[2]刘光军,任浩,崔胜利.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处理好几个问题[J].财会月刊,2012,(10).
[3]戴国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影响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2,(3).